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3章 九三 ·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九三 ·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译文:没有只平而不陡的,没有只往而不返的。在艰难中守持正固就没有灾祸。不要担忧诚信受损,在饮食享受方面是有福的。

含义:泰极否来是自然规律。平坦终会变陡坡(无平不陂),前往终有折返时(无往不复)。因此,在安泰中要时刻想到艰难,守持正固(艰贞)才能免咎。只要心怀诚信(勿恤其孚),自可安享福禄(于食有福)。象征居安思危的智慧。

九三故事:

洛邑的城墙在天下之中的平原上拔地而起,象征着周王朝对四方的掌控已臻稳固。镐京与洛邑之间,驿道通畅,车马络绎。各地诸侯按时朝贡,边远方国遣使来贺。田野里粟麦丰收,市井间商旅云集。一幅小往大来,地天交泰的盛世画卷,似乎在眼前徐徐展开。

然而,在这片升平景象中,总有清醒的目光,穿透表面的繁华,望向更深远的隐忧。

夏日的午后,镐京王宫旁的摄政府内,冰鉴散发着丝丝凉意,却驱不散周公眉宇间的一抹凝重。他与召公奭对坐,案几上摊开着各地报来的祥瑞奏章——某地嘉禾生,某处醴泉出,皆是太平吉兆。

奭弟,你看,周公将一份竹简轻轻推过去,语气平静无波,四海宾服,五谷丰登,确是难得之象。

召公翻阅着,脸上也露出欣慰之色,但抬头看见周公的神情,不由得问道:旦兄,天下安宁,正是我等夙夜所求,为何你似乎……忧心不减?

周公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被烈日炙烤得有些发蔫的树叶。正是因为太安宁了,召公啊。他缓缓道,你可还记得《易》中所言?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这世间,没有永远平坦而不转向险陂的道路(无平不陂),也没有一直前进而不遇反复的行程(无往不复)。此刻的安泰,如同行于平原,视野开阔,步履轻松。然则,平原尽头,安知没有崇山峻岭、深涧险滩?

召公神色一凛,放下竹简:旦兄是担忧……

我担忧的,是人心。周公走回座位,声音低沉,担忧这太平景象,会消磨了朝野上下的锐气,会让人忘记了创业的艰难,守成的不易。担忧这甘甜的醴泉,喝多了,会品不出清水的真味,更会畏惧将来可能出现的苦水。

他指向那些祥瑞奏章:这些,是上天眷顾,亦是警示。若我等只沉溺于此,以为天下自此无忧,那危机便已埋下。

召公深以为然:确是如此。居安思危,方能长久。

故而,越是太平,越需坚守正道,不忘艰难(艰贞)!周公语气坚定起来,唯有如此,方可避免大的过错与灾祸(无咎)。你我辅佐大王,当以此意时时劝谏,亦当以身作则。

数日后,一场盛大的丰收祭祀在镐京东郊举行。年轻的成王姬诵主祭,周公、召公及文武百官陪同。祭台上堆满新熟的谷物、肥美的牺牲,场面庄严肃穆,万民围观。

仪式结束后,按照惯例,王室与群臣将分享这些祭品,象征与神共食,接受福佑。盛宴即将开始,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与欢庆的气氛。

成王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向那摆放着最精美膳食的席位。他脸上带着属于这个年纪的、难以完全掩饰的愉悦。就在他即将落座时,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身旁的周公,看到叔父正平静地注视着他,那眼神深邃,带着询问,更带着期许。

成王伸向象牙箸的手微微一顿。他想起不久前,周公在为他讲解《无逸》篇时说过的话:君子所居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 想起父王武王当年在军旅中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往事。

他收回手,转向负责宴席的膳夫,声音清朗,足以让周遭的重臣们听见:将这些牺牲、谷物,分出一半,赐予今日在场的耆老、以及城中鳏寡孤独者。其余,寡人与众卿共食。

此言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按礼制,祭品主要由王者与贵族分享,以示神恩专属。成王此举,颇不合常规。

一位老臣迟疑着上前:大王,这……于礼不合啊。祭品乃通神之物,岂可轻易……

成王抬手制止了他,目光扫过在场诸臣:神明赐福于周,是赐福于周之万民,非独寡人与诸卿。寡人年幼,未历先王创业之艰,若独享珍馐,于心何安?与民共食此福(于食有福),方不负上天好生之德,亦不负先王仁政之志。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至于是否合乎旧礼……寡人之信(孚),在于敬天保民,此心此志,神明可鉴,又何须忧虑他人非议,固守刻板之礼(勿恤其孚)?

周公站在成王身后,看着少年天子挺直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和深深的欣慰。他率先躬身:大王仁德,体恤民艰,臣等感佩!

群臣见状,纷纷拜伏,再无异议。

分享祭品的消息传开,在镐京民众中引发了巨大的反响。王室的仁德之名,更加深入人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理解这份居安思危的苦心。朝野之间,开始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在暗处流动。

摄政公与大王,是否过于谨慎了?如今天下太平,正当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安宁才是。

是啊,每每朝会,总要强调艰难,仿佛这太平盛世是偷来的一般,让人不得畅快。

听说,连宫中用度,大王都下令裁减了不少……

这些议论,自然也传到了周公和成王的耳中。

一日,成王有些闷闷不乐地对周公说:叔父,为何我等一心为国,反招致些许不解之声?

周公看着日渐成熟的侄子,温和地笑了:大王可知,勿恤其孚之意?

成王思索片刻:便如祭祀那日,儿臣不忧虑他人质疑我行事的诚意。

正是。周公颔首,我等心怀诚信,为的是江山永固,黎民安康。此心光明,又何须担忧一时的不解与非议(勿恤其孚)?时间会证明一切。坚守这份在安乐中不忘艰难的信念(艰贞),方能使我周室长久地于食有福,安享这太平之福。

他望向宫墙之外广袤的国土,语气深沉:平坦之下,或有险陂(无平不陂)。前行之路,必有反复(无往不复)。唯有常怀此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世,才能延续得更久一些。

成王肃然,郑重地点了点头。他明白了,这太平盛世的琼浆玉液,需以忧患意识为杯,方能品出其甘醇,亦不致沉醉迷失。

通过描绘天下初定、盛世景象显现之时,周公与成王却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居安思危理念的故事,深刻阐释了泰卦九三爻“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的智慧。面对“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自然规律,周公深谙安泰之中潜藏危机的道理,时时告诫并身体力行“艰贞”之道,即在顺境中坚守创业之艰与勤政之志。成王在其影响下,于丰收祭祀时做出“与民共食”的非常之举,体现了不失诚信(勿恤其孚)的前提下,与人共享太平之福(于食有福)的仁政思想。这种深植于盛世的忧患意识与坚守正道的品格,正是规避潜在风险、延长泰世福祉的关键所在,充分展现了在通达之境保持清醒头脑的深远意义。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