三月初三的清晨,春风拂过青萍镇,镇外的稻苗绿油油的,路边的树苗冒出嫩芽,镇口的老槐树下挂起了“青萍太平会”的杏黄旗,随风猎猎作响。张老丈带着乡亲们,早早在镇口搭好了迎宾棚,棚子里摆着刚煮好的姜茶和汤圆,几名穿着新衣的孩童拿着小灯笼,在棚子旁跑来跑去,热闹非凡。
林惊尘穿着一身干净的青衫,护世剑斜背在身后,剑鞘的蓝光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他和林啸天、苏慕言站在镇口,迎接前来参会的江湖门派弟子和百姓代表。柳轻烟则带着阿青,在医馆旁的新屋子里整理草药苗,阿青手里拿着自己写的“平安”二字,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生怕弄坏了。
“来了!来了!”随着张老丈的一声喊,远处的官道上出现了一队队人马——为首的是武当派的玄机子掌门和青城派的青玄子掌门,两人骑着马,身后跟着七宗的弟子;再往后,是嵩山、衡山、华山等门派的弟子,还有来自江南、北方的百姓代表,队伍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
林惊尘和林啸天赶紧上前,拱手行礼:“玄机子掌门,青玄子掌门,诸位同道,诸位乡亲,欢迎来青萍镇参加太平会!”
玄机子翻身下马,握着林啸天的手,笑着道:“林盟主,惊尘贤侄,恭喜啊!如今青萍镇的善名传遍江湖,今日的太平会,定能让更多人明白守护苍生的真谛。”
青玄子也点头道:“是啊,咱们今日来,不仅是为了参加太平会,更是为了学习青萍镇的经验,让更多地方的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众人说说笑笑,跟着林惊尘和林啸天走进青萍镇。镇里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路边的摊位上摆着青萍镇的土特产——新磨的面粉、刚酿的米酒、自家种的蔬菜,还有林惊尘父子打造的农具,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太平会的会场设在镇中心的空地上,宽敞的棚子下摆着整齐的桌椅,棚子的正前方搭了一个高台,高台上挂着“护世安邦,共守太平”的横幅。林啸天率先走上高台,手持盟主金印,宣布太平会开启。他先是对前来参会的众人表示欢迎,又简单介绍了青萍镇重建以来的经历——从断壁残垣到烟火重燃,从稻田荒芜到粮食丰收,从独自坚守到帮着北方百姓救灾,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
台下的众人听得入神,不少百姓代表想起自己家乡的经历,悄悄抹眼泪。一名来自北方的百姓代表,更是激动地站起身,对着高台上的林啸天和林惊尘拱手道:“多谢林盟主,多谢林副盟主!去年冬天,若不是你们送的粮食和棉衣,我们北方的百姓,恐怕熬不过那场大雪灾!今日来青萍镇,看到这里的日子这么安稳,我们也想学着青萍镇,把家乡建好!”
林啸天笑着点头:“乡亲们不用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应该的。今日举办太平会,就是为了把青萍镇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不管是种地、建医馆,还是守护地方治安,只要大家愿意学,我们就倾囊相授。”
接下来,太平会进入经验分享环节。张老丈率先走上台,手里拿着一把新打造的犁头,笑着道:“诸位乡亲,我是青萍镇的老住户,种了一辈子地。去年,我们跟着林铁匠父子,把镇外的稻田重新开垦,还修了水渠,引河水灌溉,秋收时,一亩地比往年多收了两石粮!另外,我们还学着选好种子,在春耕前先把种子泡在温水里,这样发芽快,长势好,我把选种、泡种的方法写在了纸上,等会儿发给大家,大家照着做,肯定能有好收成!”
台下的百姓代表立刻欢呼起来,纷纷举手,想要张老丈写的种地经验。张老丈让人把写好的经验分发给众人,又详细讲解了春耕、除草、秋收的注意事项,台下的人都认真地记着,时不时提出疑问,张老丈都一一耐心解答。
张老丈之后,柳轻烟带着阿青走上台。柳轻烟手里拿着几株草药苗,轻声道:“诸位乡亲,诸位同道,我在青萍镇开了一间医馆,主要给乡亲们治些头疼脑热、跌打损伤的小病。冬日里,我会给乡亲们送生姜和红糖,让大家煮水喝,预防着凉;春日里,我会培育些草药苗,种在医馆旁,若是有人受伤,就能及时采来入药。另外,我还教阿青和几名乡亲辨识草药、处理外伤,这样就算我不在医馆,乡亲们也能及时看病。”
说着,柳轻烟让阿青把培育好的草药苗分发给台下的百姓代表,又把写好的草药辨识手册和简易治病方法发给大家。阿青拿着自己写的“平安”二字,递给几名来自其他城镇的小弟子,笑着道:“这是我写的‘平安’,送给你们,希望你们的家乡,也能平平安安。”
小弟子们接过“平安”二字,开心地对阿青道谢,台下的众人都被阿青的模样逗笑了,会场的气氛变得更加热闹。
随后,苏慕言走上台,手里握着铁链,笑着道:“诸位同道,我是林副盟主的兄弟,如今负责青萍镇分舵的治安。去年,我带着分舵的侠客,教乡亲们一些基本的拳脚功夫,还制定了巡逻制度——每日派两名侠客守在镇口,两名侠客在镇里巡逻,若是遇到小股盗匪,就及时出手,不让他们危害乡亲们。另外,我们还跟周边城镇的分舵约定,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就互相支援,这样就能更好地守护地方治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剑起万里请大家收藏:()剑起万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