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6章 上六 · 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译文: 强行拘禁起来,后来又予以维系巩固。君王在西山举行祭祀。

含义: 随从之道达到极致,关系紧密到不可分离,如同被拘系、被维系(拘系之,乃从维之)。这是至诚相随的最高境界,如同君王在神圣的西山地举行祭祀(王用亨于西山),象征随从关系得到了天命的认可和巩固。

上六故事:

岁月是最无情的洪流,裹挟着一切向前,从不停歇。姜尚的须发已从花白变为皓白如雪,脸上的沟壑记录着风霜与智慧,那曾经在渭水边稳如磐石的手,如今也开始微微颤抖。然而,他那双眼睛,却依旧清澈、深邃,仿佛能穿透时光的迷雾,看到王朝未来的脉络。

齐地在他的治理下,早已不是昔日的荒凉边陲。鱼盐之利通达四海,阡陌之间桑麻繁盛,就连曾经彪悍不羁的东夷诸部,也大多接受了周礼的教化,与周人和睦杂处,共同将这片土地变成了东方最富庶稳固的屏藩。他本可以在营丘安享晚年,看着自己亲手缔造的基业生根发芽。

但镐京的召唤,如同一条看不见却坚韧无比的绳索,一次次将他拉回王朝命运的核心。这绳索,并非强权的逼迫,而是由恩义、责任、信任与共同的理想编织而成,将他与周王朝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拘系之)。

武王英年早逝的噩耗传来时,姜尚正在田间察看新引进的稻种。他怔在原地,手中的稻穗悄然滑落。那个对他信任有加、亦君亦友的年轻天子,竟先他而去?巨大的悲痛之后,是更深沉的忧虑。主少国疑,那些潜藏的危机,必定会伺机而动。

果然,以管叔、蔡叔为首的“三监”,联合纣王之子武庚,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叛乱。消息传到齐地,姜尚没有丝毫犹豫。他甚至没有等待镐京正式的调兵命令,便立即下令集结齐军,筹措粮草。

“太公,您年事已高,齐地亦需您坐镇,不若派遣将领率军前往即可。”有部下心疼地劝谏。

姜尚摇了摇头,目光投向西方,那里是镐京,是周室宗庙所在。“此非寻常战事,乃关乎国本。周公旦独木难支,我受文王、武王两代厚恩,此刻岂能安坐于东?我这一身老骨头,还能为周室再战一场!”

他再次披上戎装,虽然动作不再矫健,但那份决绝与威严,却更胜往昔。他亲自率军西进,并非去争夺平叛的主导权,而是以他无与伦比的威望和实力,稳稳地站在了摄政的周公旦一边。他的到来,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宣示,让所有观望的诸侯看清了方向,极大地稳定了人心,巩固了周公旦的权威(乃从维之)。

叛乱平定后,他没有居功,反而更加尽力地辅佐年幼的成王和摄政的周公。他往来于镐京与齐地之间,将东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为中央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和充足的赋税。他用自己的威望,调和着各方势力,弥合着叛乱留下的裂痕。

然而,东方的平静并未持续太久。周室初定,一些原本臣服的东夷大国,如徐、奄、蒲姑等,见周王朝内乱方息,以为有机可乘,再次举兵反叛,声势甚至超过武庚之乱,意图割据东方。

警报传至镐京,朝堂震动。成王和周公旦的目光,再次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者。

“尚父……”成王的声音还带着少年的稚嫩,却充满了依赖,“东方大乱,非尚父不能平定。然……尚父年事已高,朕心实在不忍……”

姜尚看着王座上那与自己孙辈年纪相仿的君王,心中涌起一股慈爱与责任交织的暖流。他出列,身形虽已佝偻,脊梁却挺得笔直。

“陛下,”他的声音苍老,却带着金石之音,“老臣这把骨头,还能为陛下,为我大周,再敲一次战鼓!东夷不定,国无宁日。此战,老臣义不容辞!”

没有人再劝阻。满朝文武都知道,此刻能安定东方的,唯有这位年近百龄的“师尚父”。他的生命,早已与周王朝的命运融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捆绑,非外力所强加,而是由内而发的至诚,是“随从”之道的极致体现。

姜尚再次踏上了征途。这一次,他的步伐更慢,却更加坚定。他指挥若定,调度有方,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率领周师与齐军,历经数年苦战,一步步平定徐、奄、蒲姑等五十余国,将周王朝的疆土和影响力推进到东海之滨。

当最后一份捷报传回镐京,整个王朝为之沸腾。人们难以想象,一位如此年迈的老人,是如何完成这般旷世奇功的。

凯旋之日,镐京万人空巷。成王率领文武百官,亲出城门迎接。当看到风尘仆仆、面容憔悴却目光炯炯的姜尚时,年轻的成王快步上前,不顾君臣礼仪,一把扶住正要行礼的姜尚,声音哽咽:

“尚父!辛苦尚父了!若无尚父,焉有我大周今日之东方!尚父之功,堪比天高!朕……朕不知何以为报!”

姜尚看着真情流露的成王,欣慰地笑了。所有的艰辛,在这一刻都化为值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久之后,成王与周公旦决定,在镐京附近的岐山(西山),举行一场无比隆重庄严的祭祀大典(王用亨于西山)。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祭祀,而是向天地、向先祖禀告王朝所经历的磨难与获得的胜利,确认周室的天命所归。

在这场最高级别的祭祀中,成王特意下诏,命史官在祭祀文告中,以大篇幅铭刻并颂扬“师尚父”姜尚安邦定国、平定东夷的不世功勋。他的名讳,与周室历代先王、开国功臣一起,被郑重地祭告于天地先祖之前。

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姜尚身着诸侯礼服,站在宗庙之中,听着那颂扬他功绩的祭文在神圣的殿堂中回荡。他望着那些代表着文王、武王的牌位,心中没有骄傲,只有一片平静与圆满。

他的一生,从渭水之畔的等待,到如今宗庙之中的铭刻,完美地诠释了“随”道的真谛。他并非被动的依附,而是主动的、有原则的追随。他选择了正确的“丈夫”,坚守了内心的“贞”正,承受了“获”时的凶险,回报了君王的“孚”信,最终达到了这种与王朝命运“拘系”在一起、不可分离的最高境界。

他的“随从”,是个人的圆满,他用一生的忠诚与智慧,实现了济世安民的抱负;他的“随从”,更是王朝的福祉,他为周室八百年的基业,奠定了最坚实的一块基石。

祭祀的烟火升上天空,与西山的云霭融为一体。姜尚知道,他的生命终将逝去,但他的精神、他的功绩、他与周室这段至诚的“随从”关系,已如同这祭祀的烟火,融入了天命,铭刻在了青史之中,永世流芳。

通过姜尚在周朝建立后,虽年事已高,仍受重托,毅然率军平定危及国本的管蔡武庚之乱及更大规模的东夷叛乱,以其无与伦比的威望和忠诚,如同坚固的绳索般“拘系”并“维系”着新生王朝的稳定(拘系之,乃从维之),最终功成身退,其不朽功绩被君王在神圣的西山地举行的国家级祭祀中永久铭刻颂扬(王用亨于西山)的故事,生动阐释了随卦上六爻“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的深刻智慧。它揭示了随从之道的最高境界,并非简单的主从关系,而是基于至诚信任、共同理想和巨大贡献所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彼此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这种关系得到了时代的认可和历史的铭记,既是追随者个人价值的终极实现,也是其所追随事业能够稳固长存的根本保障。

故事总结与卦象启示

姜尚(姜子牙)从怀才不遇到渭水遇主,再到位极人臣、名垂青史的一生,生动诠释了随卦“随时之义大矣哉”的智慧。它展现的并非被动的跟从,而是主动的、有原则的、充满智慧的选择与追随。

代表的当前状态: 随卦代表一种需要随从、适应、合作的状态。当前局面不宜强出头,而应善于观察时机,选择正确的方向或领导者,融入环境或团队,借助大势成就自身。

后期发展的方向:

主动应变: 环境变动时(官有渝),要坚守正道并主动交流(出门交),寻求机遇。

明辨对象: 切忌“系小子”而“失丈夫”,必须谨慎选择追随的对象。

持守本心: 追随明主后(系丈夫),要“利居贞”,安守本分,实现价值。

功成守诚: 有所收获时(随有获),需警惕“贞凶”,以诚信正道(有孚在道)保全成果。

上下相孚: 领导者应“孚于嘉”,以诚信凝聚贤才,共创吉祥。

至诚一体: 追求“拘系之”般的稳固关系,使随从之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随卦的整体指引是:“元亨利贞,无咎”。核心在于 “顺时而动,择善而从” 。随从的成功,关键在于内心的坚守(利贞)和对外部时机、对象的明智判断。只要动机纯正,行为得当,随从不仅不是丧失自我,反而是通往亨通、避免咎害的康庄大道。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