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4章 六四 · 需于血,出自穴。

译文:在血光之地等待,从险穴中逃脱出来。

含义:已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甚至发生了冲突和伤亡(需于血)。但最终能够凭借冷静和智慧,从危险的洞穴中逃脱出来(出自穴)。象征在至险之中,唯有沉着应对,方能化险为夷。

六四故事:

沼泽的教训让禹明白,洪水不仅是水的威胁,更是人心的试炼。带着这份领悟,他继续着对洪水的探索,但这一次,他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勘探队扩充了人手,增加了护卫,每个人都配发了更好的武器和防护装备。禹还制定了严格的守夜制度,再不允许有任何松懈。

然而,大自然的险恶永远超乎人的想象。

那是一个阴沉的早晨,禹带领一队人前往北方山区勘察。这里的地势险峻,山洪频发,是了解洪水源头的关键区域。连日的暴雨让山路泥泞难行,但他们还是坚持向前。

“看那里的山体,”禹指着前方一处陡峭的坡面,“泥土已经饱和,随时可能滑坡。”

族叔眯眼观察:“那我们还要继续前进吗?”

“必须去,”禹坚定地说,“那片山区是数条支流的发源地,不了解那里的地质,就无法真正理解洪水的形成。”

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禹不时停下脚步,用手杖探测地面的稳定性,记录岩石的层理和走向。他的羊皮卷上又添了许多新的标记和符号。

正午时分,当他们正在一处相对平缓的山谷休息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不是乌云蔽日的那种暗,而是一种诡异的昏黄。

“不好!”禹猛地站起身,“快向高处撤离!”

但警告来得太迟了。

先是几声闷雷般的巨响从山顶传来,接着整个山体开始震动。人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张望,只见山顶的大片土石开始松动,如巨兽苏醒般向下滑落。

“山崩了!快跑!”不知谁大喊一声,队伍顿时乱作一团。

巨大的泥石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而下,树木被连根拔起,岩石相互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人们拼命向两侧奔跑,但泥流的速度远超人的脚力。

禹在混乱中保持着一丝冷静,他观察着泥流的走向,发现左侧有一处凸出的岩体。

“向那边跑!”他指挥着众人,“那是唯一的生机!”

大部分人听从指挥向岩体奔去,但仍有几人因恐慌而选择了错误的方向,瞬间被泥流吞没。

禹本已接近安全区域,但看到一名年轻人被绊倒,他不假思索地返身相救。就在他拉住那年轻人的瞬间,一股更大的泥流从侧面冲来,将两人一齐卷走。

天旋地转,黑暗降临。

当禹重新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一个黑暗狭窄的空间里。右臂传来剧痛,他摸索着,感觉到温热的液体正从伤口流出——那是血。

他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让眼睛适应黑暗,同时仔细聆听着周围的动静。远处传来模糊的水声,说明附近有流动的水体。空气潮湿但可以呼吸,说明这个空间并非完全封闭。

通过触觉,他判断自己应该是在一个被洪水冲刷出的岩洞中。泥石流冲击时,恰好将他冲进了这个天然形成的洞穴,反而救了他一命。

但危险远未结束。洞穴可能随时继续坍塌,而他的伤势若不及时处理,也会危及生命。

“需于血”——爻辞中的警告在他脑海中回响。他确实陷入了血光之险。

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慌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加速死亡。他回想起父亲鲧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遇险时慌乱失措,做出错误判断。

他首先检查了自己的伤势。右臂被尖锐岩石划开一道深口,但幸运的是没有伤及动脉。他撕下衣襟,用牙齿和左手艰难地进行包扎止血。

接着,他开始仔细探索这个洞穴。洞壁湿滑,摸上去有一种黏腻感。他小心地移动,避免引发新的坍塌。

在摸索过程中,他意外地发现洞壁上有些奇怪的刻痕。仔细辨认,那竟是古老部落留下的标记!这些标记指示着方向和距离,似乎是某种古老的水道图。

禹激动不已,忘记了自己的伤痛。这些古老标记与他这些年来绘制的河道图有许多吻合之处,但也有些差异。这些差异很可能就是理解洪水行为的关键!

他用心记下这些标记,与自己脑海中的地图进行比对。渐渐地,他对这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时间一点点过去,禹感到体力在流失。伤口虽然不再大量出血,但疼痛和失血还是让他虚弱。洞外偶尔传来队友的呼唤声,但声音微弱而遥远,显然他们还没能找到这个隐蔽的洞穴入口。

必须自救!禹下定决心。

他回忆起自己绘制的山形图,这个区域应该是石灰岩地质,常有地下河和溶洞。如果这个洞穴是洪水冲刷形成的,那么很可能有与地下河相连的通道。

他俯身贴近洞底,果然感觉到微弱的气流。有气流就意味着有出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顺着气流的方向,禹在洞穴深处发现了一道狭窄的裂缝。裂缝极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而且里面一片漆黑,不知通向何处。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留在原地等待救援,可能会因伤势加重而死亡;冒险进入未知的裂缝,可能会遇到更大的危险。

禹没有犹豫太久。他折下一根石笋作为标记留在洞口,然后毅然决然地侧身挤进了裂缝。

裂缝内更加黑暗潮湿,有时狭窄得需要屏住呼吸才能通过。禹的伤口在挤压中再次裂开,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袖,但他咬牙坚持着。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光线。禹精神一振,加快速度向光亮处挪动。

光线越来越强,最后他终于挤出了裂缝,重见天日!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欢呼,就倒吸一口冷气——他正站在一处悬崖中间凸出的平台上,下方是汹涌的洪水,上方是陡峭的岩壁。他仍然身处险境。

但这一次,禹露出了笑容。因为他认出这个地方了!这是他曾经标注过的一处地质特征,离他们的营地并不远。

果然,不久后,一队搜寻的人马发现了挂在悬崖上的他。当他们用绳索将禹救上来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他独自一人在洞穴中度过了一天一夜,身负重伤却依然活着!

“我们还以为你...”族叔哽咽着说不出话。

禹虽然虚弱,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找到了...找到了古人留下的水道图。我们的地图需要修正...”

众人面面相觑,难以置信。在这种生死关头,禹想的竟然还是他的治水大业!

回到营地后,禹顾不上休息养伤,立刻根据记忆将洞中的古老标记绘制下来。这些古老智慧与他的现代观察相结合,让他对洪水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发现自己之前对某些河道的判断有误,而那些错误如果付诸实践,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这次险境没有白费,”禹对族人们说,“它让我看到了之前看不到的东西。”

族叔为他更换绷带时,忍不住问:“在洞里的时候,你真的不害怕吗?”

禹沉思片刻:“害怕,但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未竟事业的遗憾。正是这种遗憾,给了我爬出来的力量。”

他抬起包扎好的手臂,继续说:“血教给我的不只是疼痛,更是生命的宝贵和责任的重大。每一个牺牲都不应该被浪费。”

这次经历很快在各部族中传开。人们不仅惊叹于禹的幸存,更被他对治水事业的执着所感动。原本对禹持观望态度的部落开始主动前来投靠,提供人力和物资。

禹的团队不仅没有因为这次事故而削弱,反而变得更加壮大和团结。

一个月后,伤势初愈的禹再次带领队伍来到那个差点夺去他生命的山区。但这一次,他们做好了万全准备。

利用从古老标记中学到的知识,他们成功预测并防范了一次大规模山体滑坡,挽救了许多生命。

站在安全的高地上,看着泥流从下方奔涌而过,族叔感慨道:“上一次的鲜血,换来了这一次的安全。”

禹点头:“这就是‘出自穴’的真义——从险境中脱身不是最终目的,将从险境中学到的东西用于避免新的危险,才是真正的智慧。”

他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轻声道:“每一个洞穴,每一次流血,都是洪水在与我们对话。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就能找到出路。”

夕阳西下,禹的身影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坚定。族人们看着这个屡次从死亡边缘回归的领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敬意。

本章小结:禹在勘察山区时遭遇山体滑坡,被困洪水冲刷出的洞穴中,身负重伤(需于血),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但他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利用自己积累的地理知识,观察洞内气流和水流,最终找到裂缝成功脱险(出自穴)。这次经历不仅让禹幸存下来,更让他意外发现了古人留下的水文标记,修正和完善了自己的治水方案。本章展现了在至险之境中,保持冷静和运用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险境转化为获取新知的契机。禹的“出自穴”不仅是物理上的脱险,更是认知上的突破——每一次危险都可能隐藏着通往解决方案的钥匙,关键在于能否在血光之灾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求索的精神。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