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镜头里的单身舞步 > 第109章 豆香融新旧·岁月谱新篇

第一百零九章:豆香融新旧·岁月谱新篇

民国二十年的苏州,运河边的码头添了汽船,“呜——”的汽笛声混着货郎的吆喝,把老城的节奏搅得快了些。“豆香居”的竹棚换成了玻璃橱窗,里面摆着用油纸包好的豆干,旁边还放着几听印着洋文的罐头——那是小福子的主意,说“洋人的法子能让豆干存得更久”,傻妞起初不依,后来见罐头里的豆干确实没走味,才松了口,却总念叨:“还是竹篮装着透气,有活气。”

这日清晨,傻妞正蹲在最老的那口酱缸前,用竹耙子翻搅豆干。缸沿的青苔比去年厚了些,阳光照在酱汤上,浮着层金闪闪的油花,像撒了把碎金子。“掌柜的,南京来的汽车停在门口了!”小石头跑进院,他如今已是三十多岁的汉子,留着分头,穿西装,却总爱在干活时系条蓝布围裙,说是“沾沾老手艺的气”。

来的是南京分号的掌柜,带着个黑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是台锃亮的机器。“这叫豆干成型机,”掌柜的擦着机器上的灰,“压豆干比人工快十倍,上海的铺子都用这个了。”傻妞凑过去看,机器的铁臂上下翻动,把豆坯压得方方正正,确实比她用石头压的整齐。

“机器是快,”她摸了摸机器的铁壳,冰凉冰凉的,“可少了手上的劲,豆干里的气就顺不匀,嚼着不香。”杨永革从旁边的竹筐里拿起块手工压的豆干,边缘有些歪,却透着股自然的韧劲:“机器做的留着发远路,近处的客人,还得吃咱亲手压的。”

掌柜的点头称是,又从包里掏出本杂志,封面上印着“豆香居”的罐头广告,傻妞的小照印在旁边,穿着蓝布褂子,手里捧着块豆干,笑得眼角堆起皱纹。“上海的报馆说您是‘国货先锋’,”掌柜的指着广告,“洋人都知道咱的豆干了。”

傻妞把杂志往桌上一放,脸有点红:“啥先锋?就是个做豆干的。”她往掌柜的手里塞了块新做的芝麻豆干,“尝尝这个,加了新收的白芝麻,比去年的香。”

午后,院里来了位穿学生装的姑娘,梳着齐耳短发,背着帆布包,说是从北平来的,想采访“豆香居”的故事。“我在课本上读到您的事迹,”姑娘拿出笔记本,钢笔在纸上转着圈,“说您把小作坊做成了大商号,还让豆干走出了国门,是女性自立的榜样。”

傻妞正在揉豆子,闻言直摆手:“别写那些虚的,就写咱的豆干咋做的——豆子要泡够十二个时辰,酱曲要晒足七七四十九天,人要对得起手里的活计。”她往姑娘手里塞了把湿豆子,“你摸摸,这豆子吸足了水,才有力气发起来,人也一样,得脚踏实地。”

姑娘蹲在旁边,看着傻妞揉豆子,掌心的温度把豆子焐得暖暖的,动作不快,却每一下都揉到了点子上。“我奶奶也爱吃您的豆干,”姑娘突然说,“她说当年在北平,能买到‘豆香居’的豆干,是件体面事。”

傻妞笑了,往酱缸里撒了把盐:“你奶奶要是还在,让她来苏州,我请她吃刚出锅的热豆干。”

傍晚时,石头从伦敦寄来的包裹到了,里面是罐英国的果酱,还有张照片——照片上,他的儿子,那个金发碧眼的小家伙,正站在伦敦的“豆香居”分号前,举着块豆干,背后的招牌上写着中英双语的“豆香居”,阳光照得字金灿灿的。

“这小子说要学中文,”傻妞看着照片,手指轻轻摸着小家伙的脸,“还说将来要回苏州学做豆干,接我的班。”杨永革往她手里塞了块烤得焦脆的豆干:“那咱得把酱缸再好好养养,等他回来用。”

入秋时,苏州城里起了场风波,说是有人造谣“豆香居”用了洋添加剂,让铺子的生意冷清了不少。小福子急得满嘴燎泡,要去报馆登报澄清,傻妞却拦住他:“不用急,咱的豆干会说话。”

她让伙计在门口支起摊子,免费让路人尝豆干,还把酱缸搬到街上,让大家看里面的豆子、盐、酱曲,都是实打实的东西。“咱做了一辈子豆干,靠的就是街坊们的信任,”傻妞站在摊子前,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楚,“要是信不过,就来院里看,从泡豆子到封缸,哪一步都敞开了让你们看。”

街坊们听了,都来捧场,有位白胡子老头说:“我吃‘豆香居’的豆干吃了四十年,啥样的人做啥样的货,我信得过傻妞掌柜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谣言很快就散了,铺子的生意比以前更火,还有人特意从乡下赶来,说“就为吃口放心豆干”。

这年冬天,南京分号的掌柜又来,说想做新式豆干,加牛奶和巧克力,卖给学生们。傻妞起初不答应,说“那不是豆干的味”,后来见小福子和小石头都跃跃欲试,就松了口:“试试可以,但老味道不能丢,那是咱的根。”

试做巧克力豆干那天,院里像开了锅。小福子往豆坯里拌巧克力酱,弄得满手都是,像只花爪子猫;小石头则守着传统的酱缸,生怕新式豆干抢了老味道的风头。傻妞坐在中间,看着他们忙,手里剥着新收的黄豆,嘴角带着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巧克力豆干做好了,黑褐色的,透着股甜香,学生们果然爱吃,说“又有豆香又有新意”。但老主顾们还是爱来买腐乳豆干、山楂豆干,说“这才是正经的豆香味”。傻妞看着两种豆干摆在同一个橱窗里,突然明白:新的旧的,本就不冲突,就像运河里的水,既载着汽船,也漂着乌篷船,各有各的道,各有各的好。

除夕前,石头带着全家从伦敦回来过年,那个金发碧眼的小家伙已经长成半大孩子,中文说得字正腔圆,见了傻妞就喊“太奶奶”,还献宝似的拿出自己做的豆干——用英国的豌豆做的,形状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

傻妞尝了尝,豌豆的清甜味混着淡淡的酱香,竟也不难吃。“有进步,”她摸着孩子的头,“就是酱曲少了点咱苏州的桂花味,明年我教你做。”

守岁时,全家围着炭火盆坐,桌上摆着两排豆干:一排是传统的,腐乳的、芝麻的、山楂的;一排是新式的,巧克力的、牛奶的、水果的。小福子给大家倒着洋酒,小石头则捧着黄酒,说“还是老法子酿的酒配老豆干香”。

“咱‘豆香居’能走到今天,”傻妞举起酒杯,火光在她眼里跳动,“靠的不是守旧,也该变。豆子还是那颗豆子,酱曲还是那个酱曲,但心得跟着日子走,才能让豆干永远有新味,永远有人爱。”

窗外的汽笛声和鞭炮声混在一起,像支新旧合璧的曲子。傻妞靠在杨永革肩上,听着院里酱缸里隐约的发酵声,突然觉得,这岁月就像缸里的酱,既要守着老底子,也要容得下新滋味,这样酿出来的日子,才够丰富,够绵长。

转年开春,傻妞把“豆香居”的招牌交给了小福子和小石头,让他们一个管新式豆干的研发,一个管传统手艺的传承。自己则和杨永革搬到了运河边的小院子,院里还留着两口酱缸,每天揉豆子、翻酱缸,日子过得慢悠悠的,像运河里的水。

有时,她会坐在门口,看汽船载着“豆香居”的罐头驶向远方,看学生们举着巧克力豆干在街上笑,看那个金发的重孙跟着小石头学揉豆子,掌心的温度把豆子焐得暖暖的,动作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她知道,“豆香居”的故事还长着呢。那些酱缸会继续酿下去,酿着江南的水,北方的土,西洋的风,还有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思,把日子酿得像块越嚼越香的豆干,既有老味道的沉,又有新滋味的鲜,在岁月里慢慢发酵,慢慢流传,直到很久很久以后,还有人会说:“你尝过‘豆香居’的豆干吗?那味道里,藏着一整个中国的日子呢。”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镜头里的单身舞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