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时光织就的网 > 第40章 樱绽满巷承旧诺,文链绵延向新程

三月的梧桐巷,终于被樱花的粉白彻底包裹。清晨的雾霭还未散尽,巷口那棵百年老樱花树已缀满花苞,风一吹,粉白的花瓣像雪似的簌簌落下,铺满青石板路,连忆槐亭的石檐上都积了薄薄一层,踩上去软乎乎的,还带着淡淡的花香。

苏晚踩着落樱往巷里走时,远远就听见夏冉的笑声。走近了才看见,夏冉正领着几位上海来的游客在樱花树下拍照,游客们举着手机,对着满树樱花不停按下快门,还有人拿着刚买的联名帆布包,让夏冉帮忙拍打卡照。“苏晚姐!这批游客是来参加‘樱花季双城游’的,都是看了孙爷爷刺绣展来的,说想亲眼看看梧桐巷的樱花!”夏冉挥着手喊道,手里还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行程单。

孙爷爷这会儿正坐在忆槐亭里,戴着老花镜给巷里的年轻人教刺绣。他面前的绣架上绷着一块素色棉布,上面已经绣出了半朵樱花,嫩粉的花瓣用的是上海胭脂调的丝线,边缘还缀着几缕银线,像沾了晨露。“绣樱花要从花瓣尖儿开始,针脚要细,不然花瓣就没了柔劲儿。”孙爷爷手里的绣花针上下翻飞,旁边的年轻人学得认真,手指上还沾着几点粉线,却半点不敢分心。

张奶奶则在亭边的石桌上剪樱花剪纸,红色的彩纸堆了满满一桌,她手里的剪刀灵活穿梭,不一会儿就剪出一朵带着雨珠的樱花,花瓣边缘的纹路细如发丝。“这些剪纸要送给今天来的游客,让他们带着梧桐巷的樱花回去。”张奶奶把剪好的剪纸放进竹篮,竹篮里还躺着几叠上海老洋房图案的剪纸,“上次去上海,有游客说喜欢老洋房和樱花的组合,我就多剪了些,配着咱们的樱花剪纸一起送。”

正说着,巷口传来汽车喇叭声。吴叔骑着三轮车从巷外回来,车上装着好几箱新鲜的樱花,还有几个大陶罐。“苏晚丫头!快来帮忙卸车!这些樱花是今早刚摘的,要用来做樱花酥和樱花酒,上海超市那边催着要货呢!”吴叔停下车,抹了把额头的汗,罐口飘出的酒香混着樱花的甜香,引得游客们纷纷侧目。

苏晚刚上前帮忙,夏冉就拿着手机跑过来:“苏晚姐!上海文创公司的视频电话!说‘樱韵系列’文创的设计稿出来了,想跟咱们确认细节!”苏晚接过手机,屏幕里立刻出现文创公司设计师的脸,设计师手里举着一张画稿:“苏晚女士,您看这樱花丝巾的设计,底色用浅粉色,上面绣着梧桐巷的樱花树和上海老洋房,边缘用银线绣雨珠,是不是符合您的预期?”

孙爷爷凑过来看画稿,指着樱花树的枝桠说:“枝桠要再弯些,像咱们巷里老樱花树的样子,更有江南的柔劲儿。”张奶奶也点头:“洋房的窗棂可以用盘金绣,跟之前的‘槐巷映洋房’保持一致,这样系列感更强。”设计师立刻在画稿上修改:“我们明天就出样品,下周送到梧桐巷,没问题的话,月底就能批量生产,赶在樱花季结束前上架。”

挂了电话,吴叔已经把樱花卸下来,正往院子里搬。“上海超市那边说,上次的桂花糕和桂花酒卖得特别好,这次要多订两百份樱花酥和五十瓶樱花酒,还想让咱们在包装上印上孙爷爷的樱花刺绣图案。”吴叔擦了擦手,“我已经跟孙爷爷商量好了,他会画个简单的樱花底稿,我印在礼盒上,保证好看。”

孙爷爷笑着点头:“我今晚就画,保证明天给你。咱们的点心不仅要好吃,包装也要有咱们梧桐巷的特色,让上海的游客一看就知道是咱们巷里的东西。”

接下来的几天,梧桐巷彻底忙了起来。吴叔每天天不亮就去摘樱花,回来后忙着做樱花酥、酿樱花酒,院子里的蒸笼冒着热气,陶罐里的樱花酒浸着粉白的花瓣,整个院子都飘着樱花的甜香。张奶奶则忙着剪樱花剪纸,不仅要送给游客,还要贴在吴叔的点心礼盒上,每天都剪到傍晚,手指都磨出了薄茧。

孙爷爷一边教年轻人刺绣,一边画樱花底稿,还得准备下个月去上海参加非遗交流会的材料。交流会邀请孙爷爷做演讲,分享梧桐巷刺绣与上海文化融合的故事,还要现场展示刺绣技艺。“我准备带‘樱巷映洋房’的刺绣半成品去,现场绣给大家看,再讲讲这门手艺的传承。”孙爷爷把画好的樱花底稿递给吴叔,“你看这底稿,樱花树的枝桠弯度刚好,跟咱们巷里的老樱花树一模一样。”

夏冉则忙着接待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每天带着他们逛巷子、看樱花、体验剪纸和刺绣,还得给他们介绍梧桐巷的历史和与上海的缘分。“昨天有位上海游客说,要把咱们的樱花酥推荐给上海的甜品店,还留了联系方式,说下周会带甜品店的老板来梧桐巷考察。”夏冉拿着记事本跟苏晚汇报,“我已经跟吴叔打好招呼了,到时候让他准备些样品,给老板尝尝。”

苏晚点头:“要是能跟上海的甜品店合作,咱们的点心就能走进更多上海人的生活,这是好事。你要多跟游客沟通,收集他们的意见,比如喜欢什么口味的点心、想要什么样的文创产品,咱们好及时调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时光织就的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月底的一天,上海文创公司的“樱韵系列”文创样品送到了梧桐巷。样品里有樱花丝巾、樱花书签、樱花香囊等,每一件都融入了梧桐巷的樱花和上海老洋房的元素。樱花丝巾的底色是浅粉色,上面绣着粉白的樱花树和红墙黛瓦的老洋房,边缘用银线绣着细小的雨珠,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樱花书签则是用梧桐巷的老槐树制成,上面刻着张奶奶剪的樱花图案,还系着粉色的流苏;樱花香囊用的是棉麻布料,里面装着晒干的樱花和薰衣草,闻着有淡淡的清香。

“这些文创太好看了!”夏冉拿起一条樱花丝巾,围在脖子上试了试,“浅粉色的底色特别显白,上面的樱花和老洋房绣得也精致,肯定能卖得好。”张奶奶也拿起一个樱花香囊,晃了晃,笑着说:“这香囊的布料很舒服,里面的樱花香味也浓,挂在包里肯定很好闻。”苏晚看着样品,满意地说:“文创公司这次做得很用心,咱们尽快安排生产,争取在樱花季结束前上架,让更多人能买到咱们的‘樱韵系列’文创。”

与此同时,上海甜品店的老板也如约来到梧桐巷。老板姓陈,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穿着精致的套装,一进巷就被满树的樱花吸引:“早就听说梧桐巷的樱花美,没想到这么好看!比上海复兴公园的樱花多了几分江南的韵味。”

夏冉领着陈老板去了吴叔的院子,吴叔早已准备好各种点心样品,有樱花酥、桂花糕、槐花糕,还有刚酿好的樱花酒。陈老板尝了一口樱花酥,眼睛一亮:“这樱花酥外酥里嫩,樱花的香味很浓,一点都不腻,太好吃了!我想跟您合作,把您的点心放在我的甜品店里卖,您看怎么样?”

吴叔高兴地说:“当然好!我保证每天给您送新鲜的点心,包装也会按照您的要求来做。”陈老板点头:“那我们明天就签合同,我先订五十份樱花酥和三十份桂花糕,下周开始供货。”

送走陈老板后,吴叔激动地跟苏晚说:“没想到真的能跟上海的甜品店合作!以后咱们的点心就能走进上海的甜品店,让更多上海人吃到梧桐巷的味道了!”苏晚笑着说:“这都是您用心做点心的结果,您的点心有梧桐巷的味道,自然能吸引更多人。”

四月初,孙爷爷如期去上海参加非遗交流会。苏晚、夏冉、张奶奶和吴叔一起陪他去,还带了“樱韵系列”文创的样品和吴叔的点心,想在交流会上展示。交流会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手艺人都齐聚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技艺和作品。

孙爷爷的展位前很快就围满了人,他现场绣着“樱巷映洋房”的刺绣,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丝线间,粉白的樱花和红墙黛瓦的老洋房渐渐成形。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人问他刺绣的技巧和背后的故事。孙爷爷耐心地解答,还拿出老伴当年的刺绣手帕给大家看:“这门手艺是我老伴教我的,她从上海带来的不仅是手艺,还有对家乡的思念。我把梧桐巷的风景和上海的老洋房绣在一起,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南北文化可以融合得这么好。”

张奶奶则在展位旁边教游客剪樱花剪纸,孩子们围在她身边,拿着彩纸和剪刀,跟着她一起剪,不一会儿就剪出一朵朵小小的樱花,高兴地举着给家人看。吴叔则在展位的一角摆上点心样品,给游客们免费品尝,不少游客尝过之后,都表示要购买,还有几家上海的超市和餐厅想跟他合作。

夏冉和苏晚则忙着给游客分发“樱韵系列”文创的宣传册,介绍梧桐巷的双城游项目。“咱们每月都有双城游,大家可以报名去梧桐巷,体验剪纸、刺绣,还能住民宿、吃农家菜,感受江南老巷的慢生活。”苏晚笑着跟游客说,不少游客都拿出手机,扫码关注了梧桐巷的公众号,说要报名参加下个月的双城游。

交流会的最后一天,孙爷爷被评为“全国非遗文化传承先进个人”,还获得了一笔奖金。孙爷爷拿着证书和奖金,激动地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咱们梧桐巷所有人的,也是上海和梧桐巷缘分的见证。我会用这笔奖金,在梧桐巷办一个刺绣培训班,教更多年轻人刺绣,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离开上海的时候,孙爷爷、张奶奶、吴叔和夏冉都收获满满。孙爷爷带回了荣誉和合作意向,张奶奶带回了上海手艺人送的剪纸工具,吴叔带回了好几家超市和餐厅的订单,夏冉则带回了不少游客的反馈,还跟上海的一家旅行社达成了合作,计划推出“非遗深度游”专线,让游客能更深入地体验梧桐巷的文化。

回到梧桐巷时,巷里的樱花已经谢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巷的绿荫。苏晚和夏冉忙着整理交流会的资料,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孙爷爷则开始筹备刺绣培训班,在忆槐亭旁边收拾出一间小屋子,准备作为培训教室;张奶奶则忙着教巷里的孩子们剪新的剪纸,准备下个月去上海参加剪纸比赛;吴叔则忙着给上海的超市和餐厅供货,每天都要送好几车点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时光织就的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五月初,孙爷爷的刺绣培训班正式开课。第一批学员有二十多人,有巷里的年轻人,也有从上海来的游客。孙爷爷把自己的刺绣工具和老伴当年的手帕都拿出来,一一展示给学员们看:“这根绣花针是我老伴1959年在上海买的,用了这么多年,钢口还是很好;这张手帕是她1965年绣的,绣的是巷里的老槐树,那时候咱们巷里的槐树比现在还粗……”学员们听得入了迷,纷纷表示要好好学刺绣,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张奶奶的剪纸比赛也传来好消息,她剪的“樱巷映洋房”剪纸获得了一等奖,还被邀请去北京参加全国剪纸展览。张奶奶拿着获奖证书,高兴地说:“没想到我的剪纸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我会继续剪下去,把梧桐巷的风景和上海的老洋房剪在一起,让更多人知道南北文化融合的魅力。”

吴叔的点心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上海的超市和餐厅订单不断,他还雇了巷里的几个年轻人帮忙,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现在不仅上海人喜欢我的点心,还有不少外地游客通过网上平台订购,我的点心已经卖到全国各地了!”吴叔笑着说,脸上满是自豪。

夏冉则忙着推出“非遗深度游”专线,专线不仅包括剪纸、刺绣、点心制作体验,还新增了“老巷故事分享会”,让巷里的老人们给游客讲梧桐巷的历史和与上海的缘分。“第一批‘非遗深度游’的游客下周就到,大概有30人,都是专门冲着非遗体验来的。”夏冉拿着行程单跟苏晚汇报,“我已经跟孙爷爷、张奶奶、吴叔都打好招呼了,他们都准备好了体验课的材料,还会给游客讲自己的故事。”

苏晚点头:“‘非遗深度游’是咱们的特色,一定要做好,让游客不仅能体验手艺,还能感受到梧桐巷的文化和温暖。你要多跟游客沟通,收集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行程,让更多人喜欢上梧桐巷。”

六月的梧桐巷,槐花开了,淡淡的花香弥漫在整个巷子里。忆槐亭里,孙爷爷正在教学员们绣槐花;张奶奶则在旁边剪槐花剪纸;吴叔的院子里,飘着槐花糕的甜香;夏冉则带着“非遗深度游”的游客逛巷子,听老人们讲梧桐巷的故事。苏晚坐在忆槐亭的石凳上,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温暖。

她知道,梧桐巷的故事还在继续。从春天的樱花到夏天的槐花,从秋天的桂花到冬天的腊梅,从上海文化节到非遗交流会,从双城游到非遗深度游,从文创产品到点心合作,梧桐巷的文化正在南北交融中不断发展,老人们的手艺正在被更多人知道和喜爱。

未来,还有更多的约定等着他们——秋天的桂花节,冬天的文化展,明年春天的樱花季,还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而梧桐巷,这个充满温暖和故事的江南老巷,会继续以它独特的方式,传承着文化,续写着新的篇章,让更多人知道,在江南,有这样一条巷,正以它的温柔和坚韧,连接着南北,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连接着每一个热爱文化、热爱生活的人。

风穿过梧桐巷,槐花瓣落在苏晚的肩头,她抬头望向天上的蓝天白云,嘴角露出了微笑。她知道,梧桐巷的春天,永远不会结束;梧桐巷的故事,会像这槐花的香气一样,飘向更远的地方,迎来更多新的希望和约定。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时光织就的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