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艺之神 > 第576章 明朝《宫束班》以憨守艺,以心制器

第一折 燕京初遇 憨货聚首

场景一:燕京城南 工艺门分舵院落 日 晴

【院落青砖铺地,墙角堆着半成的木作、丝料、铜器,几株老槐树枝繁叶茂。正屋门楣悬“宫束班”匾额,字迹稚拙却透着憨直。】

【王士性身着青布儒衫,背着行囊,手持一卷《广游志》,站在院外打量。他面容清癯,目光灵动,指尖摩挲着书页上的批注。】

王士性(自语): 燕京城南多手艺人,传闻“宫束班”专做宫廷制式器物,却偏以“憨”为名,倒要见识见识。

【推门而入,正撞见三个汉子围着一张案几忙活,木屑纷飞,丝线散乱。】

【李大锤,虎背熊腰,赤着臂膀,满脸络腮胡,正举着斧头劈一块紫檀木,斧头却劈在案几边缘,震得案上的铜钉乱跳。】

李大锤(吼道): 这破木头!怎就劈不开纹路?掌柜的要是怪罪,我劈了这案几!

【张小剪,身形瘦小,留着两撇山羊胡,正拿着剪刀裁剪云锦,却把一只凤凰的尾羽剪得参差不齐,急得直跺脚。】

张小剪(嘟囔): 宫廷制式要“凤羽九叠”,这都剪第八回了,怎么还是歪的?完了完了,这月月钱又要被扣了。

【王墨汁,戴着副粗框木眼镜,穿着浆洗得发白的长衫,正蘸着墨汁在木牌上写字,写一笔舔一下笔尖,木牌上的“宫束班”三字,“束”字少了一撇,还滴着墨渍。】

王墨汁(眯着眼): 不对不对,“束”字该是竖弯钩,怎么写成竖弯了?得刮了重写,可这木头已经吸墨了……

【王士性忍不住轻笑一声,三人闻声转头,齐刷刷看向他。】

李大锤(瞪眼): 你是谁?敢闯我们宫束班!是不是来偷手艺的?

王士性(拱手): 在下王士性,自浙江台州而来,听闻班主手艺精湛,特来拜访,并无他意。方才见三位兄台忙活,一时失仪。

张小剪(上下打量他): 王士性?莫不是那个游历四方,写了《广游志》的先生?我听掌柜的提过,说你把江南丝织业写得比亲眼见还真。

王墨汁(推了推眼镜): 《广游志》?我这儿有一本,就是有些地方看不懂。先生既然来了,不如指点指点我们?

【院门外传来脚步声,班主赵憨石挎着工具箱走进来。他五十多岁,头发花白,双手布满老茧,脸上带着一道浅浅的疤痕,穿着半旧的绸缎短褂,走起路来稳稳当当。】

赵憨石(嗓门洪亮): 吵什么吵?这院里的木头都要被你们震裂了!

【看到王士性,愣了一下,随即拱手笑道:“这位可是王士性先生?久仰大名!我这宫束班,都是些憨直人,让先生见笑了。”】

王士性(回礼): 班主客气了。在下久闻宫束班专做宫廷御用工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方才见三位兄台似乎在为器物制式烦忧?

赵憨石(叹气): 先生有所不知。近日朝廷要定制一批“山水纹屏风”,既要符合《营造法式》的规制,又要融入各地山川形胜,还要用江南丝织配山西铜饰。我这三个徒弟,一个善木作却粗手粗脚,一个善丝织却总记错制式,一个善题字却老写错别字,可不就是一群憨货?

李大锤(挠头): 班主,我那木作是没问题的,就是这纹路太细,劈起来费劲。

张小剪(撇嘴): 我记不住制式还不是因为那些规矩太多?一会儿九叠一会儿八叠,比绣花还难。

王墨汁(扶眼镜): 我就是眼神不好,不然写字肯定没问题。

王士性(笑着从行囊里掏出《广游志》): 巧了,我这书中正好记载了各地山川形胜,还有江南丝织的纹样、山西铜器的制式。或许,我能帮上些许忙?

赵憨石(眼睛一亮): 真的?那可太好了!先生若是肯相助,我宫束班定有重谢!

【四人围坐在案几旁,王士性翻开书卷,指着其中一页。】

王士性: 你看这桂林山水,“山如碧玉簪,水如青罗带”,屏风的山水纹便可依此勾勒,线条要柔中带刚。再看这江南丝织,多用缠枝莲纹,配色以青、绿、白为主,张小剪兄可参考这个纹样来裁剪。

张小剪(凑近看书): 哇!先生这书上画得真清楚,比掌柜给的图样还细致!

王士性: 还有山西铜器,多采用失蜡法铸造,铜钉的样式该是这样的……(用手指在案上比划)李大锤兄劈木头时,可顺着木纹的走向,先画好线再动手,就不容易出错了。

李大锤(拍大腿):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先画线?先生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王士性(看向王墨汁): 王兄题字时,可先用炭笔轻轻勾勒轮廓,再蘸墨书写,就算写错了,也能及时修改。我这书中还有不少名家书法的拓本,你可参考着练习。

王墨汁(连连点头): 多谢先生!我这就去拿炭笔!

赵憨石(欣慰地笑): 先生一来,我这三个憨货总算有救了!今日起,先生就在我这院里住下,饮食起居全包在我身上,就当是我宫束班的贵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士性(拱手): 班主客气了。能与三位兄台一同琢磨工艺,也是一桩乐事。我正想记录些宫廷工艺的制作过程,正好一举两得。

【四人相视而笑,阳光透过槐树叶洒在案几上,《广游志》的书页在微风中轻轻翻动,木屑与墨香交织在一起。】

场景二:宫束班作坊 夜 烛火通明

【作坊内摆满了工具和材料,烛火摇曳,映得众人的影子在墙上晃动。】

【李大锤按照王士性画的线条,小心翼翼地劈着紫檀木,这次居然没出错,脸上露出憨笑。】

李大锤: 先生画的线就是管用!你看这纹路,多顺!

【张小剪拿着《广游志》,对照着书中的缠枝莲纹,在云锦上勾勒,手指灵活地穿梭,凤凰尾羽也剪得整整齐齐。】

张小剪: 原来江南丝织的纹样这么讲究,先生书上写的“色晕渐变”,我总算明白了!

【王墨汁戴着眼镜,先用炭笔在木牌上写好“宫束班制”四字,再蘸墨细细描摹,这次“束”字的一撇终于写对了,他满意地点点头。】

王墨汁: 先生的方法真好用!这下再也不用担心写错字了。

【王士性坐在一旁,一边记录着三人的制作过程,一边时不时提点几句。赵憨石端着茶水走进来,放在案上。】

赵憨石: 先生,歇会儿吧。这几个憨货今天总算开窍了,都是你的功劳。

王士性(放下笔): 班主过奖了。三位兄台本身手艺就好,只是缺了些方法和参考。我不过是借了书中的记载,略加指点罢了。

赵憨石(叹气): 说起来,我这宫束班能撑到现在,全靠一个“憨”字。我们不偷工减料,不投机取巧,就算手艺糙点,也一定要把器物做扎实。可如今宫廷里的器物越来越讲究,光有憨劲可不够了。

王士性: 班主此言差矣。“憨”是本心,是坚守,这才是工艺的根本。至于技巧和方法,不过是锦上添花。我游历四方,见过不少手艺人,有的手艺精湛,却为了牟利偷工减料,最终砸了自己的招牌。你们宫束班的“憨”,才是最可贵的。

赵憨石(眼睛微红): 先生能懂我们,真是太好了。想当年,我师父创立宫束班,就是要“以憨守艺,以心制器”。我这三个徒弟,虽然憨,却都守着这份本心,从不做亏心事。

【李大锤停下手中的活,挠头道:“班主,我们虽然憨,但我们知道,做器物就要对得起良心。宫廷里用的东西,要是偷工减料,出了差错可是要掉脑袋的!”】

张小剪: 就是!我虽然记不住制式,但每次做丝织,都要反复检查好几遍,生怕出问题。

王墨汁: 我写字虽然老错,但每次都会重写,直到写对为止。

王士性(动容): 好一个“以憨守艺,以心制器”!班主,三位兄台,你们这份坚守,比任何精湛的手艺都更难得。我定要把你们的故事写进书里,让后人都知道,明朝有这么一群憨直的手艺人,用本心守护着工艺的尊严。

【烛火映照下,众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笑容。作坊里,木锯声、剪刀声、毛笔划过木头的沙沙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工艺之歌。】

第二折 风波乍起 憨劲破局

场景三:宫束班院落 日 阴

【屏风已初见雏形,李大锤正在安装铜饰,张小剪在整理丝织纹样,王墨汁在题写屏风落款。王士性坐在一旁,修改着《广游志》的批注。】

【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锦衣卫千户沈烈带着几个校尉走进来,面色阴沉。】

沈烈(厉声): 赵憨石何在?!

赵憨石连忙上前拱手: “下官赵憨石,见过沈千户。不知千户大人驾临,有何吩咐?”

沈烈(环视院落,目光落在屏风上): 朝廷定制的山水纹屏风,为何迟迟未交货?听闻你们宫束班手艺不精,连基本的制式都做不好,是不是真的?

李大锤(急道): 大人明察!我们已经快做好了,只是还在完善细节,并不是手艺不精!

沈烈(冷笑): 完善细节?我看是你们根本做不出来!有人举报,说你们宫束班偷工减料,用普通木材冒充紫檀,用劣质丝织冒充云锦,是不是有这回事?

张小剪(气得发抖): 胡说!我们用的都是上好的紫檀木和云锦,绝对没有偷工减料!

王墨汁(推了推眼镜): 大人,我们都是按宫廷制式做的,绝不敢造假!

沈烈(上前几步,用剑鞘指着屏风): 哼,空口无凭!我倒要看看,你们做的是什么破烂玩意儿!

【他伸手去摸屏风上的丝织纹样,不小心划破了手指,顿时勃然大怒。】

沈烈: 好啊!这丝织如此粗糙,居然敢用来做宫廷器物!来人,把这屏风砸了,将他们全都带走,押入大牢审问!

【校尉们正要上前,王士性挺身而出,挡在众人面前。】

王士性: 沈千户且慢!仅凭手指划破,就断定丝织粗糙,未免太过武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沈烈(打量王士性): 你是什么人?敢管锦衣卫的事?

王士性(拱手): 在下王士性,不过是一介书生。但我游历四方,对丝织工艺略知一二。这云锦采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纹路致密,边缘本就锋利,千户大人贸然去摸,自然容易划破手指,并非丝织粗糙。

沈烈(皱眉): 你倒会狡辩!那木材和铜饰呢?如何证明你们没有造假?

王士性: 千户大人若是不信,可当场查验。这紫檀木纹理细密,比重较大,可与普通木材对比;这山西铜饰采用失蜡法铸造,表面有独特的纹路,绝非普通铜器可比。而且,我这《广游志》中记载了江南丝织和山西铜器的鉴别方法,大人可对照查验。

【沈烈将信将疑,让校尉拿来普通木材和铜器,与屏风上的材料对比。果然如王士性所说,紫檀木比重更大,纹理更细密,铜饰的纹路也与众不同。】

沈烈(脸色稍缓): 就算材料是真的,可这屏风的制式是否符合要求,还未可知。

赵憨石连忙上前: “千户大人,这屏风的山水纹参考了桂林山水的形制,丝织纹样是江南缠枝莲纹,铜饰是山西制式,都严格按照宫廷要求制作。王先生可以作证!”

王士性: 正是。这屏风的每一处细节,都有据可查。我书中的批注,就是最好的证明。

【沈烈翻看《广游志》,只见书中对山川形胜、丝织铜饰的记载详细入微,与屏风的样式一一对应,不由得点了点头。】

沈烈: 看来是我误会你们了。只是为何交货延迟?朝廷催得紧,若是再拖延,休怪我不客气!

赵憨石: “大人放心,再有三日,屏风便可完工,一定按时交货!”

沈烈(冷哼一声): 好!我就再给你们三日时间。三日之后,我亲自来取货,若是再有差错,定不饶你们!

【说罢,带着校尉离去。】

【众人松了一口气,李大锤擦了擦额头的汗。】

李大锤: 吓死我了!还好先生在,不然我们可就惨了!

张小剪: 是啊是啊!沈千户凶得很,还好先生能说会道,帮我们解了围。

王墨汁: 先生真是我们的救星!

王士性(笑着摆手): 不用谢我。是你们的器物用料扎实,制作规范,才能经得起查验。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赵憨石(感慨道): 先生不仅学识渊博,还能临危不乱,真是难得。若不是先生,我们宫束班这次恐怕真的要栽了。

王士性: 班主过奖了。如今风波暂平,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完工吧,可不能真的耽误了交货。

【众人点头,重新投入到工作中。院落里再次响起工具的碰撞声,只是这一次,多了几分从容和坚定。】

场景四:宫束班作坊 三日后 日栩栩如生,丝织纹样色彩艳丽,铜饰光泽明亮,落款“宫束班制”四字工整有力。】

【赵憨石和三个徒弟站在屏风前,脸上满是自豪的笑容。王士性拿着笔,在《广游志》上记录着什么。】

赵憨石: 总算完工了!这屏风,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李大锤: 这可是我们花了心思做的,肯定差不了!

张小剪: 我这丝织部分,绝对符合宫廷制式,再也不用担心记错规矩了!

王墨汁: 我写的落款,这次肯定没写错!

【院门外传来脚步声,沈烈带着校尉再次到来。他走到屏风前,仔细查验起来,手指抚摸着丝织纹样和铜饰,又看了看落款。】

【良久,沈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沈烈: 不错!这屏风形制规范,工艺精湛,比我预想的还要好。赵班主,你们宫束班果然名不虚传!

赵憨石(拱手): 多谢千户大人夸奖!这都要多亏了王先生的指点。

沈烈(看向王士性): 王先生果然学识渊博,上次是我鲁莽了,还望先生海涵。

王士性(拱手): 千户大人言重了。大人也是职责所在,在下理解。

沈烈: 先生的《广游志》真是一本奇书,不仅记载了山川形胜,还能用来佐证工艺制式,实在难得。不知先生可否将此书借我一阅?

王士性: 当然可以。千户大人若是喜欢,在下可以送大人一本抄本。

沈烈(大喜): 那就多谢先生了!日后先生若有需要,尽管开口,锦衣卫定当相助!

【沈烈让人将屏风装车,临行前再次向众人拱手致谢。】

沈烈: 三日之后,朝廷会派人送来赏赐。赵班主,好好管教你的徒弟们,他们虽然憨直,但手艺不错,是块好料!

赵憨石: 多谢大人夸奖!我们一定再接再厉!

【送走沈烈,众人回到院落里,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赵憨石(举起酒坛): 今日大喜!我们喝一杯,庆祝一下!也感谢王先生的鼎力相助!

李大锤、张小剪、王墨汁(齐声): 感谢先生!

王士性(接过酒杯): 不用谢我,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还要感谢你们,让我见识到了宫廷工艺的魅力,也让我的《广游志》增添了许多精彩的内容。

【四人举杯共饮,酒液入喉,暖意融融。】

赵憨石: 先生,不如你就留在我们宫束班吧?我们正缺一个懂学识、懂工艺的

喜欢艺之神请大家收藏:()艺之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