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 > 第20章 绣坊重建,万民相助

苏清辞自立门户的消息,如同春风般吹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与这个名字紧紧相连的,除了那份令人惊叹的独立气魄,还有那座曾凝聚了她无数心血、却又在阴谋之火中化为焦土的清辞绣坊。

当那场大火的余烬彻底冷却,当官府的查勘结束,那片位于京城繁华地段的废墟,便如同一道显眼的伤疤,裸露在众人眼前。焦黑的梁木、坍塌的墙垣、散落其间依稀可辨的织机残骸,无声地诉说着当夜的惨烈与不公。

然而,与这片死寂废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京城百姓心中涌动的一股暖流。

苏清辞的故事早已传开:她如何从备受欺凌的庶女,凭借一手超凡绣技自立;如何在那场关乎国运的边境危机中,以“护国女先生”的身份挺身而出,助靖安王稳定军心、传递情报;又如何不惧权贵,最终凭借律法讨回公道,毅然脱离腐朽的侯府……尤其是她开设绣坊,招收贫家女子和孤女传授技艺,使她们得以靠双手谋生、赢得尊严的善举,更是深深触动了许多普通人的心。

如今,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女子,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却被歹人恶意焚毁,怎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生愤慨与同情?

不知是由谁最先发起,一股自发援助清辞绣坊重建的风潮,竟悄然在民间兴起,并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

最初,只是一位曾受过苏清辞恩惠的邻家妇人,提着半篮子鸡蛋和一小袋自家磨的白面,来到废墟前,找到正在那里勘察、面色凝重的芸娘,嗫嚅着说:“芸娘管事,苏先生是好人……这、这点东西不成敬意,给先生和姑娘们补补身子……绣坊,可得再建起来啊!”

紧接着,曾经在绣坊摆摊售卖小吃、因绣坊生意红火而收入颇丰的几个摊贩,推着一辆板车,送来了几捆还算完好的青砖和几根椽子。“苏先生仁义,往日没少照顾我们生意。这些是家里盖房剩下的,虽说旧了点,但还能用,千万别嫌弃!”

然后是附近木材行的东家,亲自带着伙计,拉来了几车质量上乘的杉木和松木。“苏先生为国为民,令人敬佩!这点木料,算是小老儿一点心意,务必收下!价钱?谈什么价钱!若是收钱,岂不是打我老脸?”

曾经在绣坊学过技艺、如今已能独立接活补贴家用的几个贫家绣娘,相约而来,她们拿不出银钱物料,便挽起袖子,主动帮着清理废墟,搬运砖瓦。“东家教我们手艺,给我们活路,如今绣坊有难,我们别的没有,有一把子力气!”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入千家万户。

曾经购买过清辞绣坊物美价廉“平民绣品”的市井百姓;曾经因苏清辞揭露柳家劣质丝线、避免宫中采买吃亏而间接受益的绸缎庄伙计;甚至是一些只是听闻过苏清辞事迹、感佩其气节的读书人和平民……都纷纷行动起来。

捐钱的、送料的、出力的……络绎不绝。

有人送来了几袋水泥,有人扛来了几捆苇席,有人带来了自家烧制的青瓦。

几个经验丰富的老瓦匠、木匠师傅,听闻此事后,主动寻来,表示愿意无偿帮忙设计和督建。昔日略显冷清的废墟前,竟一日比一日热闹起来,人来人往,喧嚣鼎沸,充满了勃勃生机。

“张婶,您这砖搁这边!”

“李大哥,椽子放那边,对,码整齐喽!”

“王师傅,您看这地基这么挖成吗?”

“赵家妹子,歇会儿吧,喝碗水!”

各种乡音交织在一起,忙碌的身影穿梭不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善意与期盼。那是一种源自底层民众最朴素的价值观——谁对他们好,谁做了有益于大家的事,他们就拥护谁,帮助谁。

当苏清辞在春桃的陪伴下,再次来到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她从未预料到的、令人动容的景象。

昔日触目惊心的废墟已被清理了大半,空地上整齐地堆放着如小山般的各类建材,许多她认识或不认识的人,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测量、挖地基、搬运物料……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木材和汗水的气息,却不再有焦糊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新生力量。

她怔怔地站在原地,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她自问所做的一切,多半是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并未刻意追求施恩于人。然而,这些淳朴的百姓,却将她点滴的善意和那份不屈的挣扎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并在此刻,用最直接、最厚重的方式,回报予她。

芸娘眼尖,看到了她,连忙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激动与感慨:“东家,您看……这、这真是……”

她的话没说完,但苏清辞已然明白。

正在忙碌的人们也注意到了苏清辞的到来,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围拢过来。目光中有好奇,有尊敬,有憨厚的笑容。

那位送木料的木材行东家上前一步,拱手道:“苏先生,您来了!大家伙儿都盼着您的绣坊早点重新开张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是啊,苏先生!绣坊可不能倒!”

“我们还等着买您绣坊的新花样呢!”

“东家,您放心,有我们大家在,绣坊一定能建得比以前还气派!”

七嘴八舌的声音,充满了真诚与热情。

苏清辞深吸一口气,将眼中的湿意逼回,她环视众人,郑重地敛衽行了一礼。

这一礼,发自肺腑。

“清辞……何德何能,受诸位如此厚爱。”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很快便恢复了清越与坚定,“诸位今日相助之情,清辞与清辞绣坊,永世不忘!他日绣坊重开,定当竭尽全力,不负诸位期望,绣出更好的作品,惠及更多乡邻!”

她没有说什么虚浮的客套话,而是许下了最实在的承诺。

众人闻言,更是欢声雷动,干劲愈发足了。

有了充足的物料和大量人手的支援,清辞绣坊的重建工程,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推进着。

地基迅速夯实,崭新的墙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坚固的梁架很快架设完毕……负责督建的老工匠们啧啧称奇,直言从未见过如此齐心协力的场面。整个工地仿佛一个高效运转的蜂巢,每个人都是其中辛勤的工蜂,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苏清辞也没有闲着。她亲自参与了新绣坊的设计,在保留原有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吸取了火灾的教训,特别注重了防火设计,拓宽了通道,增加了水缸和沙土储备点。她还规划了更宽敞明亮的绣房、更完善的授课区域,以及一个可以展示精品绣品的小型展馆。

资金的压力因百姓的无偿捐助而大大减轻,她将追回的大部分嫁妆银钱,用于采购更优质的织机、绣架以及来自各地乃至西域的上等丝线染料,决心将新绣坊的硬件设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消息自然也传到了靖安王府。

萧惊寒听闻此事,沉默片刻,对墨离吩咐道:“以王府名义,采购一批特制的防火砖和琉璃瓦,悄悄送过去,不必声张。另外,调一队人手,夜间值守工地,以防万一。”

他深知人心可畏,虽万民相助是好事,但也需防患于未然。他的帮助,如同他这个人一般,沉默而坚实,在她需要的地方,悄然筑起一道屏障。

春桃的伤已大好,此刻也成了工地上最忙碌的人之一,她嗓门亮,人又机灵,帮着芸娘协调调度,安排饭食茶水,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看着日渐成型、规模明显更胜从前的绣坊,她常常忍不住眼眶发红,却又笑得无比灿烂。

不过月余时间,一座崭新的、青砖灰瓦、气势恢宏的清辞绣坊,便已傲然矗立在原本的废墟之上。其规模比原先扩大了近一倍,设计更加合理,细节处处体现着用心。

站在即将彻底完工的绣坊前,苏清辞心潮澎湃。

这不仅仅是一座建筑的重生,更是人心所向的见证。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品格,赢得了这片土地上最广泛的认可与支持。这比任何权势的庇护,都更让她感到安心与力量。

万民相助,众志成城。

清辞绣坊,即将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壤上,迎来它的新生,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而苏清辞这个名字,也因这段重建的佳话,愈发深入人心,成为了京城一个不可磨灭的传奇。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