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永乐大帝 > 第2章 已经成熟的朱标

永乐大帝 第2章 已经成熟的朱标

作者:焚琴煮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3:13: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朱标作为明朝的太子,不仅拥有崇高的地位,同时也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他深知自己作为未来皇帝的接班人,需要展现出足够的智慧和政治手腕,以维护朝廷的稳定和繁荣。在今天的酒宴上,他擅自安排了增设演武科目,这一举动不仅增加了蓝玉和朱棣之间的仇怨,更在某种程度上为朱棣的未来埋下了隐患。

朱标的这一行为并非轻率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政治策略。他明白,蓝玉和朱棣都是朝廷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同时也是潜在的威胁。通过增设演武科目,他成功地将两人的关系推向了紧张的对立面,使他们在争斗中消耗彼此的力量,从而削弱了他们对皇权的潜在威胁。

同时,朱标还通过捧朱棣抑朱罔的手段,巧妙地离间了兄弟之间的感情。他知道,朱棣和朱罔虽然同为皇室子弟,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通过扶持朱棣、打压朱罔,他成功地让两人产生了裂痕,避免了他们形成联盟,从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这一系列的行动充分展现了朱标的政治智慧和成熟。他不仅具备了作为未来皇帝的决断力和胆识,更能够在复杂的朝廷环境中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政治纷争。他的这些心机手段虽然有些狠辣,但也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稳定和自身的地位。

朱棣在结束酒宴的巡逻后返回大营,恰巧遇见了徐达、徐妙云以及他那位总是对自己不满的小姨子徐妙锦。他向徐达恭敬地行礼,而徐达则以温和的态度回应了他的问候。在闲聊中,徐达突然问起朱棣对今天发生的事情的看法。

朱棣心知肚明,岳父徐达所指的是太子朱标在酒宴上的举动。他苦笑了下,承认朱标已经展现出了成熟太子的风范。徐达见状,深知朱棣内心的挣扎和不满,于是以一位岳父和臣子的身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为岳父,我想说的是兄友弟恭。虽然今天太子的作为不算真正的友爱,但那是出于一种防范,也不得不说他是对你偏爱的。所以你还是要多理解和尊重你这个皇兄。”徐达的话让朱棣陷入了沉思,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过于冲动和自私。

徐达接着说道:“作为臣子,忠于君上是本份。皇上是君,太子也是君,雷霆雨露均是君恩,所以你不要有怨言。且今天太子是给足了你面子。你的崛起和展现的实力的确令太子有些忌惮了,但是太子不是不理智的人,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限制你。不过总归还是赋予你更多的信任。”

这番话让朱棣茅塞顿开,他开始明白朱标的苦衷和用心。他也意识到自己在权力和地位上的崛起确实给朱标带来了压力和挑战,而朱标则是以一种防范和限制的方式来应对这种压力。虽然这种方式让朱棣感到不满和失落,但他也明白这是朱标作为太子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在徐达的劝解下,朱棣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怨念和不满,开始以一种更加理性和成熟的态度来面对与朱标之间的关系和挑战。

尽管徐达给出了他的见解和劝解,但朱棣的内心已经有了更为深远的打算。他深知权力的游戏残酷无情,尤其是身处皇家,更是难以预料未来。朱棣开始考虑,如果有一天朱标提前削藩或者对自己采取不利措施,他该如何应对。

朱棣并非不能接受作为一个闲散王爷的生活,他相信即便自己有这样的愿望,朱标也会理解并支持他去征战沙场。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朱标的后代,他们是否会有同样的胸怀和视野?朱棣深知历史的变迁无常,尽管现在的朱雄英表现得不错,但未来的皇帝却是朱允文,一个还未出生的孩子。看着他的生母,朱棣就能预感到未来的风暴。

朱棣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改变历史,确保华夏不再经历那段黑暗的时光。他深知历史上的“苦难兴国”背后是多少无辜人命的牺牲。他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再次上演,因此他决心从自己开始,创造一个不同的未来。

这样的决心意味着朱棣不会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任何人身上,包括朱标和他的后代。他需要有自己的计划和准备,以确保无论未来发生什么,他都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这样的决心和远见让朱棣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让他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果敢。

徐达在聊了会家常后便拉着想搞破坏的徐妙锦走了,剩下朱棣和徐妙云说下私密话,夫妻分别已久,是要团聚下。朱棣在徐达走后不久,便让护卫下去休息了。自己把大营的灯火全熄灭了。

当月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朱棣和徐妙云的寝室里,营造出一片柔和而宁静的氛围。两人并肩躺在床上,面对着彼此,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意。

朱棣轻轻将徐妙云拥入怀中,两人的心跳在静谧的夜晚中交织在一起。他们闭上眼睛,感受着彼此的呼吸和体温,仿佛融为一体。这一刻,他们无需言语,只需彼此的存在,就能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和幸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月光洒在两人身上,为他们的温存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浪漫的氛围。他们彼此依偎着,享受着这份宁静而美好的夜晚。对于朱棣和徐妙云来说,这样的时刻是他们生活中最宝贵的瞬间,也是他们彼此之间最深刻的连接。

他轻轻的把徐妙云拥入怀中说,妙云,为了我你辛苦了,妙云说,你是我夫君,我是你的妻子!这是我应该做的。朱棣感动万分,他抬起她红的脸,唇落于她的额头,眼睛后,终于控制不住诱惑,借着酒意吻上那朝思暮念的柔软之上。

徐妙云的身体瞬间被束缚进一个有力的怀抱,未尽的语声淹没在满是情意的吻里面。微冷的舌滑入口中,贪婪地攫取着属于她的气息,用力地探索过每一个角落。这一瞬间的悸动,使彼此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徐妙云任由朱棣将自己放倒在床上,温柔的融化在他的怀里。她根本来不及反应钝得跟不上他的脚步,直到感觉他慢慢进入了她。。。。。。。。。。。。。。

朱棣带着徐妙云和徐妙锦,以及演武部队开始返回驻地。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自豪,因为他要带着徐妙云去看看自己的成果,让她见证他的努力和成就。尽管徐妙锦也随行而来,但朱棣并没有过多关注她,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徐妙云和即将展示的部队上。

在返回驻地的路上,朱棣向徐妙云详细介绍了演武的情况和部队的训练成果。他兴奋地描述着士兵们的英勇表现,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战斗力。徐妙云听得津津有味,她对朱棣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

与此同时,太子、李文忠、徐达和蓝玉等人则返回金陵汇报工作。临行前,太子特地吩咐朱棣处理好事务后尽快返回金陵。他知道朱棣有着自己的野心和计划,但他也相信朱棣会遵守承诺,完成自己的使命。

当朱棣和参演部队抵达驻地时,迎接他们的是一片热烈的欢呼和掌声。士兵们整齐地排列成长列,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向他们的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士兵们高喊:“燕王威武、燕王威武”

朱棣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感受着这股强烈的集体荣辱感。他深知这一切的荣誉都来自于士兵们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无私奉献。他们的努力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战斗力,更让整个燕军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光彩。连徐妙云和徐妙锦都被感染了!徐妙云为自己的夫君感到骄傲,而徐妙锦则对这个姐夫另眼相看,看朱棣的眼神也少了些不屑,多了丝赞赏。

一年多以前,这支部队大部分人还只能和没有任何正规军事训练的衙役打个平手,被人嘲笑,按在地上摩擦。如今演武的胜利是对他们实力的最好证明,也是整个燕军的荣誉。朱棣看着面前这支精神焕发、士气高昂的部队,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他知道,有了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无论是保卫家园还是开疆拓土,他们都有能力去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在欢呼和掌声中,朱棣和参演部队一起走进了驻地。他们将在这里继续起拔,为未来的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这次演武的胜利,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激励他们不断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京城里的朱元璋和马秀英听了李文忠对整个演武的讲解,朱元璋夫妇都是军旅出身,自然感受得到其中的奥秘。不禁对朱棣的勇武表示赞赏。尤其是与蓝玉一战更是表现了智勇双全的能力!朱元璋听到最精彩的地方不由得拍手称赞。马秀英也深感欣慰,这个自己带大的孩子终于成长了!

朱元璋的下一步动作标志着朝廷权力结构的新一轮调整。他示意徐达辞去左相职务,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朱元璋对徐达个人意愿的尊重,也反映出他对徐达在边镇抗击北元的重要性的认可。徐达对权位并无太大兴趣,他更关心的是国家的边疆安全和军事事务。因此,他迅速在朝廷上提出了相关要求,希望能回到北边主持军务。

朱元璋顺水推舟,同意了徐达的要求,并提拔胡惟庸为新的左相,掌管中书省。胡惟庸深知朱元璋的意图,为了回馈这份信任,他上奏提议让三藩——秦、晋、燕三王——离开京城,前往各自的封地就藩,并镇守边塞。这一建议得到了文官体系的大力支持,他们一直对藩王在京城滞留表示不满,认为这会影响朝廷的正常运作。

除了徐达和汤和之外,大部分淮西武将由于缺乏政治经验,对这一提议并没有太多异议。他们可能并未完全理解这一决策背后的深远意义,但也默认了这是朝廷的决策,应当遵从。

于是,朱元璋正式宣布秦、晋、燕三王回京领旨后,需前往各自的封地就藩。这一决策不仅是对三藩的一次重要考验,也是朱元璋巩固中央集权、调整朝廷权力结构的关键步骤。接下来的日子里,朝廷和藩王之间的关系将如何演变,将成为大明王朝政治舞台上的一大看点。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