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艺之神 > 第575章 明朝《宫束班》:状元领路绘舆图

人物设定

- 罗洪先: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嘉靖八年状元,性格沉稳坚毅、治学严谨,痴迷舆图绘制,有书卷气却不迂腐,对《宫束班》众人既严格又包容。

- 赵夯:《宫束班》班主,三十余岁,木匠出身,手艺精湛却粗枝大叶,性子憨直热忱,爱说大话但执行力强,对罗洪先既敬佩又怕被嫌弃“没文化”。

- 孙巧:二十出头,《宫束班》最年轻的成员,祖传竹编手艺,心思活络、观察力敏锐,动手能力极强,是班中“机灵鬼”,总爱琢磨新法子。

- 周石:四十余岁,石匠出身,沉默寡言,力气惊人,擅长打磨硬物、刻画精细纹路,做事认死理,只要认定的事就会埋头干到底,是班中“定心石”。

- 吴绣:女,二十八岁,刺绣传人,性情温婉却有韧劲,擅长在织物上勾勒图案,耐心细致,能从细微处发现问题,是班中“细心人”,负责舆图细节标注与校正。

- 李墨:三十岁,制墨兼书画匠人,嗜酒但手艺绝佳,能调制出耐潮耐晒的特殊墨汁,书法工整,却总爱耍点小聪明偷懒,被赵夯时常“敲打”。

- 嘉靖帝:明世宗,注重实务,对舆图这类关乎国计民生的事物颇为重视,既有帝王威严,也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 严嵩:内阁首辅,老谋深算,对罗洪先的舆图绘制既想利用又心存忌惮,暗中设阻。

- 小太监:嘉靖帝身边近侍,机灵善察言观色。

- 锦衣卫校尉:严嵩派去监视罗洪先与《宫束班》的人,态度嚣张。

第一幕:状元招匠,憨货聚首

场景一:江西吉水,罗府书房

【书房宽敞,四壁皆书,案上堆着数十卷古旧图籍,最显眼的是一幅展开的《舆地图》,边角已泛黄破损。罗洪先身着素色儒衫,手持毛笔,眉头微蹙,在图上标注着什么,时而摇头,时而叹息。】

【门外传来管家的声音:“老爷,您要找的工匠都带到了。”】

罗洪先(头也不抬):“让他们进来。”

【房门推开,赵夯领头,孙巧、周石、吴绣、李墨依次跟进。赵夯穿着半旧的短打,袖口沾着木屑,进门就东张西望,差点撞到书架;孙巧手里攥着一把竹篾,好奇地盯着案上的地图;周石垂手而立,目光落在墙角的石料上;吴绣提着一个绣篮,举止端庄;李墨揣着个酒葫芦,时不时偷偷抿一口。】

赵夯(拱手,声音洪亮):“草民赵夯,率《宫束班》众人,见过罗状元!久闻状元公才高八斗,今日得见,果然气度不凡!”

【孙巧、周石、吴绣跟着拱手行礼,李墨打了个酒嗝,慌忙抬手作揖。】

罗洪先(放下毛笔,目光扫过众人,眼神温和却带着审视):“诸位不必多礼。听闻你们《宫束班》手艺各有专攻,木匠、竹编、石匠、刺绣、制墨,皆是坊间好手?”

赵夯(拍着胸脯):“状元公说笑了!‘好手’不敢当,但咱《宫束班》做事,向来实打实!不管是雕梁画栋,还是细活巧作,就没有咱做不出来的!”

李墨(小声嘀咕):“上次给张大户做牌匾,还把‘福’字少写了一点……”

赵夯(狠狠瞪了李墨一眼,连忙打圆场):“那是笔误!笔误!后来不也补上了嘛!状元公找我们来,是想做什么精巧物件?尽管吩咐!”

罗洪先(指向案上的《舆地图》):“我要做的,不是寻常物件,是舆图。这是元朝朱思本所绘《舆地图》,虽详尽却有疏漏,且流传至今,多有破损,各省边界、山川河流标注亦有偏差。我想集天下图籍,重修一幅更精准、更实用的《广舆图》,而这绘制、刻板、标注之事,离不开诸位的手艺。”

孙巧(眼睛一亮,上前一步):“状元公是说,要把天下的山川河流都画在图上?那得多大的图?用竹篾能不能编出山川的高低?”

周石(瓮声瓮气):“若要刻版,需选硬木,我可打磨出平整的版材,保证刻出来的纹路清晰。”

吴绣(轻声道):“舆图上的地名、注释,若用刺绣针法勾勒,或许能更耐久,且色彩分明,便于辨认。”

李墨(精神一振):“要说墨汁,状元公可找对人了!我特制的‘万年墨’,日晒雨淋都不褪色,保管舆图能传百年!”

罗洪先(微微点头,露出一丝笑意):“甚好。我要的《广舆图》,不仅要标注准确,还要首创‘图例’,用不同符号代表山川、河流、城池、道路;更要定下‘比例尺’,让看图之人能知晓两地距离。这些,都需要我们合力完成。”

赵夯(听得一头雾水,挠了挠头):“图例?比例尺?状元公,您说的这些,咱听着跟天书似的……不过您放心,您指哪,咱打哪!只要能做出这《广舆图》,咱《宫束班》就算拼了!”

罗洪先(颔首):“我知道此事不易,需耗费数年光阴,且要四处查证。但这舆图关乎国计民生,行军布阵、治水通商皆需用到。你们若愿留下,我罗洪先定以礼相待,同吃同住,共克难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夯看向众人,孙巧满眼期待,周石点头应允,吴绣含笑颔首,李墨掂了掂酒葫芦,咧嘴一笑。】

赵夯(大声道):“成!状元公如此看重咱,咱《宫束班》就陪您干了!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咱都是粗人,没读过多少书,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您可得多担待,慢慢教!”

罗洪先(起身,拱手还礼):“互帮互助,方能成事。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绘制《广舆图》的左膀右臂。书房旁的偏院已收拾妥当,你们先安顿下来,明日便开始熟悉图籍,着手准备材料。”

【众人齐声应诺,赵夯兴冲冲地带着大家往外走,孙巧还回头多看了几眼案上的《舆地图》,李墨又偷偷抿了口酒,被赵夯在后脑勺拍了一下。】

场景二:罗府偏院,傍晚

【偏院收拾得干净整洁,靠墙放着木料、竹篾、石料、绣线等工具材料。赵夯坐在院中石桌旁,给众人分配任务。】

赵夯:“状元公把这么大的事交给咱们,可不能掉链子!孙巧,你明日去山里选些韧性好的竹篾,试试能不能编出状元公说的‘图例’模型;周石,你负责把那些硬木打磨成刻版,要平整,不能有半点毛刺;吴绣,你先研究研究状元公给的图籍,看看那些地名注释怎么标注更清晰;李墨,你赶紧去多调制些‘万年墨’,别总想着喝酒!”

李墨(嘟囔):“知道了知道了,少不了你的墨就是。不过状元公说的比例尺,到底是啥玩意儿?”

孙巧:“我听状元公说,就是画的时候,把大的山川河流按比例缩小,比如一百里的路,在图上只画一寸,这样整个天下才能画在一张图上。”

赵夯(恍然大悟):“哦!就是跟咱做木匠活似的,按图纸缩小尺寸呗!这咱熟啊!”

吴绣(轻声道):“没那么简单。状元公说,要先测量实际距离,再定下统一的比例,这样各地的距离才准确。可咱们怎么测量千里之外的山川河流呢?”

【众人一时语塞,赵夯挠了挠头,拍了下大腿。】

赵夯:“嗨!咱想那么多干啥?状元公是状元,肯定有办法!咱只要把自己的手艺练好,听状元公的吩咐就行!明日咱都好好表现,别让状元公觉得咱《宫束班》是一群只会吹牛的憨货!”

【众人纷纷点头,院中的灯光映着他们憨厚却坚定的脸庞,夜色渐浓,却挡不住他们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幕:一波三折,憨货显能

场景三:罗府书房,三个月后

【书房内,案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草图和刻版,罗洪先正对着一幅草图皱眉,赵夯等人围在一旁,神色沮丧。】

罗洪先(指着草图):“这里的黄河河道标注有误,按古书记载,黄河在此处应有一个弯道,但你们刻的版上却是直的;还有这里的山脉高度,用竹篾编织的模型与实际落差不符,这样绘出的图,会误导世人。”

赵夯(脸涨得通红):“状元公,这不能怪我们啊!那些古书记载得乱七八糟,有的说黄河是弯的,有的说就是直的,我们也不知道该信哪个;还有那山脉,咱也没去过,只能凭着想象编模型……”

孙巧(低下头):“是我不好,我编模型的时候,没考虑到实际的海拔落差,只想着好看了。”

李墨(小声道):“我的墨汁倒是没问题,就是这草图改了一遍又一遍,我都快把墨磨秃了……”

罗洪先(叹了口气):“不怪你们。纸上谈兵终觉浅,看来,我们不能只依赖古书记载,必须亲自去实地查证。”

赵夯(瞪大了眼睛):“亲自去?状元公,天下那么大,山川河流那么多,咱得走到猴年马月啊?而且路上山高水险,万一遇到劫匪、猛兽咋办?”

吴绣(担忧道):“是啊,状元公乃文曲星下凡,怎能轻易涉险?不如我们派人去打听消息?”

罗洪先(眼神坚定):“舆图之事,半点马虎不得。若不亲自查证,绘制出的图便是错的,不仅毫无用处,还会误国误民。我意已决,明日便出发,先去黄河沿岸查证河道,再去西南山脉测量落差。”

周石(上前一步):“状元公身子金贵,路途艰险,我陪您去,遇到危险我能挡着。”

孙巧:“我也去!我眼神好,能辨认方向,还能编些竹器方便赶路。”

吴绣:“我擅长记录,路上可以把所见所闻都记下来,方便后续校正舆图。”

李墨(挠了挠头):“那我也去吧,路上还能给你们调墨汁,偶尔还能给你们露一手厨艺……”

赵夯(急了):“你们都去了,《宫束班》咋办?不行,要去一起去!我是班主,得照顾大家!再说,我木匠手艺,路上遇到桥梁破损、房屋倒塌,还能修一修!”

罗洪先(看着众人,心中暖意融融):“好!既然大家都愿意,那我们便一同出发。不过路上务必小心,一切听从安排,不可鲁莽行事。”

【众人齐声应诺,原本沮丧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斗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场景四:黄河岸边,数日後

【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滔天。罗洪先带着众人站在岸边,手持罗盘和绳索,正在测量河道宽度和流向。赵夯脱了鞋子,挽着裤腿,想要下水试探深浅,被罗洪先拦住。】

罗洪先:“不可!黄河水势湍急,水下暗礁丛生,贸然下水太过危险。”

孙巧(从背包里拿出几根竹篾,快速编织起来):“状元公,我编个竹筏,咱们坐在竹筏上测量,既安全又方便。”

【周石上前帮忙,两人动作麻利,不多时便编好了一个结实的竹筏。李墨从背包里拿出墨汁和纸笔,准备记录数据,却不小心把墨汁洒在了衣服上。】

赵夯(笑道):“李墨,你这是想把自己染成墨人啊?”

李墨(慌忙擦拭):“别笑!这墨汁可贵了,洒了多可惜。”

【罗洪先、赵夯、孙巧坐上竹筏,周石在岸边拉着绳索,控制竹筏的方向。吴绣站在岸边,手持纸笔,认真记录着罗洪先报出的测量数据。】

罗洪先(手持罗盘):“此处河道宽度约三百步,流向东南,弯道弧度约三十度,标记下来。”

吴绣(快速记录):“记下了,河道宽度三百步,流向东南,弯道弧度三十度。”

【竹筏在黄河上缓缓移动,突然,一个巨浪打来,竹筏剧烈摇晃,赵夯没站稳,差点掉进河里,幸好孙巧一把拉住了他。】

赵夯(吓得脸发白):“我的娘啊!这黄河也太吓人了!”

孙巧(紧紧抓住竹筏):“班主,别乱动,抓紧竹筏!”

罗洪先(镇定自若):“大家稳住,这只是正常的浪涛,过了这一段就好了。周石,慢慢拉绳索,别让竹筏偏离方向。”

【周石用力拉住绳索,竹筏渐渐平稳下来。众人齐心协力,终于完成了黄河这段河道的测量。上岸后,赵夯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

赵夯:“状元公,咱这是拿命在画图啊!不过幸好,总算把数据测准了,没白受这罪。”

罗洪先(笑着点头):“辛苦大家了。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不怕吃苦的憨人,这《广舆图》才能有准确的根基。”

第二幕:一波三折,憨货显能

场景五:西南山脉,数月後(续)

赵夯(看着山下的万家灯火,感慨道):“状元公,您看这山川连绵,江河纵横,咱这一路走下来,才知道这天下到底有多大。以前在作坊里干活,以为吉水就是全世界,现在才明白,咱之前真是坐井观天了。”

孙巧(趴在山顶的岩石上,手指着远方):“班主你看,那边的河流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绕着山脚蜿蜒而去,比咱在图上画的可要美多了!等回去了,我一定要把这山川的高低起伏编得更逼真些。”

周石(蹲在一旁,用石头在地上刻画着山脉的轮廓):“这里的山体岩石坚硬,坡度比咱们之前估算的陡三成,回去刻版时,纹路要加深,才能体现出险峻。”

吴绣(翻开记录册,仔细核对数据):“状元公,今日测量的云峰山海拔、与周边三座山峰的距离都已记录完毕,您要不要过目?”

罗洪先(接过记录册,逐字逐句查看,点头赞许):“记录得十分详尽,连山间的溪流走向、村落分布都标注了,辛苦你了。李墨,把墨汁拿出来,我们趁着月色,再把今日的发现补画到草图上,免得明日遗忘。”

李墨(连忙应声,从背包里掏出墨汁和纸笔,一改往日的懒散,动作麻利地研磨):“来了来了!这‘万年墨’经得住山间的湿气,保管画出来的线条清晰不晕染。状元公,您说,这云峰山的图例,咱还用之前的三角符号吗?”

罗洪先(思索片刻):“可稍作修改。此山海拔极高,且山顶常有云雾缭绕,你可在三角符号上方添三笔短线,代表云雾,这样看图之人便能一眼知晓此山的特点。这便是‘图例’的妙处,既能统一标准,又能体现个性。”

李墨(恍然大悟):“妙啊!还是状元公想得周全。那河流呢?之前画的是单线,要不要改成双线,显得更宽些?”

赵夯(凑过来,指着草图):“我觉得行!黄河那么宽,单线哪能体现出它的气势?双线中间再添些波纹,像真的河水在流动似的。”

罗洪先(含笑点头):“可以一试。《广舆图》既要精准,也要直观,你们有好的想法,尽管提出来。”

众人围在草图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山间的夜风格外凉爽,却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张张专注而憨实的脸庞,此刻,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工匠,而是参与书写天下地理的创作者。

场景六:罗府书房,一年后

【书房内焕然一新,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分省草图,案上摆放着数十块刻好的木版,还有孙巧编织的山川模型、吴绣绣制的图例样本。罗洪先正对着一幅拼接起来的大图仔细校对,赵夯等人围在一旁,神色紧张又期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罗洪先(指着图上的一处):“山东布政使司的边界,这里与河南布政使司的衔接还要再调整,之前实地查证时,两省边界以黄河为界,此处应再往南移半寸,方能准确。”

周石(上前一步,拿起刻刀):“我这就去修改刻版,保证分毫不差。”

吴绣(轻声道):“状元公,各省的地名标注我已用刺绣针法绣在了绢帛上,您看是否合适?红色绣府城,蓝色绣县城,黑色绣乡镇,这样色彩分明,便于查阅。”

她展开一幅绢帛,上面的地名绣得工整秀丽,色彩搭配和谐,罗洪先看了连连点头:“甚好!刺绣比笔墨更耐久,且不易褪色,你考虑得十分周全。”

孙巧(捧着一个竹编的比例尺模型):“状元公,这是我按您说的比例编的比例尺,一尺代表一百里,上面刻了刻度,以后绘制大图时,直接用这个比对,就能保证比例准确。”

罗洪先(拿起比例尺,放在草图上比对,眼中满是赞许):“精准无误!孙巧,你这手艺真是绝了。”

李墨(得意地拿出一叠纸):“状元公,我新调制了三种墨汁,黑色用于标注地名,青色用于绘制山川,褐色用于标注道路,都经过了耐晒、耐潮测试,泡在水里三天都不晕染!”

他说着,拿起一杯水,泼在纸上,纸上的字迹果然丝毫未变。赵夯看得眼睛发亮,拍了拍李墨的肩膀:“行啊李墨,这次没偷懒,干得漂亮!”

李墨(挑眉):“那是!咱《宫束班》做事,什么时候掉过链子?”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走进来,神色慌张:“老爷,不好了!锦衣卫来了,说奉首辅大人之命,要查看您绘制的舆图!”

众人脸色骤变,赵夯握紧了拳头:“严嵩那老贼,肯定没安好心!咱这舆图可是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绝不能让他毁了!”

罗洪先(神色镇定):“慌什么?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们绘制《广舆图》是为了国计民生,光明正大,他想看,便让他看。”

【话音刚落,几名锦衣卫校尉便推门而入,为首之人面色冷峻,目光扫过书房内的舆图和众人,态度嚣张。】

锦衣卫校尉(冷笑一声):“罗状元,首辅大人听闻你耗时数年绘制舆图,特命我等前来查看,不知这舆图之上,可有什么不轨之处?”

赵夯(上前一步,挡在舆图前):“你胡说什么!我们状元公光明磊落,绘制舆图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哪来的不轨之处?”

锦衣卫校尉(眼神一厉):“一个木匠也敢在此放肆?给我滚开!”

他伸手就要推开赵夯,周石上前一步,稳稳地挡住了他,瓮声瓮气地说:“不许放肆。”

周石身材高大,气势沉稳,锦衣卫校尉被他一挡,竟一时不敢上前。为首的校尉脸色一沉:“罗状元,你纵容手下冲撞朝廷命官,难道真的想谋反不成?”

罗洪先(淡淡开口):“校尉大人说笑了。我的手下只是护图心切,并无冲撞之意。这《广舆图》尚未完成,但核心内容皆有依据,要么是实地查证所得,要么是参考历代权威图籍,大人若要查看,我自然配合,但还请大人手下留情,莫要损坏了图稿。”

他示意众人让开,指着案上的舆图:“大人请看,这是各省分图,边界、山川、河流、城池皆标注清晰,还有首创的图例和比例尺,便于查阅和使用。此图若成,对朝廷治水、行军、通商皆有莫大益处。”

锦衣卫校尉走上前,拿起分省图仔细查看,神色渐渐变得凝重。他本是奉严嵩之命,来找茬刁难,想趁机毁掉舆图,却没想到这舆图绘制得如此精准详尽,且条理清晰,实在挑不出半点毛病。

为首的校尉沉吟片刻,冷声道:“罗状元,此事我会如实禀报首辅大人。希望你好自为之,莫要妄图用这舆图做些不该做的事。”

说完,便带着手下转身离去。

赵夯(看着他们的背影,啐了一口):“什么东西!仗着严嵩的势,就横行霸道!状元公,咱以后可得小心些,别让他们再来捣乱。”

罗洪先(叹了口气):“严嵩一直忌惮我,此次前来,不过是想找个借口打压我。幸好我们的舆图无懈可击,他才无从下手。但此事绝不会就此结束,我们必须加快进度,尽快完成《广舆图》,呈给陛下,只有得到陛下的认可,才能保住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众人齐声应诺,眼中燃起了斗志。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或许会更加艰难,但只要众人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第三幕:终成大业,憨货留名

场景七:罗府书房,三年后

【书房内,一幅巨大的《广舆图》悬挂在正墙之上,长达三丈,宽达两丈,涵盖了明朝十三布政使司、两直隶及周边地区。图上山川用青色勾勒,河流用蓝色描绘,城池用红色标注,道路用褐色线条连接,各种图例清晰明了,比例尺精准无误,整幅图气势恢宏,细节详尽,堪称绝世之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罗洪先和《宫束班》众人站在图前,眼中满是欣慰和激动。三年时光,他们踏遍千山万水,历经艰险,修改了无数次草图,打磨了数十块刻版,终于完成了这幅《广舆图》。

赵夯(看着舆图,眼眶发红):“状元公,成了!咱真的成了!这三年的苦没白吃,罪没白受!”

孙巧(兴奋地指着图上的云峰山):“你看你看,咱当初爬的云峰山,就在这儿!还有那黄河,画得跟真的一样!”

吴绣(轻轻抚摸着图上的刺绣标注):“没想到,我这双手,不仅能绣花鸟鱼虫,还能绣出天下地名。”

李墨(难得没有喝酒,神色庄重):“这《广舆图》能流传千古,也有我的一份功劳!以后后人提起这图,就会知道有个制墨的李墨,调制的墨汁耐晒耐潮!”

周石(嘴角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刻版没白磨,值得。”

罗洪先(看着众人,感慨道):“这《广舆图》能顺利完成,功劳最大的,是你们。若不是你们这群‘憨货’,不怕吃苦,不离不弃,我罗洪先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成事。你们的手艺,你们的心意,都融入了这舆图之中,这不仅是一幅图,更是我们共同的心血。”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跑来,神色激动:“老爷!宫里来人了!小太监传旨,说陛下听闻您的《广舆图》已成,宣您即刻带图入宫觐见!”

众人又惊又喜,赵夯连忙道:“状元公,快!咱赶紧收拾收拾,把图带上,进宫见陛下!”

罗洪先(点点头):“好!赵夯、孙巧、周石、吴绣、李墨,你们随我一同入宫,这《广舆图》是我们共同的成果,理应由我们一起呈给陛下。”

场景八:紫禁城,文华殿

【文华殿内,嘉靖帝端坐龙椅之上,神色威严。严嵩站在一旁,神色复杂。殿内两侧站着文武大臣,目光都集中在罗洪先等人身上。】

罗洪先带着《宫束班》众人跪拜在地:“臣罗洪先,率工匠赵夯、孙巧、周石、吴绣、李墨,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靖帝(微微抬手):“平身。罗爱卿,听闻你耗时三年,绘制了一幅《广舆图》,号称精准详尽,且有首创之举,可否呈上来让朕看看?”

“遵旨!”罗洪先示意众人,赵夯、周石等人合力将《广舆图》展开。巨大的舆图铺满了殿内的地面,气势恢宏,细节清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嘉靖帝走下龙椅,俯身查看,眼中渐渐露出惊讶和赞许之色。他顺着舆图缓缓移动,时而指着山川河流,时而询问边界城池,罗洪先一一详细作答。

嘉靖帝(指着图上的图例):“这便是你所说的图例?用不同符号代表山川、河流、城池、道路,倒是新颖别致,一目了然。”

罗洪先:“回陛下,正是。臣首创图例,是为了让看图之人能快速区分各类地理元素;还有这比例尺,一尺代表一百里,可让人知晓两地实际距离,便于使用。”

嘉靖帝(点点头,又看向赵夯等人):“这些工匠,便是帮你绘制舆图的《宫束班》?”

赵夯等人连忙跪拜:“草民参见陛下!”

嘉靖帝(笑道):“平身吧。看你们个个朴实憨厚,没想到竟有如此精湛的手艺。这舆图能绘制得如此完美,你们功不可没。”

赵夯(憨厚地笑道):“回陛下,都是状元公领导得好!草民们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不值一提。”

严嵩(上前一步,皮笑肉不笑地说):“陛下,罗状元才华横溢,《宫束班》手艺精湛,此图确实是难得的佳作。但臣以为,舆图关乎国家机密,若流传出去,恐被外敌利用,还请陛下三思。”

罗洪先(立刻反驳):“陛下,此言差矣!《广舆图》虽标注了山川河流、城池道路,但皆是公开可查的地理信息,且此图对朝廷治理国家大有裨益。治水时,可依据河流走向制定方案;行军时,可参考山川地形排兵布阵;通商时,可根据道路分布规划路线。若能刊印发行,惠及天下,实乃国之幸事。”

赵夯(也跟着附和):“陛下,状元公说得对!咱这图是为了百姓好,为了朝廷好,绝不是什么机密!那些山川河流,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就算不画在图上,外敌也能打听得到。”

嘉靖帝沉吟片刻,目光再次落在《广舆图》上,眼中满是赞赏:“罗爱卿所言极是。此图利国利民,堪称旷世之作。朕决定,将《广舆图》刊印发行,颁行天下,让各州府县皆有一份,以便治理。罗爱卿,你功劳卓着,朕封你为翰林院修撰,加官一级!”

罗洪先(跪拜):“谢陛下隆恩!”

嘉靖帝(又看向赵夯等人):“你们《宫束班》手艺精湛,忠心可嘉。朕封你们为‘御用工艺班’,赏赐白银千两,绸缎百匹。以后朝廷若有此类工艺之事,皆由你们负责!”

赵夯等人又惊又喜,连忙跪拜:“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严嵩站在一旁,脸色铁青,却敢怒不敢言。

场景九:罗府,数月后

【罗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广舆图》已顺利刊印发行,传遍天下,受到了各方赞誉。府内摆着庆功宴,罗洪先和《宫束班》众人围坐在一起,开怀畅饮。】

赵夯(端着酒杯,站起身):“状元公,各位兄弟姊妹,今日咱喝个痛快!咱《宫束班》从一群不起眼的工匠,变成了御用工艺班,这都是状元公的功劳!我敬状元公一杯!”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敬酒。罗洪先笑着喝下酒:“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没有你们,就没有这《广舆图》,更没有今日的荣耀。”

李墨(喝得满脸通红,大声道):“以后谁还敢说咱是憨货?咱是能绘制天下舆图的憨货!咱的名字,会跟着《广舆图》一起流传千古!”

孙巧(笑着说):“李墨说得对!以后我要教更多人竹编手艺,让他们也能为国家做贡献。”

周石(点点头):“我还要打磨更好的刻版,让《广舆图》能流传更久。”

吴绣(轻声道):“我会继续钻研刺绣针法,把更多地理元素绣得更精美。”

罗洪先(看着众人,眼中满是欣慰):“好!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完善《广舆图》,天下之大,还有许多地方等待我们去探索,去记录。只要我们《宫束班》齐心协力,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众人齐声应和,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月光洒进府内,照亮了他们憨实却坚毅的脸庞。这群来自市井的“憨货”,用自己的手艺和坚持,在明朝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广舆图》也成为了传世佳作,见证着他们的传奇。

尾声

【数年后,罗洪先病逝,但《广舆图》仍在流传。各地州府用它治理地方,军队用它行军布阵,商人用它规划商路。《宫束班》的众人,也各自收徒传艺,将自己的手艺和绘制《广舆图》的精神传承了下去。】

【在江西吉水的罗洪先故居,一幅《广舆图》被供奉在正厅,旁边挂着一幅画像,画中罗洪先端坐中央,两侧站着赵夯、孙巧、周石、吴绣、李墨,他们面带笑容,眼神坚定。来往的游人,都会驻足观看,听着导游讲述着状元公和一群“憨货”工匠,历经艰险绘制《广舆图》的故事,这个故事,也如同《广舆图》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流传。】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