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 > 第430章 没有司仪,没有祭文

那狂热的火焰并未灼伤白桃,却让她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凉意。

神坛是世界上最华丽的囚笼,一旦坐上去,便再也下不来。

她不是来做神只的,她是来唤醒人的。

果然,没过两天,城中几位颇有声望的乡绅便联袂找到了她和陆九。

为首的钱乡绅一脸谄媚,躬着身子,言辞恳切:“白桃姑娘,您是活菩萨,是药王转世!是您和九爷把咱们从失语的噩梦里救了出来。我们商量着,想在钟楼的废墟上为您建一座‘药王祠’,塑您的金身,让全城百姓日夜供奉,祈求您的庇佑。”

陆九眉头一皱,刚要开口,白桃却抬手制止了他。

她静静地看着钱乡绅,目光清澈而锐利,仿佛能看穿他那点借机敛财、收拢人心的小算盘。

“钱乡绅,”她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我若应了,那日后城里再有孩童忘了名字,是不是也要来跪我、求我?”

钱乡绅一愣,忙道:“那是自然,您……”

“那他们是求我,还是求自己?”白桃打断他,“我能听懂地底的声音,是因为我恰好记得那种方法。但名字,是靠你们自己喊出来的,是靠父母、亲人、朋友一声声唤回来的。我不是神,我只是一个记得怎么喊别人名字的人。”

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厅堂里回响,每一个字都像针,刺破了那层虚妄的狂热。

乡绅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有些不知所措。

白桃走到窗边,望向远处钟楼的残骸,那片空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她缓缓开口:“我不需祠堂,更不要金身。若真要在那建些什么,就建一座亭子吧。”

“亭子?”众人愕然。

“一座无名亭。”白桃的眼神悠远,“四面透风,不设门墙。亭子的四壁,可以请全城的石匠来,把那些我们从地语中找回的、却已无法考证主人是谁的姓氏残片,全都刻上去。亭顶开一个天窗,让雨雪可以落进来,让风声可以在其中呼啸。”

她转过身,看着众人困惑的脸,轻声说:“让风雨也来听听这些名字。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知道,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埋藏了多少被遗忘的魂。他们不是神,他们也曾是活生生的人。”

一番话说完,满室寂静。

陆九看着白桃的侧影,他原以为她会用更强硬的方式拒绝,却没想到她用一种更宏大、更悲悯的方式,将人们对她个人的崇拜,引向了对所有逝者的追思。

这比单纯的拒绝,高明了何止百倍。

自此,城中再无人提建祠塑金身之事。

一座简朴而庄重的“无名亭”,在钟楼的废墟上缓缓成形。

日子一天天过去,磐城在废墟上顽强地重生。

陆九带着人手巡视城西的重建进度,那里曾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街道渐渐恢复了生气,新砌的墙壁还带着泥土的湿气,孩童的笑闹声取代了往日的死寂。

拐过一个街角,一阵若有若无的香火味飘入鼻中。

陆九循味望去,只见一家新开的杂货铺门口,支着一个简陋的小香案。

他的脚步猛地一顿,瞳孔微微收缩。

香案上,赫然摆着两个粗糙的泥娃娃,一男一女,捏得歪歪扭扭。

可那神态,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在模仿谁。

男娃娃的胸前贴着张红纸,上书“九爷”二字;女娃娃旁边则写着“白桃姐”。

两个泥娃娃中间,供着一小撮银针和一根红蜡烛。

“这是什么?!”陆九身边的护卫厉声喝道,便要上前砸了这“伤风败俗”的东西。

“别动。”陆九沉声拦住他。

店铺老板是个瘦小的中年人,闻声吓得一哆嗦,赶紧跑出来,点头哈腰地说:“九爷,九爷您别生气。这……这是‘地语双仙’,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琢磨出来的,专管‘找回丢了的名字’。”

陆九的脸色阴沉如水。

又是这一套。

从“药王祠”到“地语双仙”,这些愚夫愚妇,总想着把一切都变成神神鬼鬼的东西。

他正欲开口申斥,制止这种荒唐的祭拜,眼角余光却瞥见一个身影。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正颤巍巍地跪在香案前,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她的脸上满是皱纹,眼中却闪烁着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期盼。

“求二仙保佑……求白桃姐和九爷显灵,让我老婆子今晚做个梦,梦见我娘……我只想再听她喊我一声‘莲姐儿’……就一声……”

老妇人说着,浑浊的泪水滚落下来,重重一个头磕在冰冷的青石板上。

陆九那即将出口的呵斥,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堵在了喉咙里。

他看着那个卑微的、只为一个名字而祈求的老妇人,心中最坚硬的地方,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他想起了白桃的话:“我只是一个记得怎么喊别人名字的人。”

或许,这些百姓需要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神。

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寄托,一个能让他们相信“名字”可以被找回的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请大家收藏:()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如果这两个可笑的泥娃娃,能让这位老妇人梦回童年,再听一声“莲姐儿”,那它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又有什么重要呢?

陆九沉默了片刻,最终挥了挥手,带着人默默转身离去。

他心中那点不快与烦躁,竟在这一刻悄然释然。

信仰若能助人记起自己是谁,那它便是这世上最真实的道。

不久后,归名碑林也出现了新的景象。

那片由无数小石碑组成的林地,成了磐城人精神上的圣地。

每逢初一、十五,总有许多孩子聚集在碑林入口处,围着那块刻有“小梅”二字的石碑,用稚嫩的童声唱着一首新编的歌谣:

“小梅姐姐会听地,

教你喊出真名字。

不怕蓝眼鬼敲门,

只要妈妈喊乖乖。”

歌词简单直白,甚至有些粗陋,却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遍了磐城的大街小巷。

孩子们唱着它玩耍,大人们听着它微笑。

白桃第一次听到这首歌谣时,正独自在碑林中整理那些新立的石碑。

她听着孩子们清脆的歌声,先是一怔,随即眼眶一热,泪水毫无预兆地滑落。

她知道,“小梅姐姐会听地”,说的是她。

可她不是小梅,真正的小梅,那个勇敢的女孩,已经永远地长眠于地底。

身边的幸存者想上前去纠正孩子们:“唱歌可以,但要记清楚,救我们的是白桃姐姐。”

白桃却轻轻拉住了他,摇了摇头。

她擦去眼泪,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微笑。

“不用了,”她轻声说,“就这样吧。”

有些传承,本就不需要严丝合缝的典籍来记载。

在百姓的口耳相传中,真相会被简化,会被修饰,甚至会被误解。

但那份感恩与铭记的内核,却会以一种更富生命力的形式,流传下去。

小梅的名字,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地活在了磐城人的记忆里。

这就够了。

秋祭之日,磐城迎来了一场没有官方组织的祭典。

天还蒙蒙亮,百姓们便自发地从各家各处,端着饭菜,提着酒水,汇聚到了归名碑林前。

他们在碑林外的空地上摆开一张张长长的桌子,将带来的菜肴一一放上。

没有司仪,没有祭文,更没有繁琐的礼节。

人人却都自觉地从怀里掏出早已写好的纸条,上面是他们祖辈、父辈,乃至自己儿女的名字,然后小心翼翼地贴在盛着饭菜的碗边。

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端着一碗朴素的菜粥,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碗沿上写着“爹”字的纸条。

他环顾四周,对着身边的人,用带着浓重乡音的口吻说道:“俺不懂什么地语,也不懂什么宝藏。俺就知道,今天俺孙子在家里喊俺‘爷爷’,用的,是我爹当年给我起的名字。这个名,没丢!”

他的话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向他,眼中是感同身受的激动。

“说得好!”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敬记得的人!”又有人高高举起了手中的酒碗。

“敬记得的人!”

呼喊声此起彼伏,汇成一股洪流。

众人纷纷举起碗,将碗中的酒水洒向大地,敬那些被遗忘的先人,也敬如今记起了名字的自己。

香火在晨风中燃起,青烟袅袅,带着无数人的心愿,飘向长空。

深夜,喧嚣散尽。

白桃独自一人,悄然来到那座新落成的无名亭。

月光如水,洒在亭子四周石壁上雕刻的无数残缺姓氏上,那些冰冷的笔画仿佛有了温度。

她走到亭中央的石凳边,正要坐下,却发现石凳上放着一只粗瓷碗。

碗里是满满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汤圆,白白糯糯,在月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她一怔,拿起碗,发现碗底压着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是两行遒劲有力的字:

“给小苦瓜。

天凉了,吃点热的。”

“小苦瓜”是陆九私下里给她起的绰号,嫌她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眉头紧锁的模样。

白桃看着那熟悉的字迹,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那抹清苦的笑意里,终于带上了一丝真正的甜。

她没有客气,就着月光,坐在石凳上,一颗一颗,慢慢地将那碗汤圆吃完。

胃里暖了,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

她抬头望向亭顶的天窗,夜空深邃,星河浩瀚。

那亿万颗星辰,仿佛就是天穹之上无数闪烁的名字,在静静地注视着这片重获新生的大地。

白桃站起身,从怀中取出一根平日里用来探查地脉的银针。

她蹲下身,在亭子中央被月光照亮的泥地上,一笔一划,缓缓写下一行字:

“秘卦未启,宝藏已得——人醒处,即是家。”

写完,她收起银针,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她亲手守护的城池。

远处,钟楼的遗址在夜色中静默如初,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

而在那片沉寂的废墟地底深处,那块巨大的、不为人知的水晶,依旧在黑暗中,如一颗永恒的心脏,沉稳而有力地,发出着微光。

一下。

又一下。

喜欢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请大家收藏:()桃花雪:1937卦变金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