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梧桐巷已褪去早春的娇嫩,槐树叶长成了深绿的模样,层层叠叠的叶片把巷顶遮得严严实实,只留零星光斑在青石板上晃荡。忆槐亭旁的紫藤萝谢了花,却抽出嫩绿的新枝,顺着亭柱蜿蜒向上,仿佛在悄悄编织着新的故事。巷口的老槐树底下,多了几个写生的学生,画板上勾勒的不仅是青砖黛瓦,还有窗棂上挂着的剪纸、门檐下垂着的刺绣香囊——梧桐巷的非遗气息,早已成了江南春日里最动人的风景。
苏晚刚把“梧桐巷非遗数字文创馆”的首周运营报告整理好,就听见记忆馆里传来林晓兴奋的呼喊声。她快步走进去,只见林晓正戴着VR眼镜,双手在空中比划着,面前的投影屏上,一个虚拟的“非遗元宇宙展厅”正逐渐成型:青石板铺就的虚拟巷道两旁,错落分布着刺绣馆、剪纸馆、点心馆,每个场馆的门楣上都挂着动态的非遗纹样灯笼,风吹过虚拟树叶,还会飘落下带着剪纸图案的光斑。
“苏晚姐,你看!元宇宙展厅的基础框架已经搭好了!”林晓摘下VR眼镜,眼里满是亮光,手指在触控屏上滑动,“咱们可以设置‘非遗手作区’,用户戴上VR设备就能模拟在孙爷爷的绣绷前穿针,在吴叔的案板上揉面团;还能建个‘传承故事馆’,用3D动画还原张奶奶年轻时跟着母亲学剪纸的经历,甚至能让虚拟手艺人跟用户实时对话,解答关于非遗技艺的问题。”
苏晚凑近屏幕,看着虚拟展厅里栩栩如生的细节,忍不住感叹:“这简直像把梧桐巷的非遗世界搬进了数字空间!对了,上次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说想借鉴模拟器的针脚逻辑做毕业设计,咱们能不能在元宇宙展厅里加个‘创意工坊’,让用户自己设计非遗纹样,还能把设计稿导出,对接3D打印做成实体摆件?”
“这个主意太棒了!”林晓立刻在设计图上标注,“我还联系了短视频平台,准备在元宇宙展厅里设个‘直播舞台’,手艺人可以在虚拟场景里直播教学,用户既能用虚拟形象互动,还能直接点击屏幕购买体验材料包。下周西安‘非遗进校园全国行’启动时,咱们就能同步开放元宇宙展厅的‘西安分会场’,让没能去现场的孩子也能感受西北非遗的魅力。”
正说着,夏冉抱着一摞文件冲进记忆馆,额角还沾着汗:“苏晚姐、林晓姐,好消息!西安那边传来消息,当地的非遗传承人听说咱们要去做校园活动,主动提出要合作——有做皮影戏的周师傅、捏面人的马师傅,还有擅长秦绣的刘阿姨,他们不仅要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还准备了非遗展品,想跟梧桐巷的手艺人一起办个‘南北非遗交流展’!”
“太好了!”苏晚接过文件,翻到西安非遗传承人的资料,忍不住笑起来,“你看周师傅的皮影戏,人物纹样跟孙爷爷的刺绣还有些相似,说不定能碰撞出有意思的合作。对了,孙爷爷不是在准备西安行的刺绣样本吗?咱们可以让他提前跟刘阿姨沟通,看看能不能把江南刺绣的针脚和秦绣的配色结合起来,做个‘南北合璧’的绣品当活动展品。”
夏冉点点头,又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还有个事,上次市实验小学的李老师说要办校园非遗作品展,现在已经收集了两百多件孩子的作品,有剪纸、绘画,还有用黏土捏的非遗手作模型。李老师想让咱们帮忙把这些作品数字化,放进元宇宙展厅的‘童心非遗馆’,还说要邀请西安的孩子也提交作品,搞个跨地域的线上展览。”
林晓立刻拿出平板:“这个简单!咱们可以开发个‘作品扫描’功能,家长用手机就能把孩子的作品扫描上传,系统会自动生成3D模型,还能让孩子给作品配音,讲述自己设计的非遗故事。等西安活动结束,咱们把两地孩子的作品整合起来,办个线上线下结合的展览,肯定能让更多人看到非遗在孩子心里的样子。”
三人正讨论得热烈,张奶奶提着个竹篮走进来,篮子里装着刚剪好的“南北非遗”主题剪纸:有融合了江南牡丹和西北胡杨的纹样,有皮影戏人物和剪纸娃娃手拉手的图案,还有用剪纸还原的西安大雁塔和梧桐巷忆槐亭。“听说要跟西安的手艺人合作,我连夜剪了这些,到时候带去西安,既能当活动装饰,也能送给当地的孩子当礼物。”张奶奶拿起一张大雁塔剪纸,眼里满是期待,“我还想跟西安的手艺人学学皮影戏的纹样设计,说不定能把皮影的动态感融进剪纸里,让剪出来的图案更有灵气。”
话音刚落,吴叔推着小推车走进记忆馆,车上放着十几个精致的点心盒子,每个盒子里都装着迷你版的“南北点心”:有江南特色的槐花糕、桂花酥,还有仿照西安甑糕、柿子饼做的小点心,连模具都是特意定制的——槐花糕模具上刻着梧桐巷的纹样,甑糕模具上则印着大雁塔的图案。“我琢磨着西安行要让孩子们尝到两地的味道,特意做了这些迷你点心,还把预拌粉分成了小包装,到时候教西安的孩子做槐花糕,也跟当地的师傅学学做甑糕,让南北点心的手艺能互相交流。”吴叔打开盒子,一股香甜的气息弥漫开来,引得大家都忍不住凑过去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时光织就的网请大家收藏:()时光织就的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