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永乐大帝 > 第16章 御书房里的博弈

永乐大帝 第16章 御书房里的博弈

作者:焚琴煮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3:13: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咨政大会结束后的次日,北京城笼罩在一片初春的寒意中。养心殿御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空气中那份微妙的凝重。

朱高炽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这间御书房自父皇朱棣逐渐移交权力后,便成了他日常理政之所。书案上堆满了奏章,最上面一份,正是关于云南改土归流的详细方略。他特意换上了一身较为随常的明黄色团龙袍,试图让接下来的会谈气氛不那么正式和压抑。

“殿下,黔国公到了。”内侍轻声禀报。

“快请。”朱高炽放下手中的朱笔,脸上堆起温和的笑容。

沐晟迈步而入,他今日未着朝服,而是一身深紫色的蟒袍,显得既尊贵又不失稳重。他面色平静,目光沉稳,丝毫看不出昨日在咨政大会上被将了一军后的波澜。

“臣沐晟,参见太子殿下。”他依足礼数,躬身行礼。

“沐公爷快快请坐,看茶。”朱高炽热情地招呼,仿佛只是寻常的君臣叙话,“昨日大会,公爷舟车劳顿,又连日会议,辛苦了。”

“殿下体恤,臣感激不尽。”沐晟在锦墩上坐下,姿态放松,心里却绷着一根弦。他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开始。昨日是皇帝定调子,划出道来,今天才是太子来谈具体的条件。

内侍奉上香茗后,朱高炽挥退了左右。书房内只剩下君臣二人,炭火偶尔发出噼啪的轻响。

朱高炽没有立刻切入正题,而是闲聊般问道:“沐公爷觉得,这北京城比之昆明,气象如何?”

沐晟微微欠身:“殿下,北京乃帝都,龙兴之地,气象万千,非边疆昆明可比。尤其是这数年,工厂林立,铁路纵横,日新月异,实乃千古未有之盛世景象。”他这话半是恭维,半是实话,京城的工业化景象确实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是啊,日新月异。”朱高炽轻轻吹着茶沫,语气带着感慨,“正因如此,朝廷才希望这盛世景象,能泽被天下每一寸土地,包括云南。让云南的百姓,也能享受到铁路的便利,工业的成果,以及……王法的公正。”

话题,终于被引到了正轨。沐晟端着茶盏的手稳如磐石,心道:来了。

朱高炽放下茶盏,目光变得认真起来:“沐公爷,昨日父皇定下了大方向,今日你我二人,便开诚布公,商议个具体章程。朝廷体谅云南情况特殊,不欲操之过急,但有些根本性的东西,必须明确,以确保政令的基本畅通,维护朝廷的体面。”

沐晟放下茶盏,做出倾听状:“殿下请讲,臣洗耳恭听。”

朱高炽从案上拿起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书,却没有直接递给沐晟,而是缓缓说道:“第一,关乎司法。朝廷欲在云南各省府州县,新设理刑厅,专司刑名、诉讼。自此,无论是沐王府,还是各地土司,一律不得私设刑堂、擅决讼狱。所有刑案、民事纠纷,皆由理刑厅依法裁决。”

他语气平和,但内容却如惊雷。剥夺土司和沐王府的司法权,等于砍掉了他们统治地方最核心的权力之一!以往在云南,沐家及其关联的土司,对辖下民众拥有近乎生杀予夺的司法权力,这是他们权威的重要基石。

沐晟的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握着扶手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稳:“殿下,云南各族杂处,习俗各异,许多纠纷按汉地律法难以裁断,按土俗处理则更为便宜。若骤然全盘收归朝廷,恐……恐民间不适应,反而滋生更多事端。”他没有直接反对,而是试图强调“特殊性”和“稳定性”。

朱高炽似乎早有预料,接口道:“公爷所虑,亦有道理。故而,理刑厅设立之初,可酌情吸纳熟悉当地习俗、为人公正的士绅、头人作为顾问,参与案件评议。但最终裁决之权,必须归于朝廷委派的理刑官手中。此乃底线,关乎国家法度统一,绝无退让之余地。”他的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沐晟看着朱高炽那双看似温和,实则坚定的眼睛,知道在这一条上,朝廷绝不会让步。司法权,是中央权威的象征,朝廷既然要改土归流,这一步是必然要走的。他深吸一口气,知道硬顶无益,只能暂时接受,再图后计。

“……臣,明白了。沐王府,会率先遵守,并晓谕各方。”他几乎是咬着牙,做出了第一个重大让步。

朱高炽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继续抛出第二条:“第二,关乎民政与税赋。自即日起,沐王府不再涉及地方民政事务,如户籍、田土、路桥、教化等,一概交由朝廷委派的流官官府处置。同时,朝廷将设立云南税务司,专司全省税赋征收。”

沐晟的心沉了下去,这是要剥夺沐家的行政权和财政权!

然而,朱高炽接下来的话,又让他看到了一丝转圜的空间:“朝廷深知沐家镇守云南,开销巨大。故特许沐家名下田庄、商铺,免缴一切税赋,作为补偿。此外,沐家与自家佃户之间的租佣纠纷,可自行协商解决,官府原则上不予干涉。但有一点——不得阻扰佃户自愿退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一条,可谓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免除了沐家的税赋,保住了他们大部分的经济来源(田庄和商铺的产出),也暂时保留了他们对依附人口的部分控制权(自行解决纠纷),但“不得阻扰自愿退租”这一条,却又埋下了一个钉子——一旦官府治理得力,百姓有了其他生计,沐家对人口的束缚力就会自然减弱。而且,沐家不再能插手地方行政,其影响力必然随之衰减。

沐晟快速权衡着。完全失去行政和税收权力固然痛心,但能保住庞大的家产和大部分收益,并且避免了与朝廷的立即冲突,似乎是可以接受的条件。他知道,朝廷展示出的军事和工业力量,让他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资本。

“……殿下考虑周详,臣……无异议。”他再次让步,声音略显干涩。

“第三,”朱高炽伸出三根手指,“关乎钱法。朝廷铸造的永乐币,须在云南全境畅通无阻,至少所有公务用度、军饷发放、官市交易,必须使用永乐币结算。以往云南部分地区,包括沐王府辖下,拒收永乐币,只流通金银乃至海贝的情况,必须杜绝。”

这一点,看似不如前两条致命,实则同样关键。货币是经济的血脉,控制货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经济命脉。以往沐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控制货币流通(默许甚至鼓励使用本地认可的货币),来维持经济上的独立性。

沐晟眉头微皱:“殿下,云南民间惯用海贝、盐块,乃至金银,对纸币信任不足,若强行推行,恐引起市场混乱……”

“信任是逐步建立的。”朱高炽打断他,“朝廷会保证永乐币的币值稳定,并以其收购云南的茶叶、药材、矿产,使永乐币有实物支撑。皇家银行也会在昆明、大理等地设立分号,方便兑换。沐公爷,货币统一,乃利商便民、促进流通之大计,还望公爷鼎力支持,在云南带头使用。”

沐晟知道,这是朝廷在经济上加强控制的必然步骤,拒绝的可能性不大。他点了点头:“臣……遵旨。沐王府名下的产业、账房,会率先使用永乐币。”

连续三条,条条触及根本,沐晟虽极力维持镇定,但后背的衣衫已然被冷汗浸湿。他知道,朝廷这是温水煮青蛙,一步步收紧套在沐家脖子上的绳索。

然而,朱高炽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沐公爷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本宫感佩。”朱高炽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缓和,“朝廷也知,改革非一日之功,欲速则不达。故而,昨日提及的全面清查田亩、矿山国有化,以及在全国推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云南可暂缓推进。”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让步!沐晟心中一动,这意味着沐家及其关联土司最大的利益来源——土地和矿山,在短期内得以保全。这给了他喘息和运作的空间。

“但是,”朱高炽紧接着说道,“盐乃百姓日用必需,不可或缺。朝廷决定成立云南盐业公司,统一开发、销售滇盐。此公司,由朝廷控股,福记商行代表皇家入股,同时,欢迎沐王府入股,共享红利。”

这一手极其高明。盐业是暴利行业,也是战略资源。朝廷通过成立公司,直接控制了云南的盐业,但又拉沐家入股,将其利益与朝廷捆绑,减少了改革的阻力。沐晟若入股,每年能分得可观的红利,弥补其他方面的损失;若不入股,则等于自外于朝廷的核心经济圈,得不偿失。

沐晟几乎是瞬间就做出了决定。他起身,躬身道:“殿下如此体恤,臣感激涕零!沐王府愿入股云南盐业公司,为朝廷效力,为云南盐务尽一份力!”

至此,双方初步达成了共识。朝廷成功收回了云南的司法权、主要行政权和货币发行权,打开了改土归流的突破口,并将盐业这一命脉抓在手中。而沐家,虽然让出了核心权力,但保住了大部分财产和短期内的土地、矿山利益,并通过盐业公司入股,与朝廷建立了新的利益联系,避免了立即的、全面的冲突。

朱高炽也站起身,走到沐晟面前,亲手扶起他,诚恳地说:“沐公爷,今日之议,乃为云南长远计,为大明万世基业计。望公爷回滇之后,能体会朝廷苦心,与地方官员精诚合作,共保云南安定繁荣。”

“臣,定不负陛下、殿下重托!”沐晟郑重承诺,心中却是百味杂陈。他知道,回到云南,还有无数难题需要面对,那些依附沐家的土司、部将,未必都能理解他今日的“委曲求全”。而朝廷的下一步,谁又知道会在何时落下?

看着沐晟退出御书房的背影,朱高炽轻轻舒了口气。这场博弈,他成功地打开了云南的局面,没有动用一兵一卒。但他也清楚,这仅仅是开始。沐晟的妥协是暂时的,云南的土司势力盘根错节,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他走回书案,提笔开始起草给云南新任布政使的密信,指示其如何利用收回的司法权,逐步树立朝廷权威,同时密切监视沐家及各大土司的动向。

御书房外,春寒料峭,但帝国的车轮,已经碾过了又一道重要的门槛。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