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 第2章 “采风使”的自封与第一份“样本”

马骥在市集边缘晃了快一个时辰,才终于找到机会——一个卖陶罐的摊主,看他蹲在摊位前盯着陶罐看了半天,眼神可怜,又听说他是“从远方来的,路遇劫匪,丢了盘缠”,就用他那块从商代带过来的佩玉边角料(子衍当初随手给的,不算值钱,但玉质还算通透,比普通石头稀罕),换了个热乎乎的麦饼。

麦饼是刚烤出来的,外皮焦脆,里面夹着点野菜碎,咬一口,满口都是麦香,还有点野菜的清甜味。马骥蹲在墙角,狼吞虎咽地啃着,饼渣掉在衣服上,也顾不上擦,三下五除二就把麦饼吃完了,连手指上沾的饼渣都舔干净了,肚子里终于有了点暖意,也有了力气琢磨接下来的日子。

他靠在墙上,摸着圆了点的肚子,耳朵却没闲着,捕捉着市集里各种各样的声音:卖货郎的吆喝调子越来越高,“甜丝丝的糖人嘞——一文钱一个!”,尾音拖得老长,能绕着街角飘一圈;织锦铺的妇人还在讨价还价,“这锦缎再便宜点,我多买两匹,给家里姑娘做衣裳”,伙计的声音带着为难,“夫人,这已经是最低价了,再便宜,小的要赔本了”;铁匠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节奏铿锵,偶尔还能听到铁匠喊号子的声音,“嘿!加把劲!”,透着股力气活的实在;还有不知从哪个角落传来的山歌,一男一女对唱着,男的声音浑厚,女的声音清亮,歌词里说着“山坡上的花儿开了,等你来采”,听得人心里软软的。

嚼着最后一点饼渣,马骥忽然拍了下大腿——没控制好力道,疼得他龇牙咧嘴,嘴里的饼渣都喷了出来。他想起以前看的纪录片里说,周朝有个“采风制度”,周天子会派专人到各地收集民间歌谣,一方面是为了观察民风,看看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另一方面是为了考察地方官的政绩,要是歌谣里全是抱怨,那地方官可能就要倒霉了。

“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活儿吗?”马骥眼睛一亮,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我现在没身份没靠山,顶着‘周天子特派’的名头,至少没人敢随便欺负我;收集歌谣这事儿,听起来不用干重活,还能到处逛,正好摸清楚这个时代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这年头通讯基本靠走,谁也没法跑到洛邑去查证我的身份,只要我演得像,就能蒙混过关!”

他越想越觉得这主意靠谱,瞬间支棱起来,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理了理身上的破布衣——虽然越理越乱,还把里面的补丁露了出来,但至少看起来不那么像流浪汉了。他又扒了扒头发,用手指把打结的地方扯顺,还从路边摘了片大叶子,擦了擦脸上的灰,努力装出一副庄重又带着点神秘使命感的样子,昂首挺胸地往市集里走,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他没敢找那些看起来很精明的摊主,专门挑了个在茶棚歇脚的樵夫。茶棚是用几根木头搭的,上面盖着茅草,棚下摆着几张破旧的木桌和长凳,角落里还有个用泥土砌的灶,灶上坐着个陶罐,里面煮着水,冒着热气,茶香混着烟火气飘得老远。

樵夫背着一捆柴禾,柴禾上还沾着露水,他大概是走累了,正坐在茶棚最里面的木凳上,捧着粗陶碗喝水,碗里的粗茶颜色浑浊,他却喝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咂咂嘴。马骥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表情,走到樵夫面前,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威严些:“这位壮士请了!在下马骥,乃周天子驾前特派的采风使者!奉王命巡狩四方,采集各地的民风歌谣,上达天听,以此观察政事得失,体察万民的疾苦!”

他特意把“周天子”“王命”“上达天听”这几个词咬得重重的,还故意挺了挺胸,双手背在身后,模仿着以前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官员模样,想显得更有气势。

樵夫刚喝进嘴里的水,差点喷出来,他放下陶碗,咳嗽了两声,瞪大眼睛看着马骥,眼神里满是疑惑,手指还无意识地抠着柴禾绳:“采……采风使?朝廷还会专门派使者,来我们这山旮旯听人唱山歌?”

“然也!”马骥赶紧点头,生怕对方不信,又往前凑了一步,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说,“壮士有所不知,歌谣乃民心之声,百姓心里想甚么、日子过得好不好,都藏在歌里。就像你砍柴时唱的调子,要是唱得轻快,说明你日子过得顺心;要是唱得愁眉苦脸,那周天子就知道,这地方可能有问题,要派人来查!”

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东西——一块巴掌大的木片,是他早上在官道旁捡的,用石头磨平了表面,边缘还有点毛糙;还有一小节木炭,是他偷偷从茶棚的灶膛里摸来的,黑黢黢的,捏在手里能蹭一手黑,他怕木炭断了,还特意用草绳缠了几圈。

他把木片放在桌上,拿起木炭,摆出要记录的架势,眼神诚恳地看着樵夫:“壮士身形魁梧,声若洪钟,想来平日里上山砍柴,定然会唱些调子提神。可否为在下哼唱几句?哪怕是砍柴时喊的号子也行,只要是朗朗上口的,都算!等我把这些歌带回洛邑,周天子说不定还会夸你唱得好,给你赏钱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樵夫还是半信半疑,他上下打量着马骥,看他穿得破破烂烂,手里拿的木片和木炭也不像朝廷使者该用的东西,倒像个捡破烂的。可他又怕真得罪了“天子派来的人”,要是对方回去在周天子面前说他坏话,那他可担待不起。犹豫了半天,樵夫才挠了挠头,眼神飘向茶棚老板,见老板也在看他,才粗声粗气地哼了起来:“嘿呦嘿呦——爬山坡呦!肩上柴禾——沉又重呦!砍完柴禾——换米吃呦!回家能喝——热粥呦!”

调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就是跟着脚步的节奏喊出来的,没什么旋律,歌词也全是大白话,没什么文采,却透着股山里人的实在,把砍柴换米、回家喝粥的日子唱得明明白白。

马骥赶紧低头“记录”,可他根本不会写周朝的文字,只能在木片上画鬼画符:听到“爬山坡”,就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山,山头上画了个太阳,旁边画了个往上爬的小人,小人还扛着一捆像柴禾的东西,柴禾上还画了几片叶子;听到“换米吃”,就画了个圆滚滚的碗,碗里画了几撇,代表米粒,旁边还画了个钱袋的样子,示意“换钱买米”;听到“热粥”,就画了个冒着热气的陶罐,罐口画了几缕曲线,代表热气。

画到一半,木炭突然断了,半截木炭滚到地上,掉进了茶棚的缝隙里。马骥赶紧弯腰去捡,手忙脚乱的,差点把桌上的木片碰掉,手指还被地上的木刺扎了一下,疼得他“嘶”了一声,却还是硬忍着把木炭捡了回来,吹了吹上面的灰,继续画。

樵夫看着他这慌乱的样子,眼神里的怀疑又多了几分,哼唱的声音也越来越小,最后干脆停了下来,嘴唇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又没好意思开口。

马骥捡回木炭,还想让樵夫再唱几句,比如“回家喝粥”之后,有没有唱家里人的句子,忽然想起兜里的智能手机——虽说早就没电了,屏幕也摔裂了一道缝,但样子看着还挺唬人,说不定能用来装装样子,让樵夫更相信他的身份。

他赶紧掏出来,按了下侧面的电源键,屏幕黑着,没一点反应,可他还是一本正经地把手机的“话筒”对准樵夫,清了清嗓子:“咳咳!壮士且慢!此乃我‘天界’传来的记录神器,能将你的歌声原样记下,连你咳嗽的声音都能录下来,带回洛邑给周天子听!你听——”他假装按了几下手机屏幕,嘴里模仿着录音的提示音,“滴!开始记录!东周某年,郑国山林,采集劳动号子一首,演唱者:匿名樵夫壮士,情绪饱满,音色淳朴,极具民间特色,反映了百姓勤劳耕作、向往温饱的美好愿望!滴!记录完毕!”

他一边说,一边还故意把手机举高了些,让樵夫看得更清楚,手机屏幕上的裂痕在阳光下闪了闪,像道银色的线。

樵夫看得眼睛都直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手里的陶碗都差点掉在地上。刚才那点对“朝廷使者”的敬畏,瞬间被“这使者怕不是个失心疯”的想法取代。他再也待不下去,扛起身边的柴禾,对马骥拱了拱手,语气敷衍:“使者大人,小人还要赶去卖柴,要是去晚了,集市就散了,就不陪您了。”

说完,樵夫脚步匆匆地走了,还没走出茶棚,马骥就听到他小声嘀咕:“晦气……一大早就遇到个痴人,手里拿着块黑疙瘩瞎比划,别是从哪个疯人院里跑出来的,还好没跟他多说。”

马骥却没在意樵夫的态度,他小心翼翼地把画满鬼画符的木片收好,用草绳缠了几圈,放进怀里,又把手机揣回兜里,拍了拍胸口,心里还挺得意——这可是他的第一份“采风样本”,虽然记录得乱七八糟,但至少开了个头,以后再采到歌,就能照这个样子记。

他摸了摸胸口的挂坠,那温温的振动还在继续,比刚才更明显了些,像是在认可他这蹩脚的“采风”行为,正更起劲地吸着这空气中弥漫的、像“风”一样鲜活的气息,连带着他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茶棚的摊主看他一个人坐在那傻笑,走过来递给他一碗粗茶,碗沿还有个小缺口:“小伙子,你刚才跟那樵夫说什么呢?还拿着块木片瞎画,拿着个黑疙瘩瞎比划,怪吓人的,我还以为你要跳大神呢。”

“我是采风使!周天子派来的!”马骥抬起头,一脸骄傲地说,还特意指了指怀里的木片,“那是我记录歌谣的‘歌谱’,那黑疙瘩是‘录音神器’,能把歌声录下来!”

摊主愣了愣,随即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采风使?哈哈,你这小伙子,还挺会开玩笑。快喝碗茶吧,免费的,看你也不容易,估计是饿坏了,才说胡话。”

马骥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虽然味道有点涩,但至少解了渴。他看着市集里来来往往的人,心里琢磨:看来这“采风使”的身份,还得再琢磨琢磨怎么演才像——至少下次,得找个能看懂他“记录”的人,或者找个没那么多疑的,不然连句完整的歌都录不到。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