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2章 六二 · 系小子,失丈夫。

译文: 系附于小人,就会失去君子。

含义: 随从之时,如果选择错误,依附了目光短浅的小人(系小子),就会失去与真正有大格局的贤明之主(丈夫)结交的机会。象征随从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

六二故事:

渭水之滨的宁静,并未持续太久。姜尚那“直钩垂钓”的奇特行径,以及他偶尔在与樵夫、渔人交谈中流露出的不凡谈吐,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渐渐传向了远方。

第一个被这涟漪触动的,是盘踞在渭水以北、岐山以东的“崇侯”。此君名唤黑肱,继承了祖上的一小块封地,拥兵不过千余,却野心勃勃,常以“乱世枭雄”自居。他听闻渭水边来了个看似落魄、却可能身怀异术的老者,立刻动了招揽的心思。

“先生大才,何必在此荒江野岭,与鱼虾为伍?”黑肱亲自来访,锦衣华服与姜尚的粗布衣衫形成鲜明对比。他身后跟着几名膀大腰圆的甲士,彰显着武力。“孤虽地狭兵微,然正欲广纳贤才,以图霸业。先生若肯屈就,愿拜为军师,俸粟千钟,仆婢百人,如何?”

条件不可谓不优厚。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看似潦倒的老人而言,这几乎是一步登天的诱惑。

姜尚放下那根直钩的鱼竿,缓缓抬眼,目光平静地扫过黑肱那充满渴望与自负的脸,又掠过他身后那些骄横的甲士。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敢问君侯,所谓霸业,目标何在?是裂土称王,与商纣共分天下?还是拯民于水火,解天下于倒悬?”

黑肱微微一愣,随即大手一挥,豪气道:“自然是逐鹿中原,成就不世功业!届时,先生便是开国元勋,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姜尚心中微叹。此人言语之间,充斥的是个人野心与物欲享受,对民生疾苦、天下大道,却无半分提及。他看到的,只是一个被野心驱动、却无相应格局与仁德的“小子”。

若贪图这眼前的“千钟俸粟、百人仆婢”而依附(系小子),他姜尚或许能得一时的富贵,但必将卷入无谓的争权夺利,其最终的结局,要么随着黑肱的必然败亡而玉石俱焚,要么在蝇营狗苟中磨灭了自己济世的初心。这绝非他等待的“随从”。

他微微躬身,语气谦和却坚定:“君侯美意,老夫心领。然山野之人,疏懒成性,不堪军国重任。且才疏学浅,恐误了君侯大事。还请君侯另寻高贤。”

黑肱脸上的热情瞬间冷却,冷哼一声:“不识抬举!”拂袖而去。

姜尚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神色未变。拒绝“小子”,是为了不失去遇见“丈夫”的可能。

不久后,第二位访客到来。这次是来自东南方向、一个以盐铁之利而富甲一方的部族首领,名为“邶君”。与黑肱的武夫气质不同,邶君更像一个精明的商人。

他带来的礼物不是空头官爵,而是实实在在的珍宝——成箱的玉璧、光洁的丝绸、沉甸甸的铜贝。

“先生,”邶君笑容可掬,语气热络,“我邶地虽偏,然物产丰饶,甲兵利,财货足。唯缺一擎天之柱,运筹之才。先生若愿随我归去,我必以国事相托。财富,与我共之;权柄,与先生分之!”他压低了声音,“他日若能取商而代之,先生便是伊尹再世!”

财富共享,权柄分治,甚至画下了“伊尹”的大饼。诱惑力比黑肱更甚。

姜尚安静地听着,目光却落在邶君随从那些装饰华丽的战车和兵器上,那些铜锈之间,似乎还沾染着些许不易察觉的血色。他早已听闻,这位邶君富则富矣,但对内盘剥甚重,对外侵扰邻邦,其“富”与“强”,是建立在民怨与邻恨之上的。

这样一个以利相聚、缺乏仁政根基的势力,或许能逞强一时,但绝非承载天命之所。依附于他(系小子),或许能短暂享受极致的富贵权柄,但最终必然随着其根基的腐朽而一同倾覆,更会玷污他姜尚一生所追求的“道”。

他再次摇头,言辞恳切却不容置疑:“邶君厚爱,老夫惶恐。然老夫所求,非财货权柄,乃天地至理,民心所向。君之盛情,实难承受。”

邶君脸上的笑容僵住,眼神闪烁,最终化作一丝阴鸷:“人各有志,强求不得。但愿先生他日,莫要后悔。”带着他的财宝,悻悻而去。

接连拒绝两位一方豪强,姜尚的名声反而更响了。有人说他清高孤傲,有人说他待价而沽,也有人说他或许真有经天纬地之才,故眼光极高。

这一日,来了一位看似更符合“明主”形象的访客——来自南边“芮”地的君主。芮君年纪与姜尚相仿,言辞温和,礼仪周全,他并未许诺高官厚禄,而是大谈“仁政”、“爱民”,言语间对商纣的暴政也多有抨击。

起初,姜尚心中微动,觉得此人或许有些不同。他耐心与芮君交谈,从农耕谈到礼乐,从治民谈到御下。

然而,几天接触下来,姜尚敏锐地察觉到,这位芮君的“仁政”更多是停留在口头的标榜,实际政令却因循守旧,缺乏魄力与远见。他麾下的臣子,也多是阿谀奉承之辈。芮君本人,则沉溺于一种被贤名包裹的自我满足中,缺乏真正的雄心和变革的勇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是一个看似美好,实则庸碌的“小子”。若跟随他,或许能博得一个“贤臣”的虚名,安稳度日,但于天下大势,于拯民水火的大业,无异于杯水车薪,甚至可能因这温水煮青蛙般的环境,消磨掉自己的锐气与抱负。

当芮君再次诚恳地邀请他出任“司徒”一职时,姜尚心中已无波澜。他婉拒道:“君上仁德,闻于四野。然老夫才拙,恐难符君上厚望。且闲云野鹤,久矣习惯。愿君上另择良辅,光大芮邦。”

送走略带失望的芮君,姜尚独自坐在渭水边,看着潺潺流水。

夕阳的余晖将水面染成金色,微风吹拂着他花白的须发。他的内心并非毫无波澜。一次次的拒绝,意味着一次次的放弃。放弃唾手可得的富贵,放弃受人尊崇的地位,放弃可能安稳的晚年。

他在心中一次次叩问自己:坚守于此,这“丈夫”究竟何时会出现?会不会最终镜花水月,空等一生?

但每当他产生一丝动摇,眼前便会浮现出朝歌城内的酒池肉林,浮现出比干被剖出的七窍玲珑心,浮现出游历途中看到的那些面黄肌瘦的百姓,耳边也会回响起黄河船夫、燕赵武士、齐鲁智者那些充满期盼与无奈的话语。

“系小子,失丈夫……”他喃喃念着这爻辞。

选择的重量,此刻清晰地压在他的肩上。这些前来招揽的势力首领,在他们各自的范围内或许算是“人物”,但在他姜尚追寻的“随从”大道面前,他们都只是“小子”。贪图依附任何一方,都意味着将彻底关闭通往真正“丈夫”——那位能承载天命、施行王道、带领他实现毕生抱负的明主——的大门。

他必须忍耐这等待的寂寞,承受这拒绝的代价。这不仅是智慧,更是意志的考验。

他重新拿起那根直钩的鱼竿,将其稳稳悬于水面之上。动作依旧从容,眼神却愈发深邃和坚定。

周围的渔夫和村民愈发觉得这老头古怪异常,但姜尚心中澄明如镜。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一个时代,钓一个未来。他用自己的方式,在这渭水之畔,为天下筛选着真正的“随从”对象。

他知道,那些被他拒绝的“小子”们,或许会在背后讥讽他的不识时务。但他更相信,唯有如此,当那位真正的“丈夫”出现时,他才能以最清白、最纯粹、最准备好的姿态,去完成那场历史的“随从”。

夜色渐浓,星垂平野。渭水依旧不知疲倦地向东流去,如同那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姜尚收起鱼竿,回到他那简陋的茅屋。一盏孤灯,映照着他沉静而坚韧的面容。

他拒绝了所有的“小子”,依然一无所有,却也保住了最宝贵的东西——那与未来“丈夫”相遇的无限可能。

通过姜尚在渭水之滨等待期间,接连面对崇侯黑肱、邶君、芮君等地方势力以高官厚禄、财富权柄乃至“仁政”虚名进行的招揽(小子),姜尚通过敏锐观察和深刻洞察,判断他们或志大才疏、或唯利是图、或庸碌无为,皆非可追随的明主,因而一次次果断拒绝依附(系小子),宁愿忍受清贫与等待,也绝不降低择主标准的故事,生动阐释了随卦六二爻“系小子,失丈夫”的深刻智慧。它揭示了在人生关键时刻,面对各种诱惑和机会时,必须明辨随从对象的本质,切忌因贪图眼前利益或虚名而错误依附。唯有坚守更高的追求和原则,拒绝不合道的“小子”,才能避免迷失方向,为迎接真正值得追随的“丈夫”保留机会和清白之身。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