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艺之神 > 第427章 宋(名人)3

艺之神 第427章 宋(名人)3

作者:大道三千智取奇异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0 02:02: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星刻

第一幕:宫束班的“麻烦事”

时间:南宋淳佑三年,秋,辰时

地点:临安城宫束班工坊

人物:

- 黄裳:45岁,提举太史局,眉目清癯,着青色官袍,手持一卷星图手稿,神色沉静

- 王致远:38岁,苏州刻石匠人,一身灰布短打,手上满是老茧,眼神专注

- 李三郎:22岁,宫束班学徒,身材高瘦,总爱摆弄工具却常砸错东西

- 赵阿福:20岁,宫束班学徒,圆脸,嗜吃,怀里总揣着糕饼

- 周铁头:25岁,宫束班锻工,膀大腰圆,力气大却粗手粗脚

(工坊里弥漫着木屑与石粉的味道,阳光透过木窗斜照进来,落在散落的凿子、墨斗上。李三郎正踮脚够架子上的墨斗,脚下一滑,墨斗砸在石坯上,墨汁溅了周铁头一后背。)

周铁头:(猛地回头,粗声粗气)李三郎!你小子眼睛长后脑勺了?这新换的短打,还没穿三天!

李三郎:(慌忙摆手)对不住对不住!我就是想拿墨斗给王师傅描线,没瞅见你在底下……

赵阿福:(从怀里掏出一块桂花糕,咬得含糊)铁头哥你别恼,三郎也不是故意的。再说了,墨汁洗不掉,正好当新花样呗。

(周铁头刚要反驳,黄裳捧着星图手稿走进来,脚步声轻,却让喧闹的工坊瞬间静了。王致远放下手中的刻刀,上前拱手。)

王致远:黄大人。

黄裳:(点头,目光扫过满地狼藉,最后落在三人身上)今日召你们来,是有一桩大事。元丰年间太史局观测的星象,陛下命我整理成图,刻于石碑之上,留传后世。致远,你是江南最好的刻石匠,这活计,得你牵头。

王致远:(接过手稿,指尖拂过纸上细密的星点)大人放心,致远定不辱命。只是刻星图不比刻碑文,星位差一分,便是差了千里,需得极细致的人手。

(黄裳看向李三郎三人,李三郎正偷偷擦周铁头背上的墨汁,赵阿福还在啃糕饼,周铁头则挠着头憨笑。)

黄裳:(嘴角微扬)我瞧着这三位,倒合适。三郎眼尖,能辨星点;阿福心细,可磨石面;铁头力气足,能搬石料。你们可愿意跟着王师傅,做这桩留名后世的事?

李三郎:(眼睛一亮,扔下布巾)愿意!我早就想看看,天上的星星刻在石头上是什么样!

赵阿福:(咽下糕饼,拍胸脯)只要管饭,我啥都能干!刻石头总比揉面轻松。

周铁头:(挠挠头)俺力气大,石料尽管交给俺!就是……别让俺描线,俺手粗,怕描歪了。

王致远:(失笑)放心,各司其职,错不了。明日起,咱们便在工坊旁搭个棚子,先把星图拓在石坯上,再慢慢刻。

第二幕:棚子里的“差错”

时间:一月后,冬,未时

地点:工坊旁的临时棚子

人物:黄裳、王致远、李三郎、赵阿福、周铁头

(棚子里生着一盆炭火,一块丈余高的青石立在中央,石面上已拓好了星图的轮廓,王致远正拿着小凿子,在“紫微垣”的位置细细雕琢。李三郎蹲在石旁,拿着放大镜对照手稿,赵阿福在磨一块小石料,周铁头则在角落劈柴,时不时往棚里瞅。)

李三郎:(突然出声)王师傅,等一下!这颗“北极二”,手稿上离“北极一”有三分远,拓在石上怎么看着近了一分?

(王致远停下凿子,凑过去看,又拿起手稿比对,眉头微蹙)还真是。许是拓印时纸歪了,得重新描。

赵阿福:(放下磨石,凑过来)俺就说嘛,昨天拓的时候,风一吹,纸角翘了一下,三郎你当时还说没事。

李三郎:(脸一红)我那不是没看清嘛!再说了,风那么大,谁能保证纸不歪?

周铁头:(扛着一捆柴进来,听见这话,放下柴捆)要不俺在棚子四周加几块木板,挡挡风?俺力气大,一上午就能弄好。

黄裳:(掀帘进来,身上带着寒气,手里提着一个食盒)不必麻烦,我让人送了些挡风的棉帘来。方才在门口听见你们说星位差了?

王致远:(拱手)是,大人。北极二的位置拓偏了,得擦掉重描。只是青石吸墨,怕是要费些功夫。

黄裳:(打开食盒,里面是热腾腾的汤饼)先歇会儿,吃点东西再弄。阿福,你去把食盒里的温水倒出来,给大家润润喉。

(赵阿福乐呵呵地应了,李三郎却盯着石面上的墨痕,忽然起身)大人,王师傅,俺有个主意!俺之前跟隔壁染坊的师傅学过,用皂角水加细沙,能擦掉青石上的墨,还不损石面。

王致远:(眼睛一亮)真的?那你快去取来试试。

(李三郎拔腿就跑,赵阿福端着汤饼递给周铁头,周铁头接过,咬了一大口,含糊道)这汤饼真好吃,比俺娘做的还香。大人,咱们刻这星图,真能让后人都看见?

黄裳:(坐在炭火旁,喝着温水)当然。天上的星象,千年不变;石头上的星图,只要石碑不毁,便能传千年。你们今日刻下的每一笔,都是在替后人记录天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三郎提着皂角水和细沙回来,几人围着青石,赵阿福用细布蘸着皂角水慢慢擦,墨痕果然渐渐淡了。李三郎拿着放大镜,一点点比对,王致远则重新描线,周铁头在一旁帮忙扶着尺子,棚子里只剩下炭火噼啪和笔尖划过石头的声音。)

第三幕:石碑立,星流传

时间:淳佑七年,春,巳时

地点:苏州府学文庙

人物:黄裳、王致远、李三郎、赵阿福、周铁头、苏州知府、百姓若干

(文庙前的空地上,一块巨大的石碑立在石座上,碑面上刻满了细密的星点,边缘刻着“宋淳佑天文图”六个大字。苏州知府带着官员站在一旁,百姓们围在四周,指指点点,满脸好奇。)

知府:(对着黄裳拱手)黄大人,这天文图碑刻成,真是功德无量!往后学子们来文庙,既能读书,又能观星,实乃美事。

黄裳:(目光落在石碑上,神色欣慰)这不是我一人之功,多亏了王师傅和宫束班的三位小兄弟。没有他们日夜操劳,这石碑也成不了。

(王致远上前一步,指着石碑上的星图)大人过誉了。这碑上共刻了一千四百四十颗星,分三垣、二十八宿,每一颗星的位置,都是三郎对照手稿,一颗一颗核对;阿福磨了整整三个月石面,让碑面光滑如镜,刻出来的星点才清晰;铁头则从临安到苏州,一路护送石料,没让石料受半点损伤。

(百姓们闻言,纷纷看向李三郎三人。李三郎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赵阿福挺着胸脯,脸上满是骄傲;周铁头则憨憨地笑,手不自觉地摸了摸石碑。)

李三郎:其实俺也犯过错,有一次把“心宿二”的位置描偏了,王师傅没骂俺,还跟俺一起重新核对。现在看着这石碑,就觉得之前的辛苦都值了。

赵阿福:俺以前总觉得刻石头没意思,现在才知道,刻下这些星星,就像把天上的东西搬到了地上,往后俺孙子的孙子,都能看见这些星星。

周铁头:俺力气大,以前只知道搬东西,现在才明白,搬石料也是在做大事。这石碑立在这儿,俺也算是为后人做了点事。

(黄裳看着三人,又看向石碑,轻声道)天地无言,星辰有迹。这石碑,是咱们宋人对天地的敬畏,也是对后世的嘱托。往后岁月流转,或许咱们都不在了,但这些星星,会一直照着这片土地,照着后来人。

(风轻轻吹过,拂过石碑上的星点,阳光洒在碑面上,星图仿佛活了过来,与天上的星辰遥遥相对。李三郎、赵阿福、周铁头凑在石碑旁,指着上面的星点,小声说着当年刻石时的趣事,王致远站在一旁,静静听着,黄裳则抬头望向天空,眼神悠远。百姓们渐渐散去,却有人不时回头,看向那座刻满星辰的石碑,仿佛要将那些星点,刻进心里。)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