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1章 ? 雷水解(震上坎下)+初六 · 无咎。

卦象:? 雷水解(震上坎下)

卦辞: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含义: 解卦象征解除困难、解脱。利于向西南方向行动。如果没有必要前往,返回原处吉祥。如果有所前往,及早行动吉祥。解卦上卦为震,代表雷、动;下卦为坎,代表水、险。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象征险难过后,万物复苏。它强调在困境解除时,应抓住时机,快速行动(夙吉),或静待恢复(来复吉),但需避免拖延。

故事:解困者------涣的脱险之路

在洪水泛滥的远古部落,一位名叫涣的治水能手,因早年失误被贬边陲。当部落再遇水患,无人能解时,涣被召回。他的救险历程,正是解卦“雷雨作,君子以赦过宥罪”的生动演绎,从静待时机到快速行动,最终解除困局。

初六 · 无咎。

爻辞: 没有灾祸。

含义: 解除困难的初期,局面平稳,没有灾祸。象征危机尚未爆发,宜静观其变。

雨水,已经连绵不断地下了七天。

起初只是淅淅沥沥的春雨,润物无声。但到了后来,雨势越来越大,天空像是被捅了个窟窿,浑浊的雨水汇成一道道溪流,沿着山脊冲刷而下,最终都涌向了山脚下那片平坦的沃野——有邰氏部落的聚居地。

部落边缘,那条被称为“生命之源”的姬水,往日温驯如母亲的手臂,环绕着农田与屋舍。如今,它却像一条渐渐苏醒的暴躁黄龙,水面不断上涨,浑黄的河水裹挟着断枝和泥沙,用力拍打着年久失修的土质堤岸。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味和水汽的沉重。

不安,如同无声的瘟疫,在部落中蔓延。

“族长!不能再等了!姬水快要漫过来了!”

部落议事大厅里,火光摇曳,映照着几张凝重焦虑的脸。说话的是部落的狩猎首领,皋陶。他性子刚猛,此刻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们必须立刻组织所有青壮,加固河堤!或者……或者向上游高地迁徙!”他挥舞着粗壮的手臂,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急促。

主位上的老族长,须发皆白,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他没有立刻回应,目光投向厅外那仿佛永无止境的雨幕。

“迁徙?谈何容易!老弱妇孺怎么办?粮种、牲畜怎么办?”一个掌管物资的长老摇头反对,“况且,这只是猜测,姬水未必会决堤……”

“等它决堤就晚了!”皋陶低吼,“你们忘了十几年前那场大水吗?”

这句话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本就波澜暗涌的厅堂,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包括老族长。十几年前的那场洪水,冲毁了家园,夺走了无数生命,也是有邰氏心中一道未曾完全愈合的伤疤。

而当时负责治水,却因判断失误,导致部分区域受灾惨重的,正是年轻的水官——涣。

那场失败后,涣被贬至遥远的边陲林地,看守猎场,至今已十余年。

“要是涣在……”不知是谁,低声嘟囔了一句,声音虽小,却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皋陶立刻冷哼一声:“哼!提那个罪人作甚?若不是他当年……”

老族长抬起手,制止了皋陶后面的话。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

“去吧,”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对身边一名护卫吩咐道,“带上我的信物,去北林,把涣……召回来。”

命令一出,满堂皆惊。

……

北林猎场,木屋简陋。

涣正在屋檐下,安静地打磨着一把石斧。雨水顺着茅草屋檐滴落,在他脚边汇成小小的水洼。

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苍老些,长期的边缘生活在他脸上刻下了风霜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依旧沉静如深潭,映着灰蒙蒙的天空和连绵的雨丝。

护卫带着族长的命令和口信赶到时,涣打磨石斧的手甚至没有一丝停顿。他只是静静地听着,直到护卫说完,才缓缓抬起头。

“雨势如何?姬水现在的水位到了堤岸的哪个位置?部落的存粮和麻袋还有多少?”他没有问自己的前程,没有抱怨往日的委屈,开口便是三个精准的问题。

护卫一愣,一一据实回答。

涣听完,沉默了片刻,将磨好的石斧别在腰间,站起身。

“走吧。”

他只说了这两个字,便毫不犹豫地踏入了茫茫雨幕之中。那背影,竟让传令的护卫感到一种久违的、令人心安的沉稳。

……

涣的回归,在有邰氏部落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有人期待,这位曾经最出色的治水能手能再次创造奇迹;有人怀疑,十几年过去了,他是否已经荒废了本事;更有人,如皋陶一般,对他当年的失误耿耿于怀,冷眼旁观。

涣没有理会任何目光和议论。

他甚至没有先去拜见族长,也没有回家看一眼那早已破败的老屋。他直接来到了姬水河边。

浑浊的河水在脚下咆哮,翻滚着黄色的泡沫。堤岸的泥土已经被泡得松软,一些低洼处,河水已经开始缓慢地渗漏,在堤内形成小小的水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涣沿着河岸,从下游走到上游,又从上游走到下游。他走得很慢,时而蹲下身子,用手捏起一把泥土捻动;时而望向对岸的山势,以及更远处乌云堆积的天空;时而又用随身的木棍,插入水中测量着流速和深度。

他的眉头始终微蹙着,像是在与这条狂暴的河流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涣!你到底在看什么?水还在涨!我们必须立刻动手加固堤坝!”皋陶带着一队青壮赶来,语气急躁。他身后的人们,手里拿着石镐、木夯,眼神急切地看着涣。

涣转过身,雨水顺着他花白的鬓角流下。他看了一眼皋陶和他身后那群跃跃欲试的年轻人,缓缓摇了摇头。

“现在,还不是时候。”

“什么?”皋陶几乎要跳起来,“还不是时候?难道要等水漫过堤坝,冲进我们的家和田地吗?”

涣的目光依旧平静,他指向河岸:“你看这泥土,饱含水份,软如烂泥。此刻上千人涌上堤岸,负重踩踏,非但不能加固,反而可能因承重过大,导致堤基滑塌,自行溃决。此乃‘妄动则扰’。”

他又指向河水:“再看这水势,虽涨,却未到极限。上游雨势未歇,但云层已有松动之象。此刻若倾尽全力,一旦后续水势远超预期,或雨势骤停,我们都会白费力气,耗尽物资,甚至因判断失误而引发恐慌。”

他最后看向皋陶和那些青壮:“真正的危险,尚未到来。此刻,无咎。”

“无咎?”皋陶不能理解,“什么叫无咎?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就在这里看着吗?”

“非是不做。”涣的声音沉稳有力,穿透雨声,“是‘以静制动’。”

他不再解释,转身对跟随而来的、几位曾经信任他的老部下下达了指令:

“一,立刻组织妇孺老弱,编织更多草袋、麻袋,准备沙土、石块,堆积于堤岸后方百步之外,随时备用。”

“二,派出哨探,日夜监视上游雨情和水流变化,每半个时辰回报一次。”

“三,检查所有排水沟渠,确保部落内积水能够排出,勿使内涝。”

“四,清点部落所有舟筏、绳索,集中于高地。”

他的指令清晰,有条不紊,仿佛早已在心中演练过无数遍。那是一种基于丰富经验和冷静判断的从容。

皋陶还想争辩,却被老族长用眼神制止了。老族长看着涣在雨中指挥若定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选择相信这个曾经失败,但也因此可能更加谨慎的儿子。

接下来的两天,部落里的气氛依旧紧张,但不再像无头苍蝇般慌乱。

人们按照涣的安排,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堤岸上,只有少数负责监测的人影,大部分青壮则在后方高效地准备着物资。

涣本人,则几乎不眠不休,时刻关注着河水的每一点细微变化。他像一头经验丰富的老狼,在危险逼近时,保持着极致的耐心和警惕。

果然,如同涣所预料的那样,河水虽然持续上涨,速度却并未急剧加快。而到了第三天黎明,持续了十天的大雨,竟然真的奇迹般减弱,变成了细密的雨丝。

天空的乌云,似乎也真的薄了一些。

水位,在几乎与堤岸齐平的位置,停止了上涨,然后开始极其缓慢地回落。

当第一缕微弱的天光突破云层,洒在依旧汹涌但已不再具有即刻威胁的河面上时,所有提心吊胆了数日的有邰氏族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险情,暂时过去了。

部落安然无恙。

人们看向依旧站在河堤上,浑身湿透的涣,眼神彻底变了。那里面充满了信服,甚至是后怕的庆幸。

若不是他力排众议,坚持“以静制动”,而是贸然让大批人马上堤,在那松软的泥土上作业,后果不堪设想……

皋陶走到涣身边,脸色复杂,许久,才抱拳躬身,低声道:“涣……先生,皋陶……服了。”

涣伸手扶起他,脸上依旧没有什么得意的表情,只是望着脚下退去的河水,轻声道:“解困之初,势未急。能知‘无咎’而不用力过猛,方能留有余力,应对真正的大险。这,只是开始。”

他知道,洪水的根源未除,更大的考验,或许还在后面。

但至少,这艰难的第一步,他走稳了。

通过治水者涣被召回部落,面对初现端倪的洪水险情时,顶住众人急于行动的压力,精准判断形势处于“无咎”之机,果断采取“以静制动”策略,避免了在条件不成熟时盲目加固堤坝可能引发的次生灾难,成功带领部落平稳度过危机初期。生动阐释了解卦初六爻辞“无咎”的深层智慧——在困难解除的初始阶段,危机尚未完全爆发,力量对比尚不明朗,此时最需要的并非盲目的行动,而是冷静的观察、精准的判断和充分的准备。贸然激进(“往”)可能打乱节奏,甚至提前引发祸端;而恰当的“止”与“静”,看似无为,实则是为了积蓄力量、看清局势,为后续真正有效的“解困”行动奠定坚实基础,是危机管理中至关重要却常被忽视的启动环节。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