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永乐大帝 > 第15章 紫宸殿内定乾坤

永乐大帝 第15章 紫宸殿内定乾坤

作者:焚琴煮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3:13: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永乐十三年的初春,北京城冰雪初融,万物复苏,却有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氛在皇城内外弥漫。第二届大明帝国咨政大会,即将在翻修一新的紫宸殿举行。这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殿堂,今日将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不仅有宗室亲王、功勋贵戚、六部九卿,更有来自漠南的蒙古台吉、东北的女真贝勒、西南的土司头人,乃至几位德高望重的耆老和颇具声望的商界巨擘。他们身着各式各样的服色,代表着帝国疆域内不同的地域和阶层,共同构成了一幅“天下一家”的宏大画卷。

然而,几乎所有明眼人都知道,这次大会的核心焦点,并非那些边远地区的代表,而是那位坐在勋贵席位最前排,身着蟒袍,面容沉静如水,却让整个朝廷都不得不慎重对待的人物——黔国公、镇守云南总兵官,沐晟。

沐晟提前数日便抵达了京城。他没有住进朝廷安排的驿馆,而是下榻在南京的黔国公旧府。这几日,他闭门谢客,除了必要的礼节性拜访,几乎不与外界接触。但暗地里,他的心腹早已将京城的风向、朝堂的议论探听得一清二楚。

“公爷,风声很紧啊。”书房内,幕僚低声道,“市面上都在传言,说这次咨政大会,就是冲着咱们云南来的。陛下和太子,怕是要借题发挥。”

沐晟轻轻拨弄着茶盏盖,发出清脆的声响,脸上看不出喜怒。“树欲静而风不止。该来的,总会来。陛下和太子,这是要行阳谋了。”他深知,这次会议,就是一场精心为他、为沐家准备的“鸿门宴”,而他,必须赴宴,还必须做出恰当的反应。

紫宸殿内,气象万千。

辰时正,钟鼓齐鸣,雅乐奏响。永乐皇帝朱棣,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在太子朱高炽及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缓步登上御座。他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济济一堂的咨政委员们,最终在沐晟的身上微微停顿了一瞬,随即移开。

大会由太子朱高炽主持。他首先总结了自第一届咨政大会以来,帝国在“改土归流”、开拓海外、整顿吏治、发展民生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语气平和,条理清晰,赢得了在场委员们,尤其是那些来自新归附地区代表的由衷赞叹。一位来自漠南的蒙古台吉甚至用生硬的汉话高声赞道:“太子殿下,英明!草原上的牧民,能安心放牧,都是托了朝廷的福!”

朱高炽微笑颔首致意,随即话锋一转,将主导权交给了御座上的皇帝。

朱棣缓缓起身,他没有拿奏稿,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仿佛带着金铁之音,回荡在宽阔的大殿之中:

“今日,四海宾朋汇聚于此,共商国是,朕心甚慰!这证明我大明,并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是亿兆黎民、万千族裔共同之天下!”

开场白便定下了基调,众人皆屏息凝神。

“然,”朱棣语气一沉,“欲保天下长治久安,必先明华夷之辨,定君臣之分!朕近日重读史书,每每掩卷长叹!何以强盛如汉唐,终不免衰亡?其一重要缘由,便是内轻外重,尾大不掉!”

他目光如电,扫过全场,重点在几位藩王和沐晟脸上停留:“昔年大唐,何等风光?安史乱后,藩镇割据,河北三镇,几成国中之国!节度使父子相袭,自置官吏,不纳贡赋,视朝廷法令如无物!天子威仪,不出长安!此等景象,诸位可愿见之于今日之大明?!”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几位蒙古台吉和女真贝勒面面相觑,他们虽不完全懂其中深意,但也感受到了皇帝话语中的凛冽寒意。几位老成持重的文臣,如夏元吉、杨荣等,则是微微颔首,面露深思。

“《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朱棣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乃天理,亦是王法!朕决不允许,在这大明疆域之内,有任何法外之地,独立王国之存在!无论其功有多高,劳有多大,皆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度之上!此乃帝国万世不移之基!”

这话如同惊雷,在殿中炸响。所有人都知道,这话是说给谁听的。沐晟端坐在那里,面色依旧平静,但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微微有些发白。

就在这时,朱棣的语气却又忽然变得有些飘忽,仿佛陷入了某种遐想:“前些时日,朕接到汉王、赵王从海外传来的书信。言及那新大陆之上,有一新兴之国,其制度颇似我华夏上古之周朝,行分封之制,诸侯林立,共尊一主。看似诸侯拱卫,中央垂拱而治,一片祥和。”

众人皆露出好奇之色,连沐晟也微微抬起了头。

朱棣却冷笑一声:“然,其国主政令,难出都城百里!各邦自行其是,律法不一,关税重重。商旅通行,犹如跨越数国!听闻其立国不过数十载,内部已是矛盾丛生,为那奴隶制度、关税利益,争吵不休,甚至隐隐有刀兵相见之虞!如此联邦,政令不一,各自为政,纵有一时之盛,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空中楼阁!岂能与我大明‘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之大一统盛世相提并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这番借题发挥,用意极其深刻。既敲打了可能存在的“分封”幻想,又再次强调了“大一统”和“政令畅通”的绝对重要性。

最后,朱棣将目光投向太子朱高炽,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故而,朕对太子近年来,不畏艰难,大力推行‘改土归流’之策,深感欣慰!此乃深谋远虑,固本培元之举!将那些化外之地,真正纳入王化,使我大明根基愈发稳固!太子,辛苦了!”

朱高炽连忙起身,躬身道:“此乃儿臣本分,皆是仰赖父皇威德,将士用命,百官尽心。”

父子二人这一唱一和,将“改土归流”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提到了关乎帝国生死存亡的高度,同时也将沐家推到了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继续维持云南的半独立状态,就是与帝国的根本国策背道而驰,就是潜在的新“藩镇”!

压力,如同无形的山峦,全部压向了沐晟。

在短暂的寂静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黔国公身上。他缓缓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御阶之前,躬身行礼,声音平和而清晰:

“陛下圣训,如雷贯耳,震耳发聩!太子殿下励精图治,功在千秋!臣,沐晟,谨代表沐氏满门,及云南万千军民,表示完全赞同,坚决拥护!”

他先表明了政治正确,绝不给任何人以口实。随即,他话锋微妙一转,语气变得恳切: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此乃至理名言!云南自洪武朝归附以来,便永为大明之云南!沐家世受皇恩,镇守南疆,从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存半分非分之想!唯有鞠躬尽瘁,以报天恩!”

他抬起头,目光坦诚地看向朱棣和朱高炽:“然,陛下,太子殿下,云南地处边陲,民族众多,情况确与他省不同。汉、彝、白、傣……诸族杂处,习俗各异,土司林立,其心未必全然归附。治理此地,犹如烹小鲜,火候、力道,须拿捏得恰到好处。若操之过急,一味以中原律法强加,恐……恐生滋扰,反而不美。”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最终说道:“臣以为,推行王化,贯彻政令,此乃大方向,决不可动摇。然,在具体策略上,或可稍作变通,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譬如清丈田亩,云南山多田少,且多为梯田、雷响田,测量本就困难,若限期完成,下面官吏为求政绩,恐生扰民之事。再如矿山国有,云南矿业多与土司利益纠缠,若强行收回,恐引发土司疑虑,不利于边疆稳定。臣之愚见,是否可宽限时日,或寻一更为稳妥、更能照顾各方关切的法子,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沐晟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他高举拥护旗帜,承认中央权威和改土归流的大方向,却巧妙地将阻力归因于“客观实际”和“稳定大局”,将自己和沐家塑造成一个熟悉情况、老成谋国、为朝廷着想的忠臣形象。他没有明着反对,却实实在在地提出了延缓甚至变相保留沐家特权的理由。

殿内再次陷入一种微妙的沉默。几位来自西南其他地区的土司代表,脸上露出心有戚戚的表情。而一些朝廷重臣,则微微皱眉,显然在思考沐晟这番话背后的深意。

朱棣看着台下不卑不亢的沐晟,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他知道,沐晟这是以退为进,将了他一军。直接驳斥,显得朝廷不体恤下情;完全同意,则新政在云南必将再次搁浅。

朱高炽也微微蹙眉,正准备开口。

就在这时,朱棣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洪亮的笑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好!黔国公果然是老成谋国,思虑周详!你所言,不无道理!”

皇帝的态度,让所有人都是一愣。

只见朱棣收敛笑容,正色道:“云南情况特殊,朕岂能不知?朝廷推行新政,也绝非不顾实际,一味强求!但,大方向决不能变,政令必须畅通!这样吧……”

他的目光在朱高炽和沐晟之间扫过,最终定格在沐晟身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具体如何‘因地制宜’,如何‘循序渐进’,太子,就由你与黔国公,会后详细议个章程出来!朕只要结果——既要确保朝廷新政在云南落到实处,又要保云南稳定繁荣!黔国公,这个担子,你可愿与太子一同挑起?”

这一招,堪称绝妙!既没有当场驳斥沐晟,保全了他的颜面,又将解决问题的皮球,连同巨大的责任,一脚踢回给了沐晟。你不是说情况特殊吗?好,那你就和太子一起,拿出一个既能推行新政又能保持稳定的方案来!拿不出来,或者执行不力,那就是你沐晟的能力问题,甚至是态度问题了!

沐晟心中一震,知道这是皇帝将了自己最狠的一军。他避无可避,只能躬身,沉声道:“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殿下,妥善处理云南事务,以报陛下天恩!”

一场看似平静,实则惊心动魄的最高级别政治博弈,暂时告一段落。但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交锋,从现在才正式开始。太子与黔国公即将开始的“商议”,将直接决定云南未来的命运,也决定着沐家这个庞然大物,最终将走向何方。

紫宸殿外的阳光,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凛冽的意味。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