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2章 九二 · 孚乃利用禴,无咎

译文: 只要心怀诚信,即使简单的禴祭也有利,没有灾祸。

含义: 上升过程中,以诚信待人(孚),即使形式简朴(如禴祭),也能获得利益,无咎。象征诚信重于外在形式,是上升的关键。

九二故事:

都城临淄的繁华,远超升明的想象。

车马如龙,人声鼎沸,高门大宅鳞次栉比。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食物的香气、脂粉的甜腻,还有隐隐的铜臭。

这一切,与桑里村的宁静质朴,恍如两个世界。

升明捏了捏怀中仅剩的几枚刀币,那是李公倾囊所赠,加上母亲日夜纺织攒下的微薄积蓄。它们沉甸甸的,压在他的心头。

他绕开那些挂着华丽招牌的客栈,在靠近城墙根的偏僻巷弄里,找到了一家最为简陋的“悦来客舍”。

说是客舍,不过是一排低矮的土坯房,屋顶覆着茅草,窗户用麻纸糊着,破了好几个洞。院子里堆着杂物,空气中飘着一股霉味。

“住店?通铺一晚一钱,单间三钱。”店主人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耷拉着眼皮,拨弄着算盘,头也不抬。

“通铺即可,有劳。”升明低声说道,递过去一枚刀币。

通铺大房间里,挤了七八张木板床,被褥油腻,散发着汗味和其他难以名状的气味。同住的,有和他一样来求学的寒门士子,也有走街串巷的货郎,风尘仆仆的行脚商。

升明选了个最靠里的位置,将简单的行李——几卷李公赠送的竹简,一套换洗的粗布衣,母亲做的布鞋——小心放好。

安顿下来,首要之事是解决生计。

他带来的那点钱,在临淄这销金窟里,支撑不了多久。他必须尽快找到能糊口的营生。

每日天不亮,他就起身,借着微光温习功课。然后出门,去市集寻找零工。他为人抄写过书信,替店铺整理过货品,甚至在西市粮行帮忙扛过麻袋。

赚来的铜钱,他仔细计算着。大部分用来购买最便宜的粟米和咸菜,偶尔买一小刀最劣质的简牍,用于记录心得。他几乎从不吃肉,衣衫永远是那两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袍子。

这便是他“禴祭”般简朴的生活。没有锦衣玉食,没有车马仆从,唯有维持生存最基本的所需。

然而,物质上的匮乏,并未磨灭他求知的热情。

齐国稷下学宫,是天下士子向往的学术殿堂。虽非官学,却汇聚了诸子百家的英才,自由讲学,风气开放。

升明自然无缘成为正式弟子,但他如同当年在桑里村塾堂窗外一样,成了学宫外徘徊的“旁听生”。

他站在学宫高大的院墙外,听着里面传来的激烈辩论声,心中充满了向往。他买不起学宫内流传的珍贵典籍抄本,便想方设法与一些能进入学宫的士子结交,用自己帮人做工换来的微薄收入,请他们喝酒(虽然他自己只点清水),虚心请教,借阅他们手抄的笔记。

同住悦来客舍的,有一位来自鲁国的士子,名叫曾申,家境比升明稍好,但也颇为清贫。曾申身体孱弱,一次感染风寒,高烧不退,躺在通铺上无人问津。

其他士子或掩鼻避开,或冷眼旁观。

唯有升明,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仅有的几枚准备买简牍的铜钱,跑去药铺抓了药,又向店主人借了陶罐,亲自为曾申煎药,日夜照料。

曾申醒来后,得知原委,抓住升明的手,热泪盈眶:“升明兄,大恩不言谢!”

升明只是笑笑:“同为寒窗,理当相助。”

他将自己辛苦整理、借阅抄录的学宫各家学说笔记,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曾申和其他几位交好的寒门学子。夜晚,在客舍昏暗的油灯下,他们常常围坐在一起,讨论经义,辩驳策论。

“升明,你此处见解精妙,为何不着文宣扬,以求闻达?”曾申看着升明笔记上密密麻麻的心得,感叹道。

升明摇头:“学未精深,不敢妄言。且求学贵在求真,非为虚名。”

他的诚信与质朴,在这个小圈子里渐渐传开。寒士们皆愿与他交往,称他“诚斋先生”(因其居所简陋而心怀诚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欣赏他这份“诚”。

客舍里还住着几位来自宋国、卫国的富家子弟,衣着光鲜,出手阔绰。他们常聚在一起饮酒作乐,高谈阔论,对升明这群寒士,颇有些不屑。

为首的宋国商贾之子田豹,尤其看升明不顺眼。

这日,升明刚帮人抄完书信回来,衣衫上还沾着点点墨迹。田豹和几个同伴正坐在院中饮酒,见他进来,故意高声笑道:

“哟,这不是‘诚斋先生’吗?又去为人执贱役了?听闻你昨日在学宫外,向人请教时,连一顿像样的酒水都请不起,只以清水代之?哈哈,如此寒酸,也配谈经论道?”

他身旁的同伴也跟着哄笑起来。

“田兄此言差矣,”一个卫国的士子附和道,“听闻他连祭拜先贤的束修都备不齐,只能以心香一瓣默祷,岂不亵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刺耳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雨点,打在升明脸上。

他握了握拳,指甲陷入掌心,但旋即又松开。

他想起李公的教诲,想起母亲的期盼,想起自己求学的初心。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田豹等人,语气不卑不亢:“求学之道,在心不在物。诚信所至,清水亦胜美酒;心意所达,默祷何逊牲牢?《易》云:‘孚乃利用禴’。诸位若以为礼之厚薄即学之深浅,恐非真知灼见。”

说完,他不再理会那几人青红交错的脸色,径直走向自己的床铺,拿起竹简,继续研读。

田豹被他一番引经据典的反驳噎得说不出话,只得恨恨地啐了一口:“穷酸!看你还能硬气到几时!”

孚乃利用禴——升明坚信,只要心怀至诚(孚),即使条件如同春季薄祭(禴)般简朴,自己的学问与品格,终有被认可的一天。

时光流逝,科考之期日益临近。

这一日,一位青衫老者信步走入悦来客舍。他衣着普通,气质却沉静儒雅,目光锐利如鹰。他自称是游学士子,想找个清静处暂住。

店主人见他不像豪客,便将他引到了通铺房间。

当时,升明正与曾申等几人讨论《尚书》中一篇的释义,几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下。升明并未固执己见,而是仔细倾听他人观点,引证其他典籍,条分缕析,语气平和,态度诚恳。

那青衫老者在一旁安静听着,偶尔微微颔首。

傍晚,升明见那老者独自一人,便主动上前,将自己的一份粗茶淡饭分与老者共享(虽然他本就份量不多)。交谈中,老者问及他对当今时政的看法,升明结合所学,坦诚己见,既不阿附流俗,也不故作惊人之语,分析利弊,皆中肯綮。

他见老者似乎对稷下学宫颇感兴趣,便将自己辛苦整理、视若珍宝的学宫各家学说笔记借给老者阅览,并细心提醒:“此乃学生私下记录,或有谬误,老先生阅览时还请甄别。”

老者翻阅着那字迹工整、内容详实的笔记,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他注意到升明的生活极其清苦,却依旧保持着求知的热情和待人的真诚。

住了两日,老者离去。临行前,他对升明说:“小友之诚,如璞玉浑金。他日必非池中之物。”

升明只当是寻常鼓励,恭敬施礼相送。

他并不知道,这位青衫老者,正是此次科考的主考官之一,朝中以清正识人着称的大夫晏恒。他微服访贤,意在考察士子们的真实品性与才学,而非其家世与财富。

科考当日,升明沉着应考,将多年所学倾注于笔端。

放榜之日,悦来客舍门前人山人海。

升明站在人群外围,心跳如鼓。他看到了曾申的名字,位列中游,由衷地为他高兴。

他的目光继续向下搜寻……没有,还是没有……

心,一点点沉下去。

难道,自己的“禴祭”之诚,终究未能上达?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目光猛地定格在榜单最前列——

甲等第三名:升明,桑里人士。

他愣住了,周围所有的声音仿佛瞬间消失。

中了?而且是甲等前列?

巨大的喜悦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几乎站立不稳。

“升明兄!你中了!甲等第三!”曾申激动地冲过来,抓住他的肩膀摇晃,声音带着哭腔。

周围的人群爆发出惊呼和议论。

“升明?是何人?没听说过啊!”

“好像是住在最便宜通铺的那个寒门士子!”

“竟能力压诸多世家子弟,位列甲等?”

这时,一队官差手持公文而来,朗声道:“哪位是升明士子?主考官晏恒大夫有请!”

在众人艳羡、惊愕、复杂的目光中,升明整理了一下粗布衣袍,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

而在不远处,田豹等人看着榜单上找不到自己的名字,又看着被官差恭敬请走的升明,脸色惨白,如丧考妣。他们终于明白,浮华的外表与空洞的言辞,在真正的才学与诚信面前,不堪一击。

无咎——因为始终秉持着内心的诚信,即使外在形式简朴至极,升明不仅没有因此遭受灾祸,反而赢得了考官的赏识,跨越了出身和财富的障碍,在上升之路上稳稳地前进了一步。

步入官署的那一刻,升明回头看了一眼那间简陋的“悦来客舍”。

那里,承载了他最困顿的岁月,也见证了他以“诚”为祭,叩开上升之门的坚定步伐。

通过描绘升明在都城临淄求学和备考期间,坚守清贫(禴祭般的简朴生活),却始终以诚信(孚)待人、勤勉向学的经历,生动阐释了升卦九二爻辞“孚乃利用禴,无咎”的深刻内涵。面对富家子弟的嘲讽与物质上的巨大落差,升明不为所动,坚信学问与品格重于外在形式。他无私帮助同窗,坦诚与人交流学问,其发自内心的诚信与质朴,最终打动了微服访贤的主考官,得以高中甲等。这深刻说明了在个人成长和事业上升的过程中,诚信是比任何华丽外在都更为宝贵的资本。只要内心至诚,即使条件简陋,形式简单,也能克服困难,赢得认可与机遇,顺利前行而无灾祸。诚信,是上升之道上最稳固的基石。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