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 > 第23章 绣娘请愿,万民书至

宗室联合逼宫,要求摄政王还政的浪潮,被萧惊寒以强硬姿态暂时击退。然而,这场风波所激起的余震远未平息。

朝堂之上,暗流愈发汹涌,针对摄政王“恋栈权位”的私下非议,以及对其未来是否会如期还政的猜忌,如同阴霾般悄然扩散。连带着,与摄政王关系密切、且风头正劲的苏清辞,也再次被卷入舆论的漩涡,一些关于她“蛊惑摄政王”、“意图效仿前朝”的恶毒流言,在暗地里滋生。

这些风言风语,自然也透过各种渠道,传到了清辞绣坊,传到了正在为互助总会奔波忙碌的苏清辞耳中。芸娘和春桃等人忧心忡忡,苏清辞却只是淡然处之。她深知,在权力的棋局中,她既是萧惊寒的软肋,也或许能成为他的助力。面对污名,辩解往往苍白,唯有以实绩与人心,方能破局。

而转机,正悄然在她倾注心血的“大靖绣业互助总会”上孕育。

自皇帝下旨、总会正式启动筹备以来,苏清辞便以惊人的效率与诚意,推动着各项事务。她亲自撰写的《告天下绣娘书》,以平实而恳切的语言,阐述了互助会的宗旨、加入的好处以及未来的展望,通过官驿和商会网络,发往大靖各州府。同时,她委派芸娘和几位得力干将,分头前往江南、蜀中、岭南等绣业兴盛之地,与当地有影响力的绣坊行会接洽,详细解释章程,倾听诉求。

起初,各地反应不一。有怀疑观望者,有担心是朝廷敛财新招者,亦有因苏清辞女子身份而轻视者。然而,随着总会先期拨付的小额互助基金,切实帮助了几处因水患或火灾而陷入困境的绣娘家庭;随着总会提供的几种新式针法图样和配色技巧,通过驿站系统免费分发到各地,实实在在地提升了部分绣娘的技艺与收入;更随着芸娘等人不辞辛劳、真诚耐心的沟通……坚冰开始融化。

尤其是当那些底层绣娘、孤苦女子听说,这位发起互助会的总会会长,便是那位在京城叛乱中挺身而出、护驾有功、被皇帝亲封为“忠谨夫人”的苏清辞时,一种莫名的信任与亲近感油然而生。她们或许不懂朝堂争斗,但她们懂得谁在真正为她们着想,谁给了她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尊严。

就在这时,朝堂之上针对苏清辞的负面流言,以及此前宗室逼宫的风波,也被一些有心人刻意渲染后,零星传到了民间,传到了那些正对苏清辞和互助会心生好感的绣娘群体中。

“听说京城里的贵人们,在说苏会长的坏话呢!”

“为什么?苏会长这么好的人,办了这么好的事!”

“还不是因为她是个女子,却做了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挡了别人的路……”

“那些贵人老爷们,哪里会管我们这些绣娘的死活!只有苏会长心里装着咱们!”

朴素的认知与真切感受到的恩惠,使得一种强烈的不平与维护之心,在许多绣娘心中油然而生。她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她们懂得感恩,懂得谁对她们好,她们就要支持谁。

这股情绪,首先在江南织造重地苏州爆发。由几家最早与总会达成合作的大型绣坊牵头,数百名绣娘聚集起来,她们不识字,便请坊里的账房先生代笔,在一幅长长的白绢上,按下了成百上千个鲜红的手印,有的旁边还笨拙地绣上了自己的名字或标记。绢首写着:“苏州绣娘联名陈情,苏忠谨夫人恩德广布,恳请朝廷明察,勿信谗言!”

紧接着,仿佛是约好了一般,类似的请愿书从各地如雪片般飞向京城。

蜀中的绣娘送来了绣着芙蓉花和谢语的万民伞;岭南的绣娘联合当地受惠的蚕农,送来了按满指印的陈情表;就连偏远些的州府,也有绣娘凑钱请人写了声援的信函……这些请愿物什,或许粗糙,或许言语直白,甚至有些词不达意,但那一枚枚手印,一幅幅绣品,无不凝聚着最真挚、最朴实的情感与支持。

它们先是被汇集到设于清辞绣坊内的互助总会筹备处。芸娘看着堆积如山的各地信函、绢帛,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立刻将这些情况禀报给了苏清辞。

苏清辞抚摸着那卷按满了苏州绣娘手印的长绢,指尖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姐妹手心的温度,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与力量。她沉默片刻,对芸娘道:“将这些……都整理好,原封不动,呈报给陛下吧。让陛下看看,这天下民心所向。”

于是,数日之后,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景象在京城上演。由互助总会组织,数十名来自京城及周边的绣娘代表,身着素净的衣裳,手持各地汇集而来的万民书、陈情表、万民伞等物,秩序井然地来到皇宫宣德门外,跪请将民意上达天听。

那长长的请愿书卷在宫门前缓缓展开,上面密密麻麻的手印、签名、绣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震撼。绣娘们没有喧哗,只是静静地跪着,眼神坚定而期盼。

守宫门的侍卫不敢怠慢,火速入内禀报。

此刻,萧景澜正在御书房与萧惊寒商议边关军务。闻听此报,两人皆是一怔。萧景澜立刻下令,宣绣娘代表携万民书入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那沉甸甸、凝聚着无数绣娘心意的请愿书卷被抬到御前,当绣娘代表以略带颤抖却清晰的声音,陈述各地绣娘对苏清辞的感激与对互助会的拥护,并恳求朝廷不要听信谗言,伤害苏会长这样的好人时,萧景澜动容了。

他亲自走下御座,翻看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笔迹各异的请愿书,看着那一个个鲜红的手印,仿佛看到了无数张充满期盼与信任的女子的脸。

“陛下,”一位年长的绣娘代表哽咽道,“苏会长办的互助会,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好!以前生了病都不敢歇工,现在有了指望……求陛下为苏会长做主啊!”

萧景澜深吸一口气,扶起那位老绣娘,声音温和而坚定:“老人家请起,诸位请起。你们的心意,朕知道了,也看到了。苏夫人为国为民,朕心中清楚,绝不会因流言而亏待功臣。这些请愿书,朕会好好珍藏。你们回去告诉各地的姐妹,互助会,朝廷会一直办下去,而且会越办越好!”

安抚并赏赐了绣娘代表后,萧景澜看着那堆积如山的请愿书,对萧惊寒感慨道:“皇叔,你看……这便是民心啊。朕今日方知,苏先生所做之事,意义何其深远。”

萧惊寒目光扫过那些请愿书,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骄傲,有心痛,更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深沉。

他沉声道:“陛下,清辞所为,从未想过收获如此。但民心如水,载舟亦能覆舟。如今这万民书,便是对她,也是对朝廷此举最大的肯定。”

“万民书”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京城,舆论瞬间哗然。那些之前暗中非议苏清辞的声音,在这浩荡的民意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谁也没想到,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赢得天下这么多底层民众如此真挚而强烈的拥戴。

庆郡王府内,萧远听着管家的禀报,久久沉默,最终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手中的佛珠拨动得愈发缓慢。他知道,经此一事,再想从“德不配位”或“民心尽失”的角度去攻击苏清辞,甚至借此影射萧惊寒,已是难上加难。

这场由下而上的、自发而成的万民请愿,以其最质朴却最强大的力量,有力地回击了朝堂之上的暗箭与流言,不仅稳固了苏清辞的地位,更为她和她所致力的事业,赢得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而那卷按满手印的万民书,也被萧景澜下令,妥善保管于宫中,成为“靖安”初年,一道独特而亮眼的印记。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