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永乐大帝 > 第3章 就藩前的准备

永乐大帝 第3章 就藩前的准备

作者:焚琴煮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0 03:13: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秦、晋、燕三王在安排好各自在凤阳的事务后,终于抵达了京城。他们怀着敬畏和期待的心情,共同拜见了朱元璋和马秀英。朱元璋和马秀英看着这三个昔日还是稚嫩孩童的藩王,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副副成熟稳重的模样,心中倍感欣慰和安慰。

马秀英的眼中更多的是看到儿子们的成长和变化,她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而朱元璋则更看重的是他们作为未来边塞军权接棒者的成熟与稳重。在三位藩王中,朱元璋特别注意到了朱棣的出色表现。朱棣不仅在外表上显得英挺威武,更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和深邃的智慧。

朱元璋不禁在心中暗赞朱棣的优秀,他认为朱棣不仅具备了一个杰出军事统帅所需的勇气和决断力,更有着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这使得朱元璋对朱棣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更大的信任。

在这次见面中,朱元璋和马秀英不仅给予了三位藩王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还为他们未来的道路指明了方向。他们希望三位藩王能够继续努力成长,为朝廷和百姓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也表达了对三位藩王深深的期许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大明王朝的栋梁之材。

次日,三位藩王都参与了朝会,朱标代替朱元璋宣旨,令秦王往封地就藩,王府所在西安。封地围包括陕西西安府、汉中府、凤翔府、延安府、庆阳府、平凉府、巩昌府等地,特允赐护军甲士四千。晋王府所在太原,封地平阳府、潞安府、泽州府、汾州府、大同府等六府。允赐护军甲士四千。燕王就藩北平,封地辖宛平、大兴、良乡、固安、永清、东安、香河、三河、武清、蓟县、密云、怀柔、昌平、顺义、涿州、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河间、真定等州县主要为北平府自率护卫骑士八千”

朱标命三位藩王即日起梳理事务,待年后率军开拔,军力不足部分到封地后再行补充,或在封地招募,或向朝廷申请补充,钱粮由当地布政司核发。

在大殿之上,朱元璋紧锣密鼓地宣布了新的政策。他计划在年后举行恩科考试,鼓励各藩王在抵达封地后积极宣传朝廷的意图,并与当地的文教官员合作,推荐有才华的士子前来应试。这一举措显示了朱元璋对于文官体系建设的重视,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未来的朝廷培养新的接班人。

朱元璋的想法非常明确,他认为武将方面已经有了合适的接班人,如秦、晋、燕三王等年轻的将领。同时年富力强的武将加朱标的威望是能够限制住这些藩王生出不臣之心。接下来,他的关注点转向了文官体系,希望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优秀的文人,为接替淮西官员和浙东文官做准备。他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逐渐实现新老交替,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暴力更迭。

与武将的选拔方式不同,朱元璋选择了科举考试作为选拔文官的主要途径。他相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文人,在经过一定的治政经验积累后,可以胜任中央和地方的各种职务。这种方式不仅具有公平性,而且能够激发士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朱元璋早前就和朱标说过,这种新老交替的过程应该是缓慢而稳定的,不需要通过大开杀戒或杯酒释兵权等激烈手段来实现。他认为,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文官,可以避免出现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情况,确保朝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朱元璋的这一政策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大明王朝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官武将,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前提是朱标没有早逝以及马秀英的突然去世。

姚广孝自回京后,在天界寺安身,与来福常有往来,因此与主持颇为熟悉。这天,主持得知;来福有意安排一两位游方僧人入住,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姚广孝的到来,让天界寺多了一份助力。他善于言辞,深谙佛法和文学,很快便在天界寺站稳了脚跟。

在天界寺的日子里,姚广孝一边修行,一边筹备着社会调查科的工作。他接手了来福之前建立的人脉关系,以及外面设立的一些包打听机构,开始按照朱棣的思路进行整合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筛除了许多不太靠谱的非核心人员,同时吸纳了一批新生力量,使得整个团队更加精干和高效。

姚广孝与德海联手,逐渐将皇宫和太子府的消息网络渗透得密不透风。他们并不是要在里面搞什么阴谋诡计,而是要让皇宫大内在他们面前如同裸奔一般无所遁形。太子府也同样无法逃脱他们的视线。这种渗透方式简单却可靠,他们并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只需要与人交好,轻松聊天,便可以将所需的信息套出来。

在姚广孝和德海的巧妙运作下,皇宫和太子府的消息变得透明起来。他们并没有利用这些消息去谋取私利或者制造事端,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资源,以便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这样的布局让他们在朝廷中占据了有利地位,也为未来的风云变幻做好了充分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同样金陵的核心机构的底层人员也被逐渐渗透,他们要么被收买,要么受到感召加入了炎黄社。这里面有里长。

朱棣回京后一面按照要求做好去就藩的准备工作,另一边借口祈福带着徐妙云以及小跟班徐妙锦去天界寺。他一直做的很隐秘。到了后,让徐妙云在外掩护,自己单独和姚广孝交流。本来徐妙云可以和自己一起的,但是朱棣担心徐妙锦这个跟屁虫乱说话,就让徐妙云带她离开。朱棣的嫌弃眼神让徐妙锦抓狂!朱棣始终想不明白,这个女孩为什么一直缠着她姐姐,而徐妙云对她也十分宠溺!而且徐妙锦在家中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徐辉祖和徐增寿都对其避之而不及!徐达老来得女,从来都是惯着。

古寺内的道路曲折通幽,两旁古木参天,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时间仿佛变得很慢,一切都那么宁静祥和。路上铺着青石板,经年累月的踩踏使它们变得光滑而有光泽。

朱棣和姚广孝并肩走在路上,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承载着未来的希望和使命。姚广孝给朱棣分析着前往北平后需要做的各项准备,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首先,您要按照皇上的要求扩军。”姚广孝说道,“这不仅是为了完成旨意,更是为了朝廷分忧。从公从私两方面来说,早点完成扩军都至关重要。这样能够保证您拥有一支如使臂指的军队,建立军功,树立威信。同时,您还可以从中选拔军官骨干,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朱棣点头表示赞同,他知道姚广孝的分析非常到位,这些建议对于他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您要多培养人才。”姚广孝继续说道,“尽量推荐中下级文官的任职。这样不仅能够为朝廷输送更多的人才,还能够为您树立更多的支持者和盟友。”

朱棣再次点头,他知道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也是自己能够长久立足的关键。

“最后,您要做到控制住大宁和辽东一带。”姚广孝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认为陛下在若干年后肯定会在那里封藩以警戒你。因此,您必须提前布局,确保能够控制住这些地区,避免出现安禄山之类的事件。”

朱棣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和决心。他知道姚广孝的分析非常准确,他也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一定会按照姚广孝的建议去做

朱棣赞同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中闪烁着野心和决心:“你所说的扩充实力、控制大宁和辽东,不仅是为了防备朝廷,更是为了在那里建立我暗中的军队。我的目标不仅仅是争皇位,更是要争夺整个天下。北方,我要将它经营得如铁桶一般坚不可摧。”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我此去北平,暂时不带你前往,大师你在这里继续为我做好后方工作。一则,要做好情报工作,对付锦衣卫,确保我们的行动不被泄露;二则,是挖掘人才,发展同志,为我培养更多的得力助手。来福会在这里为我输送资金和物资,确保我在北方的发展顺利无阻。”

朱棣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宏伟规划和对姚广孝的深深信任。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野心和目标,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和智囊团。而姚广孝正是他心中最合适的人选。他相信在姚广孝的帮助下,他一定能够成功地控制北方,实现自己的天下大业。

朱棣和姚广孝结束了深入的谈话后,前往来福的住处。来福见到他,立刻汇报了自己的最新进展:“殿下,我派去泉州的人已经在那里站稳脚跟了。按照您的指示,他们已经收购了一家造船厂,并且具备了制造海船的能力。”

来福说完,目光转向朱棣,等待他的下一步指示。朱棣沉思片刻,然后果断地说道:“投入资金,全力造船。我们要造的是海船,这不仅能为我们发展海上贸易提供便利,还可以用于探索更广阔的海域。一方面,通过海上贸易,我们可以与周边国家进行互市,赚取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派遣船只前往安南、占城等地购买粮食和种子,以供应北方。”

朱棣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雄心壮志和远见卓识。他明白,要想在北方的经营中取得成功,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还需要发展经济、保障粮食供应等多方面的努力。因此,他决定利用海上贸易这一优势,为北方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福听到朱棣的指示,立刻点头表示明白,并立即着手安排相关事宜。他知道,自己的任务艰巨而重要,必须全力以赴,不负殿下的期望。

喜欢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永乐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