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6章 上九 · 鼎玉铉,大吉,无不利。+总结

译文: 鼎配以玉铉,至为吉祥,无所不利。

含义: 鼎新圆满,以玉铉装饰(鼎玉铉),至为吉祥(大吉),无所不利(无不利)。象征革新达到至高境界,优雅而稳固,万事亨通。

上九故事:

寒来暑往,又是十年。

鼎君的鬓发已如昆仑山巅的积雪,但他的眼神依旧清澈明亮,仿佛蕴藏着不灭的离火。这些年间,他铸造的“黄耳金铉”之鼎已成为诸侯争相聘请的珍宝,象征着稳固与正统。他的鼎坊名扬列国,弟子遍布四方。

然而,在无数个凝视火焰的深夜里,鼎君的心中却渐渐萌生了一个超越以往所有作品的构想。

这一日,他将最得力的几位弟子唤至后院的静室。室内陈设简朴,唯有中央一案,上面铺着一张巨大的羊皮卷,绘着一尊前所未见的巨鼎草图。鼎身浑圆厚重,其上勾勒着九州的轮廓,江河山脉,纤毫毕现。

“此鼎,我欲名之‘和鼎’。”鼎君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非为一家一姓之祭祀,乃为祈愿天下和睦,兵戈永息。”

弟子们屏息凝神,被这宏大的愿景所震撼。

“老师,‘和鼎’之形制已臻完美,不知还有何处需精进?”大弟子恭敬问道。

鼎君的目光缓缓移向鼎口两侧,那悬挂鼎盖、牵引移动的关键之处——“铉”。

“金铉坚而重,显其威仪,然‘和鼎’之魂,当超越威仪,达于化境。”他指尖轻点草图上的铉位,“我欲以玉为铉。”

“玉铉?”弟子中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

玉,温润而泽,有仁德之象,然其性脆,如何能承千钧之重?这简直是颠覆了铸鼎的常理!

“老师,玉虽美,恐易折啊!”有弟子急切谏言。

鼎君微微一笑,那笑容里饱含着数十年与铜火打交道的智慧与沉淀:“尔等可知,至坚易折,至柔常存。玉,外柔内刚,具五德。以玉为铉,非取其力,乃取其德,取其魂。此铉,当为‘和鼎’点睛之笔,象征天下之和,非凭蛮力,乃依仁德维系。”

决心已定,鼎君开始了此生最艰难,也最极致的一次求索。

寻找合适的玉石是第一道难关。他派弟子远赴荆山、蓝田,甚至冒险深入西域,带回各式美玉。有的色泽纯正却隐含裂隙,有的质地坚韧却光泽晦暗。鼎君一块块摩挲,在灯下反复端详,如同在审视人的心性。

历时三载,终于从于阗觅得一方巨大的羊脂白玉籽料。此玉温润如凝脂,光华内蕴,触手生温,更难得的是,其玉脉绵长坚韧,毫无瑕疵。

“就是它了。”鼎君抚摸着玉石,如同面对一位久别重逢的故人。

然而,雕琢玉铉,比寻找玉石更为艰辛。玉性至坚,雕琢极易崩裂。鼎君拒绝了所有急躁的建议,他亲自设计了一套以柔克刚的工法——用韧性极佳的熟铁制成刻刀,蘸着解玉砂和水,依靠极致的耐心与稳定到近乎凝固的手腕,一点一点,一分一分地磨刻。

他常常在工坊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呼吸与磨玉的沙沙声同步,眼神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手中那块渐具雏形的玉铉。弟子们轮番守候,看着老师额角的汗水滴落,在玉石粉末中洇开小小的湿痕,无不为之动容。

这期间,曾有邻国暴君听闻“和鼎”之事,遣使携重金要求鼎君为他铸造象征征伐的“霸鼎”,被鼎君断然拒绝。使者威胁道:“老先生不畏兵锋吗?”

鼎君头也未抬,依旧专注于手中的玉铉,淡然道:“鼎魂已定,岂能为凶器?纵有兵锋,难毁我心。铸‘和鼎’,乃为息争,非为启衅。”

他的从容与坚定,竟让那嚣张的使者讷讷而退。消息传开,天下人更加敬佩鼎君的风骨。

寒暑交替,又是五年。

当最后一点玉屑被轻轻吹去,一对象征着天地交泰、阴阳和合的龙形玉铉终于完成。它们线条流畅优雅,龙鳞细密生动,通体散发着柔和而圣洁的光辉。将其悬于早已铸好的“和鼎”之上,那浑厚古朴的铜鼎,瞬间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庄重中透出灵秀,威仪里蕴含慈和。

“鼎玉铉!”

当覆盖的锦缎被掀开,“和鼎”呈现在赶来观礼的天下诸侯与万民面前时,所有人都被这完美无瑕的杰作所征服。没有喧哗,只有一片寂静的赞叹。

阳光洒在玉铉之上,折射出温润的光华,与鼎身上清晰的九州纹路交相辉映。它不像一件冰冷的礼器,更像一位仁德的尊者,静静地屹立在那里,便自有安抚人心的力量。

周天子亲临,主持诸侯会盟。以往会盟,各方暗藏机心,言辞间锋芒隐现。但这一次,在“和鼎”之前,沐浴在那玉铉散发的祥和气息中,所有诸侯竟都心平气和。他们以“和鼎”为誓,共饮血酒,立约止戈,互通商贸,善待百姓。

以往争执不休的边界纠纷,在“和鼎”下得以和平解决;以往互相敌视的邦国,在“和鼎”前达成了谅解。鼎中烹煮的不再是普通的祭品,而是象征和睦的五谷与香草,香气弥漫,沁人心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吉,无不利!”

此后数年,天下竟真的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太平岁月。诸侯间摩擦减少,商贸繁荣,文化交流频繁。人们都说,是“和鼎”的祥瑞之气,感化了各方君主的野心。

鼎君被天下共尊为“鼎圣”。但他却在“和鼎”成就、天下归心之后,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他将鼎坊交由弟子掌管,自己则退隐于终南山下,结庐而居。

他不再亲手铸鼎,而是将毕生对鼎器、对革新、对稳定、对仁德的感悟,着写成书。他写道:“玉铉非饰,乃鼎魂也。鼎新之道,不在革旧物之形,而在铸新局之魂。吉在无不利,利在万民和乐,天下安定。”

他的着作流传开来,被尊为《鼎经》,成为后世工匠、乃至治国者必读的经典。

晚年,常有诸侯乃至天子派使者入山,以重礼请他出山,再铸神器。鼎君皆婉拒,他指着山间潺潺溪流与天上舒卷的云朵,对随侍的童子笑道:“你看,水无常形,云无定态,然其润物、遮荫之功,岂逊于鼎?我已铸成‘和鼎’,心愿已了。万物皆有其位,我今之位,便在此山此水之间。”

又十年,鼎君在睡梦中安然离世,面容安详如熟睡的婴儿。

他去世那夜,据山下的村民说,看到终南山巅有温润如玉的光华直冲霄汉,与星空融为一体。而那座作为天下安宁象征的“和鼎”,历经千年风雨,王朝更迭,却始终屹立不倒,玉铉光洁如新,默默见证着历史的沧桑,持续散发着追求和谐与稳定的精神力量。

通过描绘鼎君晚年,不满足于“黄耳金铉”的成就,立志铸造象征天下和谐的“和鼎”,并以超越常规的智慧与极致耐心,克服万难,打造出至柔至刚、蕴含仁德的“玉铉”,最终使“和鼎”成为感化诸侯、促成和平的天下重器,生动阐释了鼎卦上九爻辞“鼎玉铉,大吉,无不利”的至高境界。鼎君在功成名就后选择退隐着书,将其“鼎新之道在铸魂非铸形”、“吉在利万民”的智慧传承后世,其人与鼎皆达圆满。这深刻说明,当鼎新之道臻于化境,便不再是技术的精进,而是精神与德行的升华。以优雅稳固之形(玉铉),承载宏大和谐之魂(和鼎),方能成就至为吉祥、无所不利的终极善果,泽被苍生,垂范千秋。

故事总结与卦象启示

鼎君从清渣纳助、充实避扰、革耳雨吉、折足警凶、黄耳守正到玉铉大成的一生,深刻演绎了鼎卦“烹物成新”的智慧。它展现了鼎新之道贵在根基稳固、循序渐进、灵活应变和坚守正道,强调在稳定中求变革,方能元吉亨通。

代表的当前状态: 鼎卦代表一种需要稳定、革新、除旧布新的状态。当前局面可能处于转型期,需夯实基础、逐步改进。气氛是积极而谨慎的,利于长期规划,但警惕冒进。

后期发展的方向:

清理基础: 初期要“鼎颠趾”,彻底清除积弊,“利出否”,并可借意外之力无咎。

充实内涵: 阶段中“鼎有实”,充实内部,外部阻碍自然化解,获吉。

灵活应变: 遇“鼎耳革”之阻,需善用时机(如雨),调整改进,终吉。

稳固根基: 警惕“鼎折足”之凶,避免根基不牢导致失败,凶中求训。

完善关键: 核心时配“黄耳金铉”,守持正固,利贞而成。

圆满提升: 终极达“鼎玉铉”之境,至吉无不利,成就典范。

鼎卦的整体指引是: “元吉,亨。”核心在于 “稳” 与 “新” 。鼎新之道,如同鼎器烹物,需火候得当(离火)、顺势而为(巽风)。只要根基稳固,步骤有序,坚守正道,就能在稳定中实现革新,至为吉祥,亨通顺利。鼎卦不仅是工艺的智慧,更是治国修身的法则,重在正位凝命,化生为新。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