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 > 第22章 宗室逼宫,还政之争

“大靖绣业互助总会”的筹备在苏清辞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展开。官银的拨付、章程的细化、人手的招募,以及初步与京城周边几家大型绣坊达成的合作协议,都让这个新生组织初具雏形。尽管暗地里仍有非议与观望,但在皇帝明确的旨意和苏清辞务实高效的推动下,总会的工作算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然而,朝堂之上的平静终究是暂时的。

苏清辞获封超品恩赏,又得皇帝力排众议支持成立互助会,这一系列事件,如同不断添加的柴薪,使得宗室内部,尤其是以庆郡王萧远为首的那股暗流,愈发汹涌。他们看到的,不仅是苏清辞个人声望的急剧攀升,更深切感受到的是摄政王萧惊寒那日益巩固、几乎难以撼动的权柄。皇帝对其几乎言听计从,朝政要务皆由其决断,长此以往,皇权旁落几成定局。

在庆郡王府那间隐秘的书房内,炭火依旧噼啪作响,但气氛却比以往任何一次密会都要凝重。

“不能再等了!”康郡王萧锐猛地一拍桌子,脸上满是焦躁与愤懑,“萧惊寒如今是越发肆无忌惮!那苏氏女封赏一事,他力挺到底;如今又弄出个什么‘互助总会’,分明是想借那女子之手,进一步收拢天下匠户人心!陛下年轻,被他蒙蔽,事事依从。再这样下去,这江山,怕是要改姓了!”

一位镇国将军也忧心忡忡道:“皇叔祖,康郡王所言虽直,却并非没有道理。摄政王总揽朝政已近半年,陛下年岁渐长,聪慧仁德,已显明君之姿。此时若再不行使劝谏之责,请摄政王归政于陛下,只怕……日后就难了。”

庆郡王萧远缓缓拨动着佛珠,昏花的老眼中精光闪烁。他何尝不知时机紧迫?此前弹劾苏清辞失利,已让他们失了先手。如今,必须抓住“还政”这个更核心、也更符合礼法大义的话题,联合更多力量,向萧惊寒施压。

“诸位所言,正是老夫所思。”萧远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缓慢,“摄政之位,本为非常之时的权宜之计。如今叛乱已平,朝局渐稳,陛下虽未及弱冠,然天资聪颖,勤政爱民,已堪当大任。此时请摄政王还政,于礼于法,皆无可指摘。”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此次,我们需联名上奏,声势务必要大。不仅要联络宗亲,还需争取那些忠于皇室、担忧权臣坐大的老臣支持。理由嘛……”他嘴角勾起一丝冷意,“自然是出于公心,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定,为了陛下能够早日亲政,历练国事。”

康郡王萧锐立刻道:“好!我这就去联络几位王叔和几位在宗人府任职的兄弟!”

“我去探探王太傅和几位御史的口风,他们之前弹劾苏氏不成,心中必有块垒。”

“对,还有几位掌管礼部的老学士,最重君臣名分……”

密谋既定,一股由宗室牵头,联合部分清流老臣的力量开始迅速串联、酝酿。他们的目标明确——以“陛下已可亲政”为由,要求摄政王萧惊寒归还权柄。

数日后的大朝会,注定不会平静。

当各项日常政务奏报完毕,司礼太监照例询问“众卿还有何本奏”时,庆郡王萧远率先出列。他手持一份联名奏疏,身后跟着康郡王、数位镇国、辅国将军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包括脸色依旧不太好看的王太傅,以及几位掌管礼仪、史馆的学士。

这阵仗,让整个太极殿的气氛瞬间紧绷起来。

“陛下!”庆郡王萧远声音洪亮,带着宗室长辈的沉稳与不容置疑,“老臣等联名上奏,恳请陛下圣裁!”

萧景澜端坐龙椅,面色平静,心中却已了然。他淡淡道:“皇叔祖有何事奏?”

萧远将奏疏高举过头,朗声道:“陛下!自去岁先帝驾崩,逆党作乱,幸赖摄政王忠勇,平定祸乱,稳定朝局,功在社稷,臣等感佩!”

先是肯定功绩,次为以退为进。随即,他话锋一转:“然,摄政之位,乃非常之设,旨在辅佐幼主,稳定人心。如今,巨憝已除,四海渐安,陛下虽年少,然天纵英明,仁孝聪慧,勤于政事,已显圣主之资!《礼记》有云:‘冠而列丈夫’,陛下虽未行冠礼,然德才已备,足可亲揽权纲,总理天下!”

他抬起头,目光恳切地望向御座上的年轻皇帝,又似无意地扫过一旁面色沉静的萧惊寒:“为江山永固计,为陛下威仪器重计,老臣等冒死恳请陛下,俯准摄政王归还政柄,使陛下得以早日亲政,昭示天下!此乃臣等为臣之本分,亦为萧氏宗庙、大靖社稷之万年基业着想!望陛下明鉴!”

他身后,康郡王等人齐声附和:“臣等附议!恳请陛下亲政,摄政王还政!”

声浪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压力。许多官员屏息凝神,目光在御座、摄政王以及跪地请命的宗室老臣之间来回逡巡。这是一场直指权力核心的逼宫,其背后是宗室对摄政王长期掌权的不满与担忧。

萧景澜眉头微蹙,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立于百官之首的萧惊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萧惊寒面色无波,仿佛眼前这声势浩大的请愿与他无关。他缓缓出列,并未看跪在地上的庆郡王等人,而是对着御座上的萧景澜微微躬身,声音平稳如古井深潭:

“陛下,庆郡王等人所言,臣,听到了。”

他这才转向以庆郡王为首的众人,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诸位宗亲、老臣,忧心国事,期盼陛下早日亲掌乾坤,其心可嘉。”

随即,他语气陡然转沉,带着一丝冷冽:“然而,诸位口口声声言道陛下‘已可亲政’,却不知依据何在?莫非仅凭陛下天资聪颖、勤于政事便可断定?治国平天下,非是纸上谈兵,更非仅凭仁德便可驾驭。陛下年未及冠,于军国大事之老练,于朝堂势力之平衡,于边疆局势之洞察,尚需时日磨砺。”

他踏前一步,目光如炬,直视庆郡王:“庆郡王乃三朝元老,当知先帝设立摄政王之初衷,便是虑及陛下年幼,国势未稳,需重臣辅弼,以免主少国疑,再生祸端。如今,逆党余孽尚未彻底肃清,边境胡人虽暂退,却仍虎视眈眈,朝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新政推行亦在关键之时。此内忧外患未绝之际,贸然请陛下亲政,诸位是觉得陛下已然万全,足以独自应对这一切?还是觉得……这大靖的江山,已然稳固到可以经得起任何风浪了?”

他这一番话,没有慷慨激昂的辩驳,而是以冷静的现实分析,直接将“还政”的请求与当前依旧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挂钩,将其置于“可能危及江山稳定”的高度。

庆郡王脸色微变,急忙道:“摄政王此言差矣!陛下虽未冠,然有我等老臣辅佐……”

“辅佐?”萧惊寒打断他,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嘲讽,“若诸位老臣真能确保江山无虞,先帝又何须设这摄政之位?若仅凭辅佐便可,本王此刻便可卸下这千斤重担!”

他不再理会脸色青红交错的庆郡王,转身对萧景澜拱手,语气沉凝而决绝:“陛下,臣受先帝托付,摄政辅国,非为贪恋权位,实为江山社稷之重,不敢有丝毫懈怠!在陛下未行冠礼、臣未确认陛下足以独自驾驭这艘帝国巨舰之前,这摄政之责,臣,不敢辞,亦不能辞!”

他目光扫过满殿文武,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定力:“此事,关乎国本,非儿戏可言。还政之议,不必再提。待陛下冠礼之后,局势彻底稳定,臣自当上表,归还政柄,绝无留恋!”

言毕,他退回班列,不再言语。那挺拔的身影和斩钉截铁的态度,如同一道无形的壁垒,将宗室联合逼宫的浪潮,硬生生地挡了回去。

萧景澜适时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摄政王所言,正是朕意。朕年幼学浅,尚需皇叔多加辅弼。还政之事,日后休得再议。退朝!”

宗室联合逼宫,还政之争,在萧惊寒以“新帝未冠,局势未稳”的强硬理由下,暂告失败。然而,所有人都明白,这绝非结束。

冠礼之期,如同一道悬在头顶的时限,预示着下一次,或许将是更为激烈的权力交锋。朝堂之上的暗流,因这场逼宫,变得更加汹涌澎湃。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