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 第161章 暗流与明渠

京城的风波,朱衡暂时无暇顾及。他正忙着将皇帝那道圣旨的“价值”压榨到极致。

自从“镇北伯”的封赏下来后,朱衡的行事风格陡然一变,从之前的低调发展,变得“张扬”起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与民同乐”为名,在大同府的中心广场上,大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凡是来贺的百姓,无论贫富,皆可入席,管吃管喝。

三天下来,王府的粮仓肉眼可见地瘪了一圈,但整个大同府的百姓,几乎人人都念叨着代王的好。一时间,“代王仁善”的名声,传遍了街头巷尾。

紧接着,朱衡又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事情。

他宣布成立“代王府慈善基金”,并亲自注入了启动资金——白银五万两。这笔钱,几乎是他上次军火交易利润的一半。基金的用途有三:其一,收容城内外的孤儿,提供食宿和基础教育;其二,设立义诊药堂,为贫苦百姓免费看病;其三,救济因灾致贫的农户,发放无息贷款,助其恢复生产。

消息一出,整个山西官场都震动了。

五万两白银,说砸就砸出去了?这代王是疯了不成?

山西布政使司的新任布政使,那位太子一派的“清流”官员——王守仁(虚构人物,非阳明先生),在接到下属的报告后,眉头紧锁了半天。他实在看不懂这位藩王的套路。说他贪婪吧,他把到手的银子流水一样花了出去;说他有野心吧,哪有野心家是这么个“败家”法的?

王守仁想不通,但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告诉他,这个代王不简单。于是,他一边冷眼旁观,一边将代王府的一举一动,都详细记录在案,定期送往京城东宫。

而朱衡的“败家”行为,还在继续。

他高价聘请了南方的工匠,开始大规模修缮大同府的城墙和驰道。理由冠冕堂皇——“为陛下守国门,为商旅通坦途”。这项工程浩大,预计耗资更是个天文数字。为了筹集资金,朱衡甚至开始变卖王府里的一些古董字画。

这一系列操作,通过东厂安插在大同府的那些眼线,原封不动地传回了京城。

东厂督主曹正淳,看着手下番子呈上来的密报,那张总是阴沉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丝困惑。

“修路?办善堂?还卖古董?”他尖细的声音在密室里回响,“这个代王,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督主,据我们的人观察,代王自从上次被陛下‘敲打’一番后,似乎是彻底没了锐气,整日沉迷于这些土木工程和收买人心的把戏,连王府卫队的操练都懈怠了许多。”一名档头低声回道。

“收买人心……”曹正淳眯起了眼睛,这四个字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但他转念一想,一个藩王,在自己的封地里收买人心,只要他不扩军、不造反,皇帝或许还乐于见到这种“以仁政治藩”的局面。

“继续盯着。”曹正淳最终还是挥了挥手,“把他花的每一笔钱,见的每一个人,都给咱家记录下来。咱家倒要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些被朱衡刻意放出去的“明渠”,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皇帝、东厂、朝中大臣,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这位“败家王爷”的仁政善举上。

而在这些光鲜亮丽的“明渠”之下,真正汹涌的“暗流”,却在无人察觉的角落里,疯狂地滋长着。

大同府城外,一处废弃的军营,如今已经成了王五和他那支“锦衣卫”的秘密基地。

深夜,军营的地窖里,灯火通明。

一名东厂的番子,被五花大绑在木桩上,嘴里塞着破布,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他叫赵四,是东厂在大同府的三个暗桩小头目之一。

王五坐在他的对面,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柄寒光闪闪的匕首。他没有说话,也没有用刑,但地窖里压抑的气氛,却让赵四的冷汗浸透了衣背。

“赵四,东厂给你一个月多少月钱?”王五终于开口了,声音很平静。

赵四呜呜地叫着,拼命摇头。

王五挥了挥手,旁边一名“锦衣卫”队员上前,取出了他嘴里的破布。

“五……五爷饶命!小的……小的什么都不知道!”赵四立刻求饶。

“我没问你知不知道。”王五将匕首插在桌上,入木三分,“我问你,曹正淳给你多少钱,让你给他卖命?”

“三……三两银子……”赵四颤抖着说。

“三两银子,就让你背井离乡,干这断子绝孙的勾当?”王五嗤笑一声,他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轻轻放在桌上,“这是一百两。从今天起,你替我们王爷办事,每个月,这个数。”

赵四的眼睛瞬间瞪大了,死死地盯着那张银票,喉结上下滚动。一百两,他得不吃不喝干三年才能挣到!

“当然,光有钱还不够。”王五的语气忽然变冷,“我们查过了,你老家在河北真定府,家里还有个老娘,娶了个媳妇,去年刚生了个大胖小子,对吧?”

赵四的脸“唰”地一下变得惨白,浑身抖得像筛糠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放心,我们不是东厂那帮没人性的阉狗。”王五的语气又缓和下来,“我们王爷说了,只要你乖乖听话,我们不仅保证你家人的安全,逢年过节,还会派人送去米面粮油,保证你老娘安享晚年,你儿子能读书识字。”

胡萝卜加大棒,恩威并施。这是朱衡教给王五的精髓。

王五站起身,拍了拍赵四的脸,笑道:“现在,告诉我,你是想要那三两银子的卖命钱,还是想要这一百两的安家费,以及你全家老小的平安富贵?”

这道选择题,根本不需要思考。

“我……我愿为王爷效死!愿为五爷效死!”赵四涕泪横流,磕头如捣蒜。

“很好。”王五满意地点了点头,“现在,把你所知道的,关于东厂在整个山西的所有据点、人员、联络方式,一五一十地写下来。然后,你继续当你的东厂番子,曹正淳让你查什么,你就查什么。我们让你汇报什么,你就汇报什么。明白了吗?”

“明白!小的明白!”

同样的一幕,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不断上演。

朱衡的“锦衣卫”就像一群潜伏在黑暗中的猎手,精准、高效地将东厂安插在山西的眼线,或收买,或控制,或拔除。不出一个月,曹正淳安插在山西的情报网,就已经千疮百孔,名存实亡。他收到的所有情报,都成了朱衡想让他看到的东西。

朱衡的眼睛,彻底变成了曹正淳的“窗户”。

而这支“锦衣卫”的成长,也远超朱衡的预期。这些从王府卫队和收编的悍匪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人,在王五的带领下,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他们学习追踪、伪装、窃听、密码破译,甚至在朱衡提供的“教材”下,开始研究心理侧写。

他们不再是一群只懂得砍杀的莽夫,而是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特务组织。

这天,朱衡正在他的“实验室”里,研究一种新式的水力锻锤。这种利用水力驱动的锻锤,可以极大地提高锻造效率和钢铁质量,是他为下一次军工产业升级准备的核心技术。

王五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神情凝重。

“王爷,京城来消息了。”

“哦?是林姑娘的?”朱衡放下手中的图纸,有些意外。按照约定,不是万不得已,林婉清不会轻易动用那条秘密渠道。

“不是。”王五摇了摇头,递上一张小小的纸条,“是我们安插在宁王府的一颗钉子,通过‘锦衣卫’的渠道,加急送回来的。”

朱衡接过纸条,展开一看,瞳孔微微一缩。

纸条上的字迹很潦草,但内容却清晰无比:

“宁王密会都察院御史张廉,欲以‘藩王私造军火,勾结边将’为名,弹劾代王,翻军购旧案!”

王五看着朱衡,脸上满是怒意和担忧:“王爷,这个宁王,真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我们还没动他,他倒先咬上来了!这可怎么办?私造军火可是谋逆大罪,要是捅到朝堂上,恐怕……”

朱衡却出奇地平静,他看着纸条,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迅速转变为一丝玩味的笑意。

他将纸条凑到烛火上,看着它慢慢化为灰烬。

“怎么办?”朱衡转过身,重新拿起那份水力锻锤的图纸,仿佛刚才看到的只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不怎么办。”

“啊?”王五愣住了。

“慌什么。”朱衡头也不抬地说道,“我本来还在愁,怎么才能把宁王这把刀,送到我需要他去的位置。现在看来,他比我想象的还要……锋利,也还要愚蠢。”

他用笔在图纸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冰冷的笑容。

“他不是想弹劾我吗?那就让他弹劾。他不是想把事情闹大吗?那我们就帮他一把,让这件事情,闹得越大越好!”

“王爷,您的意思是……”王五还是没明白。

朱衡终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兴奋光芒,那是一种棋手看到对手完美地踏入自己精心布置的陷阱时的表情。

“王五,传我的命令。”他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让‘锦衣卫’动起来。把我们‘查到’的,关于我私造军火、贿赂李成梁总兵的‘证据’,想办法,‘不经意’地,送到宁王和张御史的手里。”

“什么?!”王五这次是真的惊呆了,他怀疑自己听错了,“王爷,我们……我们自己给自己递刀子?”

“对。”朱衡的笑容愈发灿烂,“不但要递刀子,还要把刀子磨得快快的,亲自送到他们手上。我要让宁王觉得,他拿到的,是足以一击致命的铁证!”

“这……这到底是为什么啊!”王五的脑子彻底成了一团浆糊。

朱衡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说道:

“因为,这把刀,看似是指向我。但当他挥起来的时候,砍向的,却会是另一个人。一个……我们现在还惹不起,但宁王,却正好能替我们撞上去的庞然大物。”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