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 > 第184章 课·从“水”到“第一性原理”:一堂破解事物本质的智慧课

今天这堂通识课,我们将围绕“如何抓住事物本质”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很多人觉得《道德经》是古老典籍,与现代生活脱节,但吴伯凡老师的观察却为我们打开了新视角——这部经典中藏着解决现代困惑的关键智慧,尤其是在“快速搞懂事物本质”这件事上。

课堂上,和蔼教授会带领叶寒、秦易、许黑、蒋尘、周游、吴劫六位同学,从“水是道的化身”切入,拆解水“至柔又至坚”的矛盾特性,引出“得一”的核心思想;再衔接西方哲学中的“第一性原理”,用“纲与目”的比喻讲透底层逻辑的重要性;最后回归水的本质,揭示“处下”这一第一性原理,让大家明白:无论是思考还是做事,摆脱“慌忙”状态的关键,就在于找到统领万千现象的“一”。

“上课!”随着和蔼教授的声音落下,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他目光扫过台下,最后停在六位坐得笔直的同学身上——叶寒正低头翻着预习笔记,秦易双手交叠放在桌前,许黑托着下巴若有所思,蒋尘、周游、吴劫也都眼神专注,显然早已做好了听课准备。

教授笑着点点头,开口道:“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可能是大家每天都会遇到的困惑——怎么才能抓住一件事的本质?比如你们做项目时,是不是总被一堆细节绕得晕头转向?看新闻时,是不是常常分不清事件背后的核心逻辑?”

话音刚落,许黑就举起了手:“教授,我上周做小组作业就是这样!本来要分析一个产品的成功原因,结果查了一堆数据,一会儿看营销方案,一会儿看用户评价,最后反而不知道该从哪说起了,感觉越忙越乱。”

“这就是典型的‘被表层现象绑架’。”教授接过话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水”字,“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东西说起——水。你们觉得水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秦易,你来说说。”

秦易站起身,稍作思考后回答:“水没有固定形状吧?装在杯子里就是杯子的样子,流进河里就是河的形状。而且它看起来很软,比如下雨时雨滴落在身上没感觉,但有时候又很有力量,像洪水能冲毁房屋。”

“说得好!”教授赞许地鼓掌,“水的特性,正好对应了《道德经》里‘道’的本质——千变万化却始终是它本身。你们知道工业里的‘水切工艺’吗?用高压水流能切割钢板,这就是水‘至柔又至坚’的最好证明。”

叶寒突然皱起眉:“教授,我有点不明白。水一会儿柔一会儿坚,形态、颜色也总在变,为什么还能说它‘始终是它本身’?这不矛盾吗?”

“问得非常关键!”教授走到叶寒身边,轻声说,“这就要提到‘得一’的概念了。不管水的形态怎么变,它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就像一棵树,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落叶,但它始终是那棵树,因为它的‘根’没动。水的‘根’,就是它统领所有变化的那个‘一’。”

这时,周游推了推眼镜,疑惑地问:“教授,这个‘一’,是不是和西方哲学里的‘第一性原理’有点像?我之前在书上看到过,说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

“周游的知识面很广!”教授笑着点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第一性原理”五个字,“没错,‘得一’和‘第一性原理’本质相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现象背后都有运行规则,这些规则有层级——就像你们穿的衣服,表面有花纹、纽扣,中间有布料,最底层是纺纱的线。那个‘线’,就是统领衣服所有特性的第一性原理。”

蒋尘突然眼前一亮:“教授,我知道了!这就像渔网!撒网的时候不用去掰每个网眼,只要把最底下的纲圈撑开,所有网眼自然就张开了。纲就是第一性原理,目就是表层的现象。”

“太形象了!”教授忍不住称赞,“中国古人早就用‘纲举目张’的比喻,讲透了这个道理。很多人做事慌慌张张,就是因为只盯着‘网眼’——比如许黑做项目时,只看到营销、用户评价这些细节,却没找到统领这些细节的‘纲’。”

说到“慌”字,教授在黑板上写下“慌”和“忙”两个字:“你们看这两个字,‘慌’是竖心旁加‘荒’,就像心里长满了杂草,全是杂乱无章的想法;‘忙’是竖心旁加‘亡’,表面上忙忙碌碌,其实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真正要抓的是什么。这两种状态,本质上都是因为没找到第一性原理,被表层现象遮住了视线。”

吴劫默默记下这两个字,抬头问:“教授,那我们怎么才能找到第一性原理呢?就像水,它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教授重新回到“水”的话题上,语气变得郑重:“水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处下’。《道德经》里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江海之所以能容纳所有河流,就是因为它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写过一本书叫《人往低处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摆脱本能的‘往上争’,回归‘往下沉’的本质,才能看到事物的核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顿了顿,继续说:“你们想想,水的所有美德——包容、坚韧、滋养万物,其实都源于‘处下’。比如雨水往下落,才能滋润土地;河流往下流,才能汇聚成江海。如果水总想往上走,就会变成蒸汽消失,再也没有办法发挥它的作用。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力量——它统领着所有次级原理和表层现象,只要抓住它,一切问题都会变得清晰。”

叶寒若有所思地说:“教授,我好像懂了。比如马斯克做特斯拉,没有盯着传统车企的电池成本,而是从‘电池的原材料是什么’这个第一性原理出发,重新计算成本,最后把电池价格降了下来。这就是‘得一’的思维吧?”

“完全正确!”教授欣慰地说,“马斯克反复强调第一性原理,其实和《道德经》的‘得一’思想不谋而合。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就告诉我们要‘在万变中找不变’;今天,这个智慧依然能帮我们解决商业、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说到这里,教授看了看表,对大家说:“今天的课快要结束了,但关于‘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才刚刚开始。最后,我要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我们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时,常常会陷入‘列了很多任务却完不成’的困境,你认为这种困境的‘表层现象’是什么?背后的‘第一性原理’又该如何寻找? ”

“这堂课程有没有帮你打通‘抓本质’的思路?如果觉得有收获,别忘了点赞分享,也可以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思考题答案。下节课我们会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还会结合更多案例拆解‘得一’思维的实际应用,记得准时来上课,别错过精彩内容!”

课程内容总结:

该课程以“如何抓住事物本质”为核心,采用师生对话的课堂模式,围绕《道德经》智慧与“第一性原理”展开讲解。和蔼教授带领叶寒、秦易等六位同学,先以“水”为切入点,剖析其“至柔又至坚”却始终为水的特性,引出《道德经》中“得一”思想,即事物万变中不变的核心本质;接着衔接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第一性原理”,用“纲举目张”(纲为底层核心,目为表层现象)和“衣服的线与花纹”作比,阐释其是统领所有次级原理与表层现象的终极规则,并点出“慌忙”状态的根源——被表层现象裹挟,未触及第一性原理;最后回归水的本质,指出其第一性原理是“处下”,并结合马斯克用第一性原理降低特斯拉电池成本的案例,说明该智慧对现代生活、商业的指导意义,课程结尾留下“制定学习计划时,‘任务列得多却完不成’的表层现象与背后第一性原理是什么”的思考题。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