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第36章 隐士之门 稚子初试显慧心

张老汉领着陈满仓和陈彦,并未在镇子的繁华街道停留,而是拐进了几条更为清幽的巷弄。这里的宅院明显更为规整雅致,但大多门庭紧闭,透着一种远离尘嚣的安静。

最终,他们在一座粉墙黛瓦、门楣上并无显赫匾额,只简单刻着一个“赵”字的宅院前停了下来。院墙不高,能看到院内探出的几竿翠竹,随风轻曳,平添几分清雅之气。

张老汉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脸上露出郑重之色,这才上前,轻轻叩响了门上的铜环。

叩门声在寂静的巷子里显得格外清晰。片刻后,院内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黑漆木门“吱呀”一声从内打开。一位约莫四十岁上下、穿着干净素雅青色布裙、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面容温和的中年妇人出现在门后。她看到门外的张老汉,脸上立刻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张大哥?您今日怎么得空过来了?快请进,快请进!”语气熟稔,显然与张老汉是旧识。

张老汉也笑着拱手:“赵家弟妹,又来叨扰了。今日确实有事相求,带了两位亲戚过来。”他侧身让开,介绍道,“这位是陈家沟的陈满仓老弟,这是他孙儿陈彦。满仓兄,这位是赵夫人。”

陈满仓连忙上前,有些拘谨地行礼:“赵夫人安好。”

陈彦也乖巧地跟着行礼:“赵夫人好。”

赵夫人笑容和煦,连忙还礼:“陈大哥不必多礼,既然是张大哥带来的,都不是外人,快请进来吧。”她目光在陈彦身上停留了一下,见这孩子虽然衣着朴素,但眼神清澈,举止有礼,心下便先有了两分好感。

三人随着赵夫人进了院门。一入院内,陈彦便好奇地打量起来。院子不大,却收拾得极为干净整洁,青石板铺地,几乎看不到一片落叶。墙角种着几丛兰草和那几竿翠竹,除此之外,并无太多花卉装饰,显得异常简朴,甚至有些过于清寂,与想象中举人老爷的府邸相去甚远。唯有空气中若有若无飘散的一缕墨香,暗示着此地主人的身份。

赵夫人引着他们穿过小小的庭院,走向正屋旁的一间厢房,低声道:“文渊正在书房教导蒙童,张大哥你们先在堂屋稍坐,我去通传一声。”

正说着,那厢房里隐约传来一个温和却清晰、带着循循善诱语调的男声,正在讲解着什么,其间夹杂着一两个稚嫩的童音跟读。看来学生并不多。

赵夫人示意他们先在堂屋等候,自己则轻步走到书房门外,轻轻叩了叩门。

里面的讲课声停了下来。片刻,书房门被从里面拉开。一位年约五十、身着洗得发白的蓝色长衫、面容清癯、眼神温润中透着睿智的中年男子出现在门口。他眉宇间带着一丝书卷气的沉静,鬓角已染上些许霜色,但精神看起来颇为矍铄。此人便是赵文渊赵举人。

“夫人,何事?”赵文渊温和地问道,目光随即看到了堂屋里的张老汉几人,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笑容,“原来是守成兄(张老汉的字)来了!快请进,快请进!怎好在堂屋坐着?”他一边说一边快步迎了出来。

张老汉也笑着上前拱手:“文渊兄,贸然来访,打扰你授课了。”

“哎,你我之间何须客气!”赵文渊连连摆手,又看向陈满仓和陈彦,目光平和,并无丝毫打量或审视的意味。

张老汉连忙再次介绍:“文渊兄,这位是陈家沟的陈满仓老弟,这是他孙儿陈彦。满仓兄,这位便是赵文渊赵兄。”

陈满仓面对这位真正的举人老爷,比面对那沈秀才时更加紧张,手脚都有些不知该往哪里放,只是笨拙地躬身行礼:“赵……赵老爷安好。”

赵文渊上前虚扶了一下,语气温和:“陈老弟不必多礼,唤我一声赵先生即可。请坐,都请坐。”他又低头看向一直安静站在祖父身边、正好奇地看着他的陈彦,微微一笑,“这孩子是叫彦儿?几岁了?”

“回赵先生,小子陈彦,五岁了。”陈彦奶声奶气却口齿清晰地回答,并像模像样地作了个揖。

赵文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欣赏,点了点头:“嗯,好孩子,知礼数。”

这时,书房里探出一个小脑袋,也是一个约莫五六岁、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往外看,想必就是刚才跟着读书的那个蒙童,也可能是赵先生的孙子。

赵文渊回头温声道:“修远,你自己先将方才教的《千字文》前十句温习五遍,仔细揣摩字形字义,为师与客人说几句话。”

那叫修远的小男孩乖巧地应了一声“是,先生”,便缩回头去。

赵夫人已手脚麻利地沏了几杯清茶送来。众人分宾主在堂屋坐下,寒暄了几句近况。

张老汉知道赵文渊不喜虚言绕弯,便放下茶杯,神色郑重地开口:“文渊兄,实不相瞒,今日携亲家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赵文渊放下茶杯,认真地看向他:“守成兄请讲。”

张老汉指了指陈彦,语气带着几分自豪又几分恳切:“就是为了我这小外孙彦儿。这孩子……与寻常孩童有些不同,于读书一道,似乎颇有几分天赋。我与亲家商议,绝不能埋没了他,定要为他寻一位真正的良师启蒙。思来想去,这镇上乃至周边,学问、人品、耐心能胜任者,非文渊兄你莫属!故而今日厚颜前来,恳请文渊兄看在往日情分上,能否收下这孩子,点拨一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满仓也紧张地站起身,再次躬身:“求赵先生成全!”

赵文渊闻言,并未立刻回答。他目光再次落到陈彦身上,仔细地看了看。孩子眼神清澈明亮,面对陌生人虽有些害羞,却并无怯懦之色,方才答话也条理清晰。

他沉吟片刻,并未直接拒绝,也未立刻答应,而是缓缓开口道:“守成兄,陈老弟,你们的心意我明白。只是……收徒一事,关乎孩子一生的根基,不可不慎。我教书,并非为了束修银钱,亦非来者不拒。我所看重者,一在心性是否沉静,能否耐得住读书的清苦;二在资质是否可堪造就,并非要神童,但须有灵性,而非死记硬背之徒。”

他语气平和,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当年若非守成兄你在我最困顿之时,慷慨解囊,助我银钱赴考,我赵文渊焉能有今日?这份情谊,我一直铭记于心。今日你既开口,我绝不会推诿。这孩子,我可以收下。”

听到这话,张老汉和陈满仓脸上顿时露出狂喜之色!陈彦的心也提了起来。

然而,赵文渊话锋一转:“但是,收下之前,我仍需稍作考较。并非不信守成兄之言,只是需亲眼印证,方能因材施教。不知可否?”

“自然!自然应当!”张老汉连忙应道,“文渊兄尽管考较!”

陈满仓也连连点头。

赵文渊目光温和地看向陈彦:“彦儿,你过来。”

陈彦依言走到他面前,仰着小脸。

赵文渊并未取什么深奥的书籍,只是从手边拿起一本最基础的《三字经》,随意翻开一页,指着一处陈彦之前并未“学过”的段落,温声道:“莫要紧张。我念几句,你仔细听好,然后试着跟读,或复述于我,可好?”

“好。”陈彦点头,集中精神。

赵文渊便用他那温和清晰、富有韵味的嗓音,不紧不慢地念了四句:“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他念完,合上书,看着陈彦:“可能记住些许?”

堂屋内一片安静。张老汉和陈满仓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陈彦。

只见陈彦微微歪着头,似乎在回忆,然后便开口,声音清亮而平稳,将赵文渊方才所念的四句,一字不差地复述了出来:“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模仿了几分赵文渊诵读时的语调和节奏感!

“嘶——”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张老汉和陈满仓还是忍不住再次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赵文渊平静的眼眸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原本只是打算测试一下孩子的记忆力和专注度,能复述出一两句便算不错,万万没想到,竟是如此完整无误,甚至……连那细微的语感都捕捉到了一丝?!

这已不仅仅是记忆力好,这简直是对语言有一种天生的敏锐感知力!

强压下心中的震动,赵文渊不动声色,又迅速翻到另一页,挑了一段更长的、也更为拗口的话:“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这次他念的速度稍快了一些。

陈彦依旧凝神细听,待他念完,再次几乎毫无停顿地、流畅地复述出来,依旧一字不差!

这一下,赵文渊再也无法保持平静了!他猛地站起身,因为激动,手指甚至微微有些颤抖。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陈彦,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连声道:“好!好!好!过耳成诵!竟是真正的过耳成诵之能!守成兄!陈老弟!你们陈家……这是出了怎样的一个读书种子啊!”

他激动地来回踱了两步,脸上洋溢着发现美玉的巨大喜悦和兴奋,之前的沉静淡然一扫而空:“心性沉稳,专注力极佳,更有此等天赋!好!太好了!此子若不悉心教导,实乃暴殄天物,我赵文渊第一个不答应!”

他停下脚步,看向张老汉和陈满仓,语气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这孩子,我赵文渊收定了!不仅收下,我必倾囊相授,竭尽所能,引导他走上正途!明日!不!今日便可留下!束修不拘多少,意思即可!笔墨纸砚我亦可先支应!”

峰回路转,惊喜来得如此突然而猛烈!张老汉和陈满仓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作揖:“多谢文渊兄/赵先生!多谢!”

陈彦看着这位瞬间变得激动不已的先生,知道他已通过了考验,心中也充满了巨大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眼前这位历经坎坷、淡泊名利的举人,才是他真正需要的启蒙老师。

而躲在书房门口偷偷张望的小男孩修远,也瞪大了眼睛,小脸上满是惊奇,似乎不明白为什么一向温和淡然的先生,会突然变得这么高兴。

喜欢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请大家收藏:()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