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35章 初访蒙师遭冷眼 外祖鼎力寻良机

------

第三十五章 初访蒙师遭冷眼 外祖鼎力寻良机

翌日清晨,天光尚未大亮,陈彦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关于之乎者也的梦,便被祖父陈满仓轻声唤醒了。

“彦儿,醒醒,快醒醒。”陈满仓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和郑重,“今日爷爷带你去镇上,咱们去瞧瞧学堂。”

陈彦一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读书!终于要开始了!他立刻骨碌一下爬起身,配合着祖父的动作。陈满仓显得格外仔细,拿出家里最好的一套、虽然浆洗得发白却难得没有补丁的衣裳给陈彦换上,又用湿布巾将他的小脸、小手擦得干干净净,连头发都梳理得整整齐齐,恨不得一根杂毛都不许有。

王氏也早早起来,煮了两个鸡蛋塞进陈彦怀里:“路上吃,到了先生那儿要乖乖的,听爷爷的话。”

陈满仓自己也换上了一身最体面的行头,尽管袖口和肘部依旧能看到磨损的痕迹。爷孙俩匆匆吃过早饭,便踏着晨露,向镇上走去。陈满仓步子迈得又大又急,陈彦几乎要小跑着才能跟上,心中既充满期待,又因祖父的严肃而有些忐忑。

镇上他们来过多次,但这次的目标明确——位于镇东头一条相对清净小巷里的“沈氏蒙馆”。这是镇上一位沈老秀才开设的私塾,名气不小,据说束修(学费)相对其他几家馆要便宜些,门槛也低,基本上是交钱就能进,因此吸引了不少家境普通的学子。

来到蒙馆门外,只见一座青砖小院,黑漆木门上挂着一块略显陈旧的匾额,上书“沈氏蒙馆”四个大字。院内隐隐传来孩童们参差不齐的诵读声。

陈满仓整理了一下衣襟,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恭敬的笑容,这才轻轻叩响了门环。

片刻后,一个十来岁的学童开了门,好奇地看着他们。陈满仓连忙说明来意,想送孙儿来蒙学,求见沈先生。

学童让他们在门口稍候,自己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便引着他们穿过一个小小庭院,来到一间充作学堂的厢房外。

还未进门,便听到一个略显干涩、带着严厉腔调的老者声音正在训斥:“……‘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读!大声点!没吃饭吗?!”

透过敞开的房门,可以看到里面坐着二十几个年龄不一的孩童,正摇头晃脑地念书。一位穿着半旧藏青色长衫、头戴方巾、留着山羊胡、面容清瘦严肃的老者,正手持戒尺,在学童中间踱步。想必这就是沈秀才了。

陈满仓不敢打扰,恭敬地站在门外等候。陈彦也乖巧地站在祖父身边,好奇地打量着里面的环境和那位未来的“先生”。

沈秀才训完话,一抬眼,瞥见了站在门外的爷孙俩。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迅速在陈满仓和陈彦身上扫过。陈满仓虽然竭力收拾过,但那身洗得发白、边角磨损的衣裳,以及那双因长期劳作而粗糙皲裂的大手,还有陈彦身上那件虽然干净却明显是便宜粗布制成的“好衣服”,无一不在昭示着他们贫寒的农户身份。

沈秀才的眉头立刻不易察觉地皱了起来,眼神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和不耐烦。他并未走出学堂,只是隔着门,语气冷淡地开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门口的陈满仓听清:“何事?”

陈满仓连忙上前一步,赔着笑脸,躬身行礼:“沈先生安好。小老儿姓陈,家住陈家沟,这是小孙陈彦,今年五岁,想来……”

他的话还没说完,沈秀才便极其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像是驱赶苍蝇一般,打断了他:“行了行了!知道了!蒙馆有蒙馆的规矩!束修一季度一交,概不赊欠!笔墨纸砚自备!交得起钱,明日便可送来!交不起,就别在这里杵着,耽误学子功课!”

这番连珠炮似的话,冰冷而生硬,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势利和驱逐之意。他甚至没有问孩子资质如何,也没有丝毫想要了解的意思,仅仅凭衣着就判定了来者的价值。

陈满仓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准备好的说辞全被堵在了喉咙里,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尴尬、窘迫、还有一丝被羞辱的愤怒交织在一起,让他愣在原地,手足无措。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满怀希望而来,竟会受到如此对待。

陈彦站在祖父身后,小手紧紧攥着祖父的衣角,心里也涌起一股气愤和鄙夷。如此以衣冠取人、毫无师者胸襟的先生,即便学问再好,又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绝非良师!

沈秀才见他们还不走,脸色更加不虞,冷哼一声,对那个开门的学童道:“关门!闲杂人等,勿再放进来打扰!”说完,竟不再看他们一眼,转身继续督促学子们念书去了。

那学童有些同情地看了他们一眼,但还是依言缓缓关上了房门,将爷孙俩隔绝在外。

站在紧闭的黑漆木门外,听着院内重新响起的、似乎都带上了几分压抑的读书声,陈满仓仿佛被抽干了力气,佝偻着背,长长地、沉重地叹了一口气。方才的满腔热忱和希望,被这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爷爷……”陈彦轻轻拉了拉祖父的手,小声安慰道,“这个先生不好,我们不在这里学。”

陈满仓回过神来,看着孙子清澈懂事的眼睛,心里更是酸涩。他揉了揉陈彦的脑袋,强打起精神:“嗯,爷爷知道。这先生……确实……走,彦儿,我们去找你外公!你外公认识的人多,定能给你找个好先生!”

事到如今,也只能去求助亲家了。虽然有些难以开口,但为了孙子的前程,这张老脸也算不得什么了。

爷孙俩转身离开沈氏蒙馆,朝着镇上的张家杂货铺走去。路上的热闹景象似乎也失去了色彩。

一到杂货铺门口,正在柜台后拨弄算盘的张守业(舅舅)一眼就看到了他们,连忙迎了出来:“满仓叔?彦儿?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坐!”他注意到两人神色有些不对,尤其是陈满仓,脸上带着明显的失落和疲惫。

陈彦看到熟悉的舅舅,心里的委屈和刚才的尴尬消散了不少,乖巧地喊人:“舅舅。”

听到动静,外公张老汉和外婆也从后堂走了出来。一看亲家和外孙这么早过来,而且脸色不佳,都很是惊讶。

“满仓兄,这是……出什么事了?”张老汉关切地问道。

陈满仓叹了口气,也不再隐瞒,将刚才去沈氏蒙馆碰壁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话语中难掩沮丧和一丝愤懑:“……唉,都怪我,没本事,让人家瞧不起了……只是苦了彦儿,差点被那势利眼耽误……”

张老汉听完,眉头紧锁,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猛地一拍桌子:“岂有此理!沈老酸丁!真是越老越糊涂!眼睛里只剩下那点铜臭了!简直有辱斯文!满仓兄,你不必介怀,此等人物,不配为师!彦儿不去他那里,是好事!”

外婆也心疼地拉过陈彦,搂在怀里心肝肉儿地叫着,骂那沈秀才瞎了眼。

发泄了一通,张老汉看着陈满仓,神色却转为欣慰和郑重:“满仓兄,你能如此果断,不顾脸面受挫,第一时间就为彦儿的前程来寻我,足见你对彦儿读书一事的重视和决心!好!太好了!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他捋着胡须,眼中闪过追忆之色,沉吟道:“沈某人之流,不值一提。彦儿这等天赋,岂能交由庸才糟蹋!我心中已有一人选,若他能点头,必是彦儿莫大的造化!”

他看向陈满仓和陈彦,语气变得认真:“此人姓赵,名文渊,乃是我昔日的同窗。论天赋,他远胜于我,当年可是咱们县里有名的神童,二十岁便中了秀才,二十四岁更是高中举人,名噪一时!论品行,他性格沉稳谦和,从不因家境贫富贵贱而看轻任何人,心中唯有学问二字。”

说到此处,张老汉叹了口气,语气带上一丝惋惜:“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他中举之后,本该前程似锦,却接连遭遇父母亡故之痛。守孝六年,期间又恰逢朝廷变故,科考一度中断。待他孝期结束,重拾书本准备进京会试时,已然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与心境。接连两次会试失利后,他便心灰意冷,绝了仕进之念,回到镇上隐居,以教书育人和钻研学问自娱,极少再过问外界俗事。因其学问高深,为人又淡泊,寻常人难以请动他收徒。”

介绍完这位同窗,张老汉眼中重新燃起光芒:“但正因如此,若能得他青眼,对彦儿而言,才是真正的幸事!文渊兄看人,从不看衣着门第,只看心性与资质。彦儿既有过目不忘之能,又天性聪颖,或许正能合他的眼缘!我这就亲自带你们去拜访他!成与不成,总要试上一试!”

听到外公要带自己去见这样一位曾经才华横溢、又历经坎坷、品行高洁的先生,陈彦心中顿时充满了好奇与敬意,方才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期待。他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外公:“谢谢外公!彦儿一定好好表现!”

陈满仓更是激动不已,连连拱手:“亲家!这……这真是……太感谢了!让你如此费心,还要劳动您亲自去求人……”

“为了孩子,我这把老骨头跑一趟算得了什么!”张老汉大手一挥,当即对张守业吩咐道,“守业,你看好铺子。我带你满仓叔和彦儿去一趟赵府。”

说罢,张老汉仔细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郑重地领着陈满仓和陈彦,向着那位隐居的赵举人府邸走去。这一刻,初次碰壁的阴郁被亲情的温暖和新的希望彻底驱散。陈彦知道,他的读书之路,虽然开端不甚顺利,但在外公的鼎力相助下,正通往一个远超预期的、可能遇见真正良师的方向。

------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