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剑起万里 > 第418章 冬藏蕴新力,民生传薪待春来

剑起万里 第418章 冬藏蕴新力,民生传薪待春来

作者:海王山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14:51:49 来源:全本小说网

冬霜覆上青萍镇的屋檐时,粮库已彻底整理妥当——木架上的粮袋按“春播、夏种、秋储”分类码放,每一层都垫着晒干的艾草,角落的生石灰定期更换,粮库门口挂着“每日通风、三日查粮”的木牌,是张老丈特意让人做的,提醒乡亲们按时照看粮食。

这日清晨,林惊尘穿着厚实的棉袍,带着两名民生堂成员,在粮库里检查粮食。他伸手摸了摸最底层的稻袋,干燥紧实,没有返潮迹象;又拿起一把麦粒,放在嘴里嚼了嚼,清脆香甜,心里踏实不少。“张老丈,您这粮库打理得真是越来越细致了,去年这个时候,底层还有点潮气,今年一点都没有。”

张老丈笑着摆手:“还不是靠你教的‘分层储粮法’!底部铺油布、中间撒艾草、顶部留通风口,再加上定期换生石灰,粮食哪还能返潮?对了,昨日风沙镇分堂派人来送信,说咱们送的耐旱麦种,他们已经单独储存好了,还按你教的方法,在粮囤旁种了几棵耐旱草,说能驱鼠,让咱们放心。”

林惊尘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记下“风沙镇:麦种储存完好,耐旱草试种成功”,又道:“等过几日,咱们再给他们寄些防治麦种霉变的药方,让他们每隔十日熏一次粮囤,确保麦种明年春耕时能用上。”

粮库外,苏慕言正带着分舵的侠客,在民生学堂旁搭“冬训棚”。冬日农闲,民生堂定下“冬训”规矩——每日清晨,侠客们带着乡亲们练拳脚,增强体质;上午则开“民生课堂”,教大家整理农具、修补房屋,为明年春耕做准备。“这棚子要搭得高些,能容下三十人,四周用帆布围起来,既能挡风,又能透光,上课的时候不冷。”苏慕言一边指挥侠客搭架子,一边说道。

几名乡亲主动过来帮忙,递木桩、拉帆布,其中一名来自西溪镇的乡亲,去年受过民生堂的帮衬,修好了家里的漏房,如今格外积极:“苏大哥,你们为咱们乡亲们做了这么多事,这点活算啥!等棚子搭好了,我第一个来上课,学修农具,明年春耕时也能帮着乡亲们搭把手。”

苏慕言笑着道:“好!咱们冬训就是为了让大家农闲时多学些本事,明年春耕、夏汛时能派上用场,互相帮衬着把日子过好。”

医馆里,柳轻烟正带着阿青,熬煮“冬日驱寒汤”。瓦罐里,生姜、红枣、红糖慢慢熬出甜味,阿青拿着木勺,时不时搅拌一下,还在旁边的小本子上记着用量:“生姜五片、红枣十颗、红糖两勺,加水三碗,熬煮半个时辰,就能煮出驱寒汤,适合冬日里手脚冰凉的乡亲喝。”

“记的不错。”柳轻烟摸了摸他的头,又从药架上取下几捆艾草,“等汤熬好,你跟我一起去给镇里的孤寡老人送过去,再给他们送些艾草,让他们挂在门口,既能驱寒,又能防蚊虫进家。另外,你再把咱们整理的‘冬日防病手册’带上,给老人们讲讲冬日怎么防感冒、怎么护关节。”

阿青立刻点头,把手册收好,又特意拿了几包治关节疼的药膏:“李奶奶和王爷爷关节不好,我给他们多带两包药膏,教他们每天涂一次,再用艾草煮水泡脚,能舒服不少。”

中午时分,冬训棚终于搭好了。帆布围起来的棚子里,摆着整齐的木凳,墙角放着取暖的炭盆,棚外挂着“民生冬训堂”的木牌,格外显眼。林惊尘带着张老丈,在棚子里给乡亲们和各分堂派来的冬训代表上课,讲的是“冬日农具修补技巧”。

“大家看,这是春耕用的犁头,刃口钝了,咱们就用砂轮打磨,打磨到能削纸就行,别磨太薄,不然容易崩口;犁杆要是裂了,就用木楔子塞进裂缝,再涂一层桐油,晾干后就结实了。”林惊尘拿着一把旧犁头,现场演示打磨和修补,张老丈则在一旁递工具,还补充道:“修补好的农具,要放在干燥的棚子里,别放在露天,不然雨雪一淋,又容易坏。明年春耕前,还要再检查一遍,确保能用。”

一名来自黄土镇分堂的冬训代表,手里拿着一把坏了的锄头,上前请教:“林副堂主,我这锄头的木柄断了,怎么换才结实?”

林惊尘接过锄头,指着锄头的铁箍:“先把旧木柄取出来,再找一根粗细合适的硬木,削成锥形,塞进铁箍里,塞紧后在接口处钉两颗铁钉,再涂一层桐油,晾干后就特别结实,比新买的还好用。”说着,他现场给锄头换了木柄,递给那名代表,代表试着挥了挥,满意地说:“真结实!回去后我就按这个方法,给村里的乡亲们修补锄头,明年春耕就能用上了。”

棚外,柳轻烟和阿青送完驱寒汤回来,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武当山民生总堂派人来送信,说今年各分堂都安稳过冬,没有出现粮食短缺和大规模疾病,总堂准备在腊月中旬,办“民生冬藏总结会”,邀请各分堂的负责人去武当山,总结今年的冬藏和冬训经验,再商议明年的春耕计划,还特意让青萍分堂准备一份“分堂联动”的经验报告,在会上分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剑起万里请大家收藏:()剑起万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惊尘听了,格外高兴:“这是好事!今年咱们的分堂联动和冬训都做得不错,正好借总结会,跟各分堂好好交流,把好的经验推广出去。苏慕言,你负责整理今年的冬藏和冬训记录,包括各分堂的粮储情况、冬训内容,还有咱们的分堂联动案例;柳姑娘,你负责整理今年的医术推广情况,包括各分堂的常见病症、咱们推广的药方效果;阿青,你负责整理咱们跟各分堂的书信往来,把他们的反馈和需求都记下来,咱们一起写经验报告。”

“好!”众人齐声应诺。阿青更是兴奋地说:“我这就去整理书信,保证不遗漏一条反馈!”

接下来的一个月,青萍镇的民生堂成员都忙着准备总结会的经验报告——苏慕言整理了厚厚的一本记录,详细记录了各分堂的粮储数量、冬训场次,还有青萍分堂支援风沙镇、联动各分堂秋收的案例;柳轻烟整理了医术推广清单,包括推广的二十多种药方、惠及的百姓人数,还有各分堂反馈的“防沙眼病药方”“治胃病药方”效果;阿青则整理了与各分堂的百多封书信,把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分类整理,还画了一张“分堂联动地图”,标注了各分堂的位置和主要需求,一目了然。

林惊尘把众人整理的资料汇总,写成了一份详实的“分堂联动经验报告”,核心是“资源共享、经验互通、困难互助”——粮种、农具、医术经验共享,秋收、冬训、防汛经验互通,一方有难时八方互助,让民生堂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共同守护百姓的民生。

腊月中旬,林惊尘、林啸天带着苏慕言、柳轻烟、阿青,还有张老丈(作为乡亲代表),一起前往武当山参加冬藏总结会。各分堂的负责人都已到齐,看到青萍分堂的人,纷纷上前交流——风沙镇分堂的负责人说,耐旱麦种储存完好,耐旱草试种成功,明年准备大规模种植;黄土镇分堂的负责人说,冬训时教乡亲们修补农具,效果很好,明年春耕不用再买新农具;苏州府分堂的负责人说,推广了青萍镇的“分层储粮法”,今年粮食没有霉变,还省了不少储存成本。

总结会正式开始后,林惊尘率先上台,分享青萍分堂的“分堂联动经验报告”,还展示了阿青画的“分堂联动地图”。台下的各分堂负责人都听得入神,时不时点头称赞,玄机子掌门更是笑着道:“青萍分堂的‘分堂联动’,是今年民生堂最大的收获!资源共享、经验互通、困难互助,这正是民生堂该有的样子。明年,咱们就按青萍分堂的经验,在各分堂全面推行‘分堂联动’制度,让民生堂的力量更集中,让更多百姓受益。”

台下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各分堂负责人纷纷表示,明年要加强与青萍分堂的联动,互相学习、互相帮衬。

总结会结束后,众人返回青萍镇。离镇还有十里地,就看到镇口的老槐树下,乡亲们早已等候在那里,手里拿着灯笼和春联,看到他们回来,立刻上前迎接:“你们可算回来了!咱们的冬训还等着林副堂主上课呢,春联也等着林伯父写呢!”

林啸天笑着道:“放心,春联我明日就写,保证让每家每户都贴上喜庆的春联!”

腊月二十四,青萍镇开始“扫尘”,乡亲们忙着打扫房屋、清洗衣物,准备过年;林啸天带着阿青,在民生学堂门口写春联,“春满青萍粮满仓”“福临江湖人安康”,一副副春联写得苍劲有力,乡亲们都排队来要;柳轻烟则带着几名妇人,在医馆旁做腊肉、灌香肠,还熬煮了大量的驱寒汤,给乡亲们送上门;苏慕言则带着侠客们,给镇里的孤寡老人打扫房屋、贴春联,还送了棉衣和粮食,让老人们能安心过年。

除夕那日,青萍镇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乡亲们聚在民生学堂旁的空地上,吃年夜饭、看舞龙舞狮,林惊尘带着大家举杯,说道:“今年,咱们丰收了,安稳了,分堂联动也越来越顺;明年,咱们还要继续努力,把春耕做好,把分堂联动推行好,让青萍镇的日子更红火,让江湖的百姓更安稳!”

“干杯!”众人齐声举杯,酒杯碰撞的声响,混着鞭炮声和笑声,在青萍镇的夜空里回荡。阿青坐在柳轻烟身边,手里拿着刚吃到的铜钱饺子,兴奋地说:“明年,我要跟着惊尘哥去更多分堂,教他们修补农具、推广药方,还要帮着更多孤寡老人,做一个能守护百姓的好先生!”

林惊尘摸了摸他的头,眼里满是期待。冬夜的星光洒在青萍镇,粮库安静地矗立着,藏着明年春耕的希望;民生冬训堂的帆布在风中轻轻晃动,等着明年农闲时再热闹起来;民生信箱静静地挂在学堂门口,等着明年乡亲们的新需求。

林惊尘知道,这个冬天的冬藏,不仅藏好了粮食,更藏好了民生堂的新力量——分堂联动的经验、乡亲们的手艺、阿青这样的新生力量,都在冬夜里积蓄着,待明年春风一吹,便会破土而出,滋养更多的土地,守护更多的百姓,让民生的薪火,在新的一年里,传得更远,照得更亮。

喜欢剑起万里请大家收藏:()剑起万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