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文豪1983 > 第202章 《文艺报》的诸位

文豪1983 第202章 《文艺报》的诸位

作者:小时光恋曲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07 05:05:00 来源:抖音小说网

第202章 《文艺报的诸位

杭城会议有哪些人参加?

它是一个由余切提议,《沪市文学,浙省文艺出版社和杭城文联联合在杭城召开“新时期文学创新座谈会”。

简称为“杭城会议”。

因为有“新时期”几个字,参会的作家多为中青年作家,这些人才刚刚登堂入室,思想天马行空。

又因为有“座谈会”几个字,它成为了半官方半民间的文学沙龙,汇集了《京城文学、《收获杂志、《文艺报等多种文学杂志的编辑。

会议中的文学动向,可以借由这些杂志迅速的传遍全国。

余切在其中居功至伟,从日本回来后,他把女作家屈铁宁、军旅作家管谟业等人邀请到杭城会议中来,而这些人历史上并没有出现在现场。

又把阿莱、刘振云这些后来才发迹的老朋友,提前请去杭城会议,使他们更早出人头地。

王濛听说了这件事情,特地请余切一定要去到现场。

他说:“大家都知道你最近十分繁忙,但这场会议没有你这个发起人的话,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收获杂志的李小林托人来问我,让我务必督促你到杭城来。”

“否则,你今后要再去沪市的巴老家,他的孙女端端就不会再认你这个不守信的哥哥了!”

端端?

我什么时候成她哥哥了?我和她妈妈可是平辈相称!

余切顿时想到了那个指出他“写的比抄的快”的小女孩,忍不住大笑。

“王主编,我一定会去杭城,只是我还需要带上一个人。”

“带上谁?哦……”王濛恍然大悟,脑子里浮现出一个潦草的身影,“你要带上余桦是吧,我的另一个余老弟!”

他问余切:“余桦真的有能力吗?他来燕京已经一个多月,还没有写出一篇满意的文章。”

余切解释道:“余桦不是科班出身,又不生活在京城,他长期是在小县城闭门造车,这样的人如果给他一个更大的舞台,他一定能绽放出光彩。”

王濛认可了余切这番话,但还是说:“距离进修班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如果他一直写不出好的文章,那只有等下一期再来……我们第一期来的是一些什么人?管谟业、屈铁宁……他们都已经有一些名气了。”

“余切,你虽然赏识他,但也要他自己努力才行。”

这个道理,余切当然懂得。

十一月下旬,余切的评论文章《伤痕文学为何必然消失完成,他拿去交给《文艺报的冯木。

《文艺报所在的地址是东城区沙滩北街,这地方就在老燕大后面的五四广场。广场上有一个简易两层办公楼,文联、作协、《文艺报,还有文联其他几个协会都在这里办公。

因此,余切骑上了摩托车,从现在的校区去到之前的老校区。

到了这两层楼底下,通报之后,冯木本人出来带余切进去。只见到这两层简易小楼,里面却鼓鼓囊囊挤满了机构,楼上是新闻部、小会议室,楼下是副主编办公室、编务、行政办公室和资料室——而且没有空调暖气,冬冷夏热,办公条件十分艰苦。这就是中国当时最权威的文艺评论刊物的条件了。

冯木很不好意思:“余切,你成名以来,港地、泰国、日本这些地方都去过,都被隆重接待,我们这个地方呢……有点寒酸,我向你道歉。”余切摇头道:“文学的好坏,并不在于条件的优劣。”

“余切说得对!”里面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传出来,余切顺着方向看去,说话的人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看起来十分眼熟。

冯木介绍道:“这是鲁孙老师,他也是我们杂志的主编。”

鲁孙?

余切想起来这个人了,他是文学评论家、杂文家,业内地位崇高。81年,鲁孙和曹禹、巴老以及欧阳衫留下了一张“四大天王”的合影,他们代表大陆过去最有资历的前辈之一。

余切主动向鲁孙介绍自己,鲁孙却大笑道:“我从没见过你,却已经听朋友说了很多次。巴先生和我说过你一次,称赞你是未来的希望之一;你在羊城那段时间,欧阳衫也写信来告诉我,你很谦虚。”

“如今,我终于也见到了你,我也应该写一封信给他们,讲讲我对你的印象!”

余切问道:“那鲁主编怎么看待我这个人?”

“好啊,好得很!”鲁孙拍着桌子道,“最起码,样子上就很能代表我们大陆文坛……马识途真是收了个好弟子,我太羡慕他了。”

寒暄话没有多说,随后,几人去到楼上的小会议室。余切来的这天,恰好碰到了《文艺报每月一次的通气会,这个通气会就做两件事情:

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同志汇报各地文艺界情况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冯木和鲁孙,汇报上面对文艺界有关的指示。

所以,《文艺报此时的人员格外之多,并且许多人都没有见过余切,所以都跑到小会议室,垫着脚看余切的样子。

余切这个人神龙不见尾,却总是在他们的文艺评论文章中出现,可以说是写评论文章的“衣食父母”了。

而现在,衣食父母本人竟然也写了文艺评论了。

到底水平怎么样呢?

《伤痕文学为何必然消失只有寥寥五六千字,相当于后世一个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余切在其中尽可能把在新现实社团讲到的东西拿上去了,并且更委婉的表达出来。

冯木已经听过他的理论,粗略扫一眼之后,就没有再多看,而是把稿子交给了鲁孙。接着,他问余切:“我听说你拿到了芥川奖的提名,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余切说:“恐怕要到十二月份才能有个定论。日本那边,每年评奖两次,下半年这一次在12月份公布名单,2月份出结果,三月份颁发奖项。”

“这样啊!那你到杭城开会,不正好出了提名吗?希望日本人不要掉链子!”

冯木摩挲下巴,仿佛已经看到了余切拿着“国外奖状”前往会议。

那会是何等的风光啊。

一些作家恰好是进修班的学员,并不一定对余老师服气,而这却能成为余切上任的下马威。

他忽然小声问:“你那篇《狩猎愉快,我后来听巴先生口述过。狐狸、机械、核时代废土……当真是完全没有人写过的东西,没想到日本人竟然很欣赏它!我感到,我们《文艺报的理论研究还不深刻,以后应当多看看世界的文学风向。”

“余切,你是有理论水平的,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