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剑起万里 > 第407章 秋粮援远镇,侠义满归途

剑起万里 第407章 秋粮援远镇,侠义满归途

作者:海王山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14:51:4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秋风送爽时,青萍镇的稻田又迎来了丰收。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乡亲们戴着草帽,握着镰刀,在田里忙碌着,偶尔直起身擦汗,望着满田的金黄,脸上满是笑意。林惊尘也跟着乡亲们一起收割,镰刀在他手里挥舞得熟练,一茬茬稻穗被割下,捆成整齐的稻捆,堆在田埂上。

“惊尘,歇会儿!喝口水!”柳轻烟提着水壶,踩着田埂走来,身后跟着阿青,阿青手里还拿着两个刚蒸好的馒头,递到林惊尘面前,“惊尘哥,快吃个馒头垫垫肚子,柳姑娘说,别累坏了身子。”

林惊尘接过水壶和馒头,笑着道:“多谢你们。你看这稻田,今年又是个好收成,比去年还多收了不少,足够咱们青萍镇的乡亲们吃,还能存下不少余粮。”

正说着,苏慕言骑着马从镇口奔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神色有些凝重:“惊尘,林伯父!北方‘定远镇’的分舵急报,说那里今年遭遇了蝗灾,稻田被蝗虫啃得精光,百姓们没了粮食,不少人都快饿肚子了,求咱们支援些粮食!”

林惊尘和林啸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担忧。林啸天上前一步,接过书信,仔细看了一遍,沉声道:“定远镇去年受了雪灾,今年又遭蝗灾,百姓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惊尘,你立刻去粮库统计一下,看看能凑出多少余粮;苏慕言,你去分舵召集侠客,准备马车和麻袋,咱们明日就出发去定远镇,把粮食送过去!”

“好!”林惊尘和苏慕言立刻行动。柳轻烟也说道:“我去准备些草药,蝗灾过后容易滋生瘟疫,我多带些防治瘟疫的雄黄、艾草,还有治疗肠胃病的草药,定远镇的百姓们饿了很久,突然吃太多粮食,容易闹肠胃病。”

阿青也举起手,大声道:“我也去!我帮柳姑娘拿药囊,还帮着搬粮食,不让惊尘哥和苏大哥太累!”

张老丈听说要去定远镇送粮,也带着几名乡亲赶来,手里拿着自家储存的粮食:“林铁匠,惊尘,咱们青萍镇今年丰收,余粮多,我把家里存的两石粮都带来了,乡亲们也都愿意捐粮,咱们多送些,让定远镇的百姓们能熬过这段日子!”

林啸天看着自发捐粮的乡亲们,眼里满是感动:“多谢乡亲们!定远镇的百姓们要是知道,肯定会感激不尽。咱们今日就把粮食凑齐,打包好,明日一早准时出发!”

接下来的一下午,青萍镇的乡亲们都忙着捐粮、打包——有的扛来自家的稻谷,有的拿来晒干的玉米,有的则帮着把粮食装进麻袋,搬上马车。粮库的管事一边清点粮食,一边高声报数:“稻谷五十袋,玉米三十袋,面粉二十袋,共计一百袋粮食!”

林惊尘看着堆满马车的粮食,心里满是踏实:“一百袋粮食,足够定远镇的百姓们吃一阵子了。等咱们把粮食送过去,再教他们如何防治蝗虫,明年就能好好种地,不再受蝗灾的苦。”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支援队伍就整装完毕——林惊尘和林啸天带队,苏慕言负责照看马车和粮食,柳轻烟带着阿青打理药囊,张老丈领着五名乡亲帮忙搬卸粮食,分舵的十五名侠客则牵着马匹,拉着十辆装满粮食的马车,朝着北方定远镇的方向出发。

秋日的官道平坦通畅,路边的树木叶子渐渐变黄,随风飘落,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阿青坐在马车上,怀里抱着药囊,时不时伸手去捡路边的落叶,拼成各种形状,还兴奋地跟柳轻烟分享:“柳姑娘,你看我拼的小兔子,好不好看?”

柳轻烟笑着点头:“好看!阿青真能干。等咱们到了定远镇,你还要帮着我给百姓们送药,教他们如何防治瘟疫,更能干呢。”

阿青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期待。林惊尘则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时不时回头查看马车的情况,生怕粮食掉落。林啸天跟在他身边,看着路边的田野,轻声道:“去年冬天,咱们去北方救灾,今年秋天,又去北方送粮,北方的百姓们,也该慢慢好起来了。”

林惊尘点头:“是啊,只要咱们多帮衬,他们就能早点摆脱灾荒,把日子过好。等这次回来,咱们把防治蝗灾的方法写下来,寄给其他城镇,让大家都提前做好准备,不再受蝗灾的苦。”

队伍日夜兼程,走了八日,终于抵达定远镇。远远望去,定远镇的田野一片荒芜,原本该长满稻谷的田里,只剩下光秃秃的稻秆,上面还残留着蝗虫的痕迹;镇口的空地上,不少百姓衣衫褴褛,面色蜡黄,正蹲在地上,啃着难以下咽的草根和树皮,看到林惊尘等人带着粮食赶来,眼里瞬间燃起了希望。

“是青萍镇的支援队伍!是林副盟主来了!”定远镇分舵的舵主率先认出林惊尘,快步跑过来,拱手行礼,声音哽咽,“林副盟主,您可算来了!百姓们已经快断粮了,再晚一步,恐怕就有人撑不住了!”

林惊尘赶紧翻身下马,说道:“别慌!我们带了一百袋粮食,还有防治瘟疫和肠胃病的草药,先把粮食分发给百姓们,再处理其他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剑起万里请大家收藏:()剑起万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苏慕言和侠客们将粮食从马车上卸下来,堆在镇口的空地上;张老丈和乡亲们则负责登记百姓的户数,按户分发粮食,每户两袋稻谷、一袋玉米,确保每家都能领到粮食;柳轻烟带着阿青,在空地上搭起临时医棚,给百姓们检查身体,给饿坏了的百姓煮稀粥,给生病的百姓涂药、送药。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领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孩子,领到粮食后,对着林惊尘和张老丈连连磕头:“多谢你们!多谢青萍镇的乡亲们!若不是你们送粮来,我和孙儿恐怕早就饿死了!”

林惊尘赶紧把老妇人扶起来,递过一碗刚煮好的稀粥:“老夫人快起来,快给孩子喝点稀粥,别饿坏了。这粮食你们先拿着,等过些日子,咱们再教大家如何防治蝗虫,明年就能好好种地了。”

孩子接过稀粥,狼吞虎咽地喝起来,老妇人看着孙儿,眼里满是泪水,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接下来的几日,林惊尘和众人忙着给百姓们分发粮食,还带着分舵的侠客和定远镇的百姓,去田里查看蝗灾的情况,教他们防治蝗虫的方法——“咱们把田里的残秆都烧掉,蝗虫的卵就会被烧死;再在田埂上撒些生石灰,蝗虫就不敢靠近田里;明年春耕前,咱们再提前在田里挖沟,沟里倒些煤油,蝗虫一掉进沟里,就会被煤油淹死。”

百姓们都认真地记着,还跟着林惊尘一起,去田里烧残秆、撒生石灰,原本荒芜的田野,渐渐有了治理的模样。张老丈则带着乡亲们,教定远镇的百姓们如何将稻谷磨成面粉,如何将玉米煮成玉米粥,还叮嘱他们:“刚饿了很久,别一下子吃太多干饭,先喝点稀粥,慢慢恢复肠胃功能,免得闹病。”

柳轻烟和阿青则在医棚里忙得脚不沾地——不少百姓因为长期吃草根树皮,肠胃受损,柳轻烟就给他们开了治疗肠胃病的草药;还有些百姓因为卫生条件差,身上长了疮,柳轻烟就给他们涂药,还教他们如何用艾草熏屋,如何用清水洗手,预防瘟疫。阿青则负责煮稀粥、烧热水,给百姓们送药,百姓们都亲切地喊他“小大夫”,阿青听了,干活更有劲了。

这日午后,林惊尘正在田里教百姓们挖沟,突然看到远处的官道上,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名身穿嵩山派服饰的弟子,手里拿着一面嵩山派的旗帜,身后跟着十多名弟子,拉着五辆装满粮食和草药的马车,笑着道:“林副盟主!我们奉嵩山派掌门之命,带着粮食和草药来支援定远镇,没想到你们已经先到了!”

林惊尘大喜,赶紧迎上去:“多谢嵩山派的同道!有了你们的支援,定远镇的百姓们就更有保障了。”

嵩山派弟子笑着道:“这都是应该的!如今青萍镇的侠义精神传遍江湖,咱们正道门派都以你们为榜样,百姓有难,就该互相支援。掌门还说,等定远镇的蝗灾治理好了,咱们再派弟子来,帮着百姓们开垦田地,确保明年有好收成。”

随后的几日,衡山、恒山两宗的支援队伍也陆续抵达定远镇,带着粮食、草药和农具,帮着百姓们治理蝗灾、重建家园。定远镇的百姓们看着来来往往的支援队伍,眼里满是感激,不少百姓自发地给支援队伍送自家种的蔬菜(少量未被蝗虫啃食的),还有的给他们缝补破旧的衣服,镇里渐渐有了生机。

十日过后,定远镇的粮食分发完毕,蝗灾也得到了初步治理,百姓们都领到了足够的粮食,学会了防治蝗虫的方法,林惊尘和青萍镇的支援队伍才准备返回。定远镇的百姓们和分舵的侠客们,都来镇口送行,有的给他们送晒干的野菜,有的给他们送新缝的布鞋,还有的百姓带着孩子,手里拿着画着“平安”的纸画,递给阿青:“小大夫,这是我画的平安,送给你,祝你和青萍镇的乡亲们都平平安安。”

阿青接过纸画,小心翼翼地收在怀里,笑着道:“谢谢小朋友!等明年,我再来看你们,教你们如何辨识草药。”

分舵舵主握着林啸天的手,郑重地说道:“林盟主,林副盟主,青萍镇的大恩大德,定远镇的百姓们永世不忘!以后青萍镇若是有难,我们定当第一时间赶来支援,绝不推辞!”

林啸天点头:“好!咱们江湖门派,百姓之间,就该这样互相扶持,共渡难关。明年春耕时,我们会再派乡亲们来,帮着你们一起种地,确保明年有好收成。”

返回青萍镇的路上,秋高气爽,天空湛蓝,路边的田野里,偶尔能看到南飞的大雁,排成整齐的队伍,朝着南方飞去。阿青骑在马车上,手里拿着定远镇小朋友送他的纸画,兴奋地跟苏慕言说着在定远镇的经历:“苏大哥,你还记得吗?咱们教百姓们挖沟的时候,有个小朋友跟在我身边,帮我递铲子,可乖了!”

苏慕言笑着道:“记得,你还帮柳姑娘给老夫人送稀粥,老夫人还夸你懂事呢。这次去定远镇,你又长大了不少,都能独当一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剑起万里请大家收藏:()剑起万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惊尘看着两人说说笑笑,又看了看身边的父亲和柳轻烟,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这次定远镇送粮,不仅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更让青萍镇的侠义精神传遍了北方——从江南防汛到北方援粮,青萍镇的乡亲们用一次次的行动,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谛,也让江湖的太平,变得更加牢固。

八日后,众人终于回到青萍镇。镇口的老槐树下,乡亲们早已等候在那里,看到他们回来,立刻上前迎接,有的给他们递水,有的给他们擦汗,还有的问着定远镇的情况。林惊尘笑着跟乡亲们分享定远镇的事,说百姓们领到了粮食,学会了防治蝗虫,乡亲们听了,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张老丈带着乡亲们,在铁匠铺门口摆起了丰收宴,桌上摆满了刚做好的饭菜——金黄的炒米饭、香喷喷的炖鸡肉、还有用新玉米煮的玉米粥,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众人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聊着定远镇的经历,聊着青萍镇的丰收。

林啸天举起酒杯,对着众人道:“这一年,咱们青萍镇丰收了,还帮着江南防汛、北方援粮,让侠义精神传遍了江湖。新的日子里,咱们还要继续这样——守着青萍镇的烟火,帮着有难的百姓,让江湖的太平,永远延续下去!”

“干杯!”众人齐声举杯,酒杯碰撞的声响,在青萍镇的夜空里回荡。林惊尘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又看了看副盟主府门口的“护世安邦”匾额,心里突然明白——所谓“护世安邦”,从来不是靠一人之力,而是靠千万人的善意与行动,是青萍镇的一袋袋粮食,是江南堤坝上的一袋袋沙袋,是北方田里的一条条防蝗沟,是无数人用双手,守护着身边的平安,守护着江湖的太平。

往后的岁月,青萍镇依旧是那个充满暖意的小镇。林惊尘父子在铁匠铺里打造农具,偶尔带着粮食和物资,去支援有难的城镇;柳轻烟在医馆里治病救人,还将防治瘟疫、肠胃病的方法,写成手册寄给其他城镇;苏慕言带着分舵的侠客,守护着青萍镇的治安,还与各门派分舵保持联系,随时准备互相支援;阿青则跟着柳轻烟学医,跟着林惊尘去支援,渐渐长成了心怀苍生的侠客。

护世剑依旧挂在副盟主府的墙上,剑鞘的蓝光温润如初。它不再需要沾染鲜血,却以另一种方式,见证着青萍镇的侠义,见证着江湖的太平——见证着一袋袋粮食跨越千里,见证着一次次支援温暖人心,见证着“护世安邦,共守太平”的誓言,在秋的丰收里,在冬的温暖里,在春的生机里,在夏的守护里,永远流传,永远温暖。

喜欢剑起万里请大家收藏:()剑起万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