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永乐大帝 > 第7章 山雨润无声

永乐大帝 第7章 山雨润无声

作者:焚琴煮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3:13: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黔东南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日头毒辣,晒得石板路冒烟,转眼间乌云就从山坳里翻上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枫木屯集市的青瓦和泥地上,溅起一股子土腥气。

集市尽头,新起的那座青砖小院——“大明黎平府枫木屯政务公所”门口,二十出头的屯务知事陈启,正和一个头发花白的侗家阿婆比划。阿婆拎着半篮子湿漉漉的菌子,急得直跺脚,嘴里叽里咕噜全是侗话。

“阿婆,莫急,莫急!进屋躲下雨!”陈启扯着嗓子,尽量让自己带着北方口音的官话听起来和气些。他身后跟着的那个瘦精精的侗家后生阿木,赶紧上前用侗话安抚阿婆,连说带比划,总算把老人劝进了公所的门房。

陈启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对阿木苦笑:“这语言关,真是头一道坎儿。”

阿木是他在本地招的第一个吏员,读过几年汉人私塾,机灵又正派。他咧嘴一笑:“大人,慢慢来,屯子里的人,眼睛亮着呢,晓得您是真心来做事的。”

雨幕中,几个原本在集市上摆摊的苗家汉子,缩着脖子跑过来,想挤在公所的屋檐下避雨。他们看着门口站着的陈启,有些拘谨,不敢靠太近。

陈启主动招呼:“几位大哥,进来避避吧,门口风大雨斜,淋湿了要生病的。”

一个胆大的苗家汉子迟疑地问:“官……官爷,不碍事吧?”

“碍什么事?这公所修起来,就是给大家行方便的!”陈启笑着摆手,“快进来,阿木,给几位大哥倒碗热水。”

屋里,先前那侗家阿婆看着几个苗家汉子进来,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苗汉之间,历史上那点疙瘩,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开的。

陈启看在眼里,不动声色,拿起阿婆的菌子,对阿木说:“问问阿婆,这菌子怎么卖?我看着挺新鲜,今晚让厨下添个菜。”

阿木翻译过去,阿婆浑浊的眼睛亮了亮,伸出两个手指头。

“两文钱?”陈启掏出铜钱,又对那几个苗家汉子笑道,“几位大哥有山货要卖,也可以拿来公所,我们按市价收,绝不压价。以后公所门口会立个公平秤,谁怕吃亏,都可以来称称。”

苗家汉子们互相看看,脸上露出将信将疑的神色。这时,雨渐渐小了。

突然,集市那头传来一阵吵嚷声,夹杂着女人的哭喊和男人的怒骂。阿木侧耳一听,脸色微变:“大人,是吴寨老家的老三,又在欺负摆摊的李寡妇,嫌她占了他家的‘风水地’!”

陈启眉头一皱:“走,去看看!”

现场已经围了一圈人。吴老三,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正指着李寡妇的鼻子骂:“哭!哭你娘个丧!这块地是我吴家祖上传下来的,你个寡妇门前是非多,在这里摆摊,坏了我家风水!赶紧滚蛋!”

李寡妇吓得浑身发抖,只会哭泣,筐里的鸡蛋被吴老三一脚踢翻了好几个,蛋清蛋黄流了一地。

“吴老三!”陈启分开人群,走了进去,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道,“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动手动脚,欺负一个寡妇,算什么本事?”

吴老三斜着眼打量陈启,哼了一声:“我当是谁,原来是陈知事。这是我们寨子里的事,不劳您这外来的官老爷费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枫木屯的事,就是大明的事,就是我这屯务知事的分内事!”陈启盯着他,“你说这地是你家的,地契呢?拿出来看看。”

吴老三一愣,梗着脖子道:“祖上传下来的,要什么地契?寨子里谁不知道?”

“没有地契,就是无主之地!集市摆摊,向来是先到先得,官府划定的区域,谁都可以用!”陈启语气强硬起来,“你踢翻人家的鸡蛋,照价赔偿!再敢寻衅滋事,我就按《大明律》办你一个欺行霸市、毁人财物之罪!”

“你……”吴老三没想到这年轻官儿这么硬气,脸涨得通红,想发作,又看到陈启身后跟着的、手按在腰刀上的驿卒,以及周围越聚越多、眼神里带着不满的屯民,终究没敢动手,悻悻地啐了一口,骂骂咧咧地走了。

陈启弯腰,帮吓坏了的李寡妇把没碎的鸡蛋捡回筐里,对阿木说:“从公所的经费里,支钱赔了李婶的鸡蛋。以后在这集市上,再有人敢欺压良善,不管他是谁,直接来报官!”

“谢谢青天大老爷!谢谢青天大老爷!”李寡妇扑通一声跪下了,泣不成声。

周围的人群沉默着,但许多人的眼神变了。那侗家阿婆小声用侗话对旁边的人说:“这个汉官,不一样哩……”

真正让陈启和公所赢得信任的,是接下来的事。

公所里那个学农的年轻官员小赵,发现本地稻谷产量低得可怜。他天天泡在田里,跟老农套近乎。一天,他拉着寨子里最固执的老把式田老庚,蹲在田埂上。

“田叔,您看这稻穗,瘪壳子多啊。”

田老庚吧嗒着旱烟,爱答不理:“祖祖辈辈都这么种,老天爷赏饭吃,有啥法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赵不气馁,指着旁边一小块他偷偷试种的新稻子:“田叔,您看我那块,稻穗是不是沉些?”

田老庚瞥了一眼,哼道:“花架子!不经风雨!一阵风就倒!”

没过几天,果然来了场大风。田老庚赶紧跑到自家田头,看着倒伏不少的稻子,心疼得直抽抽。再跑到小赵那块试验田一看,傻眼了——那新稻子秆子粗壮,虽然也晃悠,但倒伏的极少。

小赵趁机说:“田叔,这新品种耐肥、抗倒伏!明年您也试试?要是收成不如您老的,差多少,我小赵砸锅卖铁赔您!”

田老庚看着小赵晒得黝黑的脸膛和诚恳的眼神,咂摸了半天烟嘴,终于闷声闷气地说:“……那就,试试?”

秋天,田老庚家试种的那亩田,打下的谷子比往年多了将近一半!老头捧着金灿灿的谷粒,手都有些抖,逢人便说:“赵官人,是这个!”他翘起大拇指。

另一件是治病。学医的小王发现很多山民有“大脖子病”。他熬了药汤免费发放,但信的人少。他就从最穷苦、病得最重的人家入手。阿木的远房舅舅病得脖子比脑袋粗,喘气都困难,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只能等死。小王二话不说,背着药箱就住到了他家,又是扎针又是喂药,还把公所配给自己的口粮省下来接济他们。

一个月后,阿木舅舅的肿竟然消下去不少,能下地干活了。这事像山风一样吹遍了各个寨子。“公所的王药师,是菩萨派来的!”这话比任何官府的告示都管用。

学堂也开了起来。最初只有七八个娃,大多是家里实在养不起的。陈启不仅教识字,中午还管一顿有油星的饱饭。娃们回了家,能用汉话数数,还能帮算个小账,家长们的心思就活了。后来,连吴寨老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孙子,都偷偷扒在学堂窗户外面听。

吴寨老坐不住了。他派人请陈启赴宴,酒过三巡,话里有话:“陈知事年轻有为,在这穷山沟里是屈才了。只要……嘿嘿,行个方便,这枫木屯的好处,少不了您一份。”

陈启放下酒杯,正色道:“吴寨老,朝廷派我来,是为造福一方百姓,不是来捞好处的。该行的方便,比如修路、引水,我自然尽力。不该行的,比如纵容族权代替王法,恕难从命。”

吴寨老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矛盾的彻底爆发,还是因为李寡妇。吴寨老想逼她改嫁给族里一个光棍,好吞了她家那几块好水田。李寡妇被逼得走投无路,半夜跑到公所门口,拼命敲响了那面鸣冤鼓。

鼓声惊动了整个屯子。公所大堂,灯火通明。陈启端坐堂上,吴寨老带着族中几十号壮丁,黑压压地站在堂外,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

“陈知事!”吴寨老仗着人多,声音洪亮,“这是我吴家族内之事,按祖宗规矩办!您一个外人,插手不合适吧?”

陈启一拍惊堂木,声音清越:“吴寨老!《大明律》明载:强占民产、逼嫁寡妇,皆是重罪!何来祖宗规矩大得过朝廷王法?!李寡妇,你自愿改嫁否?”

李寡妇跪在堂下,泪流满面,却鼓起勇气喊道:“民妇不愿!求青天大老爷做主!”

“听见了吗?”陈启目光如电,射向吴寨老,“立刻带你的人退去!若再敢胁迫李寡妇,休怪本官依法严惩!”

吴寨老恼羞成怒,指着陈启:“姓陈的!你别给脸不要脸!在这枫木屯,没有我们寨老点头,你寸步难行!”

“是吗?”陈启冷笑一声,站起身,走到公所门口,面对外面越聚越多的屯民,朗声道,“乡亲们都听见了!这枫木屯,是大明的枫木屯!这里的规矩,是陛下的王法!从今日起,禁止私刑,禁止蓄奴,禁止任何人以宗族之名,行欺压之事!一切纠纷,由政务公所依法裁断!”

他声音一顿,看向人群中那些曾经受过吴家欺压的面孔,看向那些在学堂外偷听的孩子们,看向因为新稻种而吃饱饭的田老庚们,语气斩钉截铁:“王法面前,人人平等!谁敢以身试法,这就是下场!来人!将咆哮公堂、威胁朝廷命官的吴寨老,拿下!”

阿木和几名驿卒应声上前。吴寨老的几个儿子想动手,但看到周围屯民们沉默却带着快意和愤怒的眼神,看到闻讯赶来、手持火铳的一小队屯守明军那冷峻的目光,他们的气焰瞬间萎了下去。

吴寨老被当场羁押。这个消息,比秋风跑得还快,传遍了清水江两岸的山寨。

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清新。陈启站在公所的小楼上,看着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汉话、苗语、侗话交织在一起,虽然还不流畅,却少了往日的隔阂与戒备。学堂里传来稚嫩的读书声,水磨坊的基址已经选定,几个寨子的人正一起热火朝天地平整土地。

阿木兴冲冲地跑上来:“大人,田老庚他们几个寨老商量,想联合出钱,把去往山外的那段路修一修,好让山货能更方便运出去!”

陈启望着远山如黛,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改变的种子,已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顶着风雨,悄然生根发芽了。而他,和许许多多像他一样的年轻士子,就是那播撒种子的人。前路或许还有艰难,但希望,已然在这湿润的山风中,弥漫开来。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