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五世同堂记 > 第17章 救助落难亲友

五世同堂记 第17章 救助落难亲友

作者:花花游玩记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3:32:10 来源:全本小说网

民国三十三年的秋天,战火的硝烟虽未直接烧到青石镇,却像一阵冷风吹遍了镇上的每个角落。这天傍晚,林建业刚把铁匠铺的门关上,就看到镇口方向走来一群衣衫褴褛的人 —— 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背着一个破旧的布包,手里牵着个瘦弱的孩子,正是他远在邻省的表叔王长顺。

“建业!建业!” 王长顺看到林建业,声音嘶哑地喊着,快步跑了过来,眼眶瞬间红了,“可算找到你了!我们…… 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林建业连忙扶住他,看着表叔一家老小 —— 王长顺夫妇、两个儿子、一个孙女,总共六口人,个个面黄肌瘦,衣服上满是补丁,小孙女的鞋子都破了个洞,脚趾露在外面。他心里一酸,连忙把他们往家里领:“表叔,快进屋,有话咱们屋里说。”

王氏听到动静,从屋里出来,看到这一幕,也赶紧帮忙收拾:“快进来坐,我去烧热水,再煮点粥。”

一家人坐在炕边,王长顺才断断续续地说起遭遇 —— 邻省战事吃紧,他们住的村子被战火波及,房子被烧了,家里的东西也被抢光了,只能一路逃难,听说林建业在青石镇过得安稳,就辗转找到了这里,想投奔他。

“建业,我们知道给你添麻烦了,可我们实在没地方去了。” 王长顺的妻子抹着眼泪,声音哽咽,“要是你不方便,我们…… 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林建业连忙摆手:“表婶,您说的这是什么话!咱们是亲戚,哪有看着你们受苦不管的道理。你们就在这儿住下,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们。”

林守义坐在旁边,也点了点头:“长顺,别客气。家里虽然不宽裕,但多几个人的饭还是有的。你们安心住下,等以后战事平息了,再做打算。”

接下来的几天,林建业和王氏忙着给表叔一家安排住处 —— 把后院的杂物间收拾出来,铺上稻草和旧被褥,又找了些干净的旧衣服给他们换上。王氏每天都煮一大锅粥,还会蒸些馒头,尽量让他们能吃饱;林建业则去镇上买了些布料,让王氏给孩子们做新衣服。

王长顺看着林建业夫妇这么热心,心里既感激又愧疚:“建业,你这么帮我们,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我们不能白吃白住,有什么活我们能做的,你尽管吩咐。”

林建业想了想,说:“表叔,您要是不嫌弃,就去铺子里帮忙烧火、整理原料;表婶和您的两个儿子,可以帮着家里种菜、喂鸡,再给铺子里的伙计们送送茶水。咱们一家人,互相帮忙,不用客气。”

王长顺一家听了,都很高兴。第二天一早,王长顺就跟着林建业去了铁匠铺,虽然不会打铁,但烧火、整理原料的活做得很认真;王长顺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则在院子里种菜、喂鸡,把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次,铺子里的煤快用完了,林建业要去邻镇拉煤,王长顺的大儿子王大柱主动说:“哥,我跟你一起去。我年轻,有力气,能帮你推车。”

拉煤的路不好走,全是土路,还坑坑洼洼的。王大柱一路都抢着推车,累得满头大汗也不喊累。林建业看着他,心里很欣慰:“大柱,辛苦你了。”

王大柱笑着说:“哥,你帮了我们这么多,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渐渐地,王长顺一家也适应了在青石镇的生活。王长顺的小孙女王小花,一开始很怕生,总是躲在大人身后,后来跟林福秀熟悉了,每天都跟着林福秀读书、写字,还会帮着王氏做家务。

有一天,王小花拿着自己写的字,跑到林建业面前,小声说:“大伯,你看我写的字好不好看?”

林建业接过纸,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 “谢谢” 两个字,笑了:“好看!小花真厉害。以后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做个有用的人。”

王小花用力点点头,开心地跑开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镇上偶尔会传来战事的消息,有些人听说王长顺一家是逃难来的,还劝林建业别多管闲事,怕惹上麻烦。可林建业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是我的亲戚,也是受苦的人。我要是不管他们,良心上过不去。再说,咱们都是中国人,在这种时候,更应该互相帮忙。”

有一次,镇公所的差役来查户口,看到王长顺一家,问林建业:“这些人是你家的?怎么没见过?”

林建业连忙解释:“他们是我的表叔一家,从邻省逃难来的,暂时住在我家。等战事平息了,他们就会回去。”

差役皱了皱眉,还想说什么,旁边的张掌柜连忙帮腔:“刘差役,林掌柜是个热心人,他表叔一家也不容易。大家都是街坊,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其他商户也纷纷附和,差役见状,只好作罢:“那你们可要注意,要是有什么情况,及时跟我们说。”

林建业连忙点头:“谢谢您,我们会的。”

这件事过后,王长顺心里更过意不去了:“建业,都怪我们,给你添麻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世同堂记请大家收藏:()五世同堂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建业拍了拍他的肩膀:“表叔,别这么说。咱们是一家人,不用这么见外。再说,有大家帮忙,什么事都能过去。”

民国三十四年的夏天,战事终于平息了。王长顺一家商量着要回邻省,重建家园。临走前一天晚上,王长顺拿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他攒下来的几块大洋,递给林建业:“建业,这是我们一点心意,你一定要收下。这一年多,谢谢你和弟妹的照顾,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

林建业连忙推辞:“表叔,您这是干什么!咱们是亲戚,互相帮忙是应该的。这些钱您拿着,路上用,回家重建家园也需要钱。”

王长顺坚持要给,林建业也坚持不收,最后王长顺没办法,只好把钱收了回去,眼眶却红了:“建业,你是个好人。以后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们说,我们一定尽力。”

第二天一早,林建业一家和镇上的乡亲们都来送王长顺一家。王小花拉着林福秀的手,哭着说:“姐姐,我舍不得你。我以后还能来看你吗?”

林福秀也红了眼:“当然能。等你长大了,就来青石镇找我,我带你去玩。”

火车开动的时候,王长顺一家从车窗里探出头,不停地挥手:“建业,弟妹,谢谢你们!我们会想你们的!”

林建业和王氏也挥着手,看着火车渐渐远去,心里满是感慨。

回到家后,林守义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对林建业说:“好孩子,你做得对。咱们林家的家训里,就有‘善’字。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心怀善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你不仅守住了家训,还把它传扬下去了。”

林建业点了点头:“爹,我知道。您从小就教我,做人要善良,要懂得感恩。表叔一家遇到困难,我帮他们是应该的。”

从那以后,林建业救助落难亲友的事,就在青石镇传开了。大家都夸他是个热心肠、重情义的人,镇上要是有人遇到困难,也会来找他帮忙,他总是尽心尽力地伸出援手。

有一次,镇上的李婶家里遭了灾,粮食被水冲走了,林建业不仅给她送了粮食,还帮她修好了房子;还有修鞋的王师傅,儿子生病了没钱看病,林建业也主动借给他钱,让他带儿子去治病。

王氏看着林建业每天忙着帮别人,虽然有时候会累,但心里却很支持:“你做得对。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开心。咱们家虽然不富裕,但能帮到别人,也是一种福气。”

林建业笑了笑:“是啊。我小时候,爹就教我,‘善’是咱们林家的根。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这个根。只有心怀善意,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咱们的家,咱们的铁匠铺,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而这份 “善” 的家训,也深深影响了林家的后代。林福安后来成为工程师,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事;林福秀成为美术老师,免费教贫困家庭的孩子画画;林建国在上海做生意,也经常捐款捐物,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们都记得祖辈的教诲,把 “善” 字刻在心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家族的家训。

民国三十五年的春天,青石镇的老槐树枝繁叶茂,林记铁匠铺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林建业站在铺子里,看着忙碌的伙计们,又看了看院子里的老槐树,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林家的传承,不仅有打铁的手艺,有 “守” 与 “闯” 的智慧,更有 “善” 的初心。这份初心,像铁匠炉里的炉火,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别人,支撑着林家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前行,不断兴旺。

喜欢五世同堂记请大家收藏:()五世同堂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