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2章 六二 · 同人于宗,吝。

译文:只与同宗族的人和同,会有憾惜。

含义:如果将团结的范围局限于宗族、小团体内部(于宗),画地为牢,排斥外人,就会导致格局狭小,产生憾惜。

六二故事:

镐京的宫室之内,炭火在青铜兽炉中噼啪作响,驱散着初春的寒意,却驱不散某些人心头的疑虑。

姬发端坐于主位,其下分列着周国的核心重臣。除了姜子牙、散宜生、太颠等文王时期的老臣,更多了几位姬姓宗亲的面孔——他的弟弟姬旦(周公)、姬奭(召公),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宗室长老。内部已然稳固(同人于门),下一步,自然是如何向外拓展,汇聚力量。

“大王,”一位须发皆白,名为姬韦的宗室长老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自先祖后稷始,我姬姓一族,筚路蓝缕,经营西土,方有今日之基业。文王在世时,亦多倚重宗亲子弟。如今欲图大事,更当以我姬姓子弟为筋骨,以周国本土之力为根基。外姓诸侯,其心难测,今日可因利而来,他日亦可因利而去。若委以重任,恐生肘腋之变啊!”

他的话引起了几位宗室成员的低声附和。

“韦公所言,不无道理。”另一位长老接口,“譬如用兵,中军主力,必是我周国子弟兵,方能如臂使指。让外姓统率重兵,或使其参与机密,终究……不够稳妥。此乃家国根本,不可不慎。”

姬旦微微蹙眉,欲言又止,目光看向上首的兄长。

姬发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只是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规律的轻响。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将目光转向一直闭目养神的姜子牙:“尚父,您以为如何?”

姜子牙缓缓睁开眼,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姬韦身上,声音平和却带着千钧之力:“韦公忧心国事,其情可鉴。然,老夫有一问,请韦公试答:商纣之敌,是我周国一国之敌,还是天下人之敌?”

姬韦一怔,下意识回答:“纣王无道,天下共愤,自然是天下人之敌。”

“既如此,”姜子牙声音提高了几分,“伐纣之举,是我姬姓一族之事,还是天下人之事?”

“这……”姬韦一时语塞。

“若是天下人之事,却只让我姬姓一族出力,只信任我姬姓一族之人,这岂不是告诉天下诸侯:我周国伐商,非为拯民于水火,乃是为了一家一姓之私利,欲取商而代之?”姜子牙的语气依旧平稳,但话语却如刀锋般犀利,“若行此‘同人于宗’之事,画地为牢,将绝大多数盟友拒之门外,其结果如何?”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易》云:‘同人于宗,吝’。此‘吝’,便是憾惜,便是格局狭小所致之困局!力量单薄,尚在其次;失去道义人心,方是致命之伤!天下人若以为我周与商无异,皆是唯宗亲是用,唯私利是图,谁还肯真心归附?届时,我周国便是以一隅之力,对抗整个天下残存拥商之势,纵使一时得手,根基不稳,憾惜必生!”

宫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的燃烧声。几位原本附和的宗室成员低下了头,陷入沉思。

姬发适时开口,声音沉稳而坚定:“尚父之言,振聋发聩。韦公,诸位宗亲,尔等忠心,姬发深知。然,我等今日所谋,非仅姬姓之天下,乃是要革除暴政,开创一个天下为公的新局。若起步之初,便心存门户之见,固守宗族之私,与那商纣何异?又如何配得上‘顺天应人’四字?”

他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目光扫过每一位臣子:“文王遗志,在于‘德’与‘和’。德,需布于天下;和,需囊括万邦。南宫适,非我姬姓,勇冠三军,可为大将;散宜生,出自散国,智谋深远,可为股肱。便是尚父,亦非西土之人,然我以师礼待之,言听计从。为何?只因他们心怀天下,其才其德,可助我成就大业!”

他回到座位,语气不容置疑:“故此,联合诸侯,绝不能只限于姬姓姻亲或故旧。但凡认同伐纣大义者,无论亲疏,无论来自何方,皆是我之间袍,皆可推心置腹!此非权宜之计,乃是立国之本!唯有打破‘同人于宗’之狭隘,方能汇聚四海之力,成就‘同人于野’之亨通!”

姬发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彻底定下了基调。

姬韦等宗室长老面面相觑,最终,姬韦长叹一声,躬身道:“大王见识深远,非老臣所能及。谨遵王命。”

策略既定,周国这台战争机器,开始以一种更开放、更自信的姿态运转起来。

姬发下令,在镐京之外,设立专门的馆驿,命名为“迎贤驿”,以极高的礼节,接待从四方前来投奔的贤士和诸侯使者。

他亲自撰写了讨伐纣王的檄文,不再仅仅强调商纣对周国的迫害,而是历数其“焚炙忠良,刳剔孕妇”、“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屏弃典刑,囚奴正士”等祸害天下的暴行,明确宣示伐纣的目的是“恭行天罚”,为天下人讨还公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份充满道义力量和悲悯情怀的檄文,被抄录了无数份,由精干的使者携带,秘密送往各个诸侯国。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不久,来自羌、庸、蜀、髳、微、卢、彭、濮等西方、南方部落的首领和使者,陆续抵达镐京。他们大多饱受商朝压迫和歧视,看到周国如此开放包容的姿态,听到那篇直指人心的檄文,纷纷表态愿意出兵出粮,听从周王调遣。

甚至一些原本与商朝关系尚可的小国,也因纣王日益疯狂的压榨和对诸侯的轻蔑而心生离意,暗中派人与周国联络。

这一日,“迎贤驿”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自东方姜姓部族的年轻首领。姜姓与姬姓世代通婚,关系密切,但这位首领并非为此而来。他在大殿上慷慨陈词,控诉商纣强征其部族青年修建离宫苑囿,累死者无数。

姬发走下王座,亲手扶起他,郑重道:“君之痛,即我之痛;君之仇,亦我之仇!伐商成功之日,必使天下各部,皆得安守本土,不复受此奴役之苦!”

年轻的首领热泪盈眶,当即表示愿率全部落之兵,为前锋效死。

站在一旁的姬韦看着这一幕,心中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他低声对身边的姬奭叹道:“大王胸怀,果真如天如野,非我等局限于宗室墙垣者所能窥见。今日方知,‘同人于宗’之‘吝’在何处了。”

姬奭点头:“不错。若依我等着眼于一族之私,或许能得一时之稳固,却绝无可能赢得这四海归心之势。大王与太公,所见者大啊。”

随着外来贤士和盟友的增多,周国的军事力量、物资储备、情报网络都在急速扩张。更重要的是,一种“天下共主”的道义形象,开始在中原大地上悄然树立起来。

姜子牙对姬发说:“大王,门户已开,宾客渐至。如今我周国,已非偏居西土之一邦,实已成为天下反商义士汇聚之中心。此乃打破‘同人于宗’之果也。”

姬发望着宫门外熙熙攘攘、服饰各异的各方来客,心中豪情涌动。他知道,这条路走对了。局限于一族一姓,只会路越走越窄,憾惜无穷;而敞开胸怀,汇聚天下英才与力量,方能拥有扭转乾坤的可能。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周国内部关于是否主要依赖宗亲力量的争论,以及周武王姬发在姜子牙辅佐下,力排众议,毅然打破宗族界限,向天下所有反商力量敞开大门的决策过程,深刻阐释了同人卦六二爻“同人于宗,吝”的警训。武王深刻认识到,讨伐暴商是天下人的共同事业,若将团结的范围局限于姬姓宗族内部(同人于宗),不仅会导致力量单薄,更会因格局狭小、失去道义号召力而带来巨大的憾惜。他坚持“天下为公”的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各方诸侯和贤士,成功将周国打造成为反商力量汇聚的中心,为后续的联盟行动奠定了广阔而坚实的基础,生动体现了打破狭隘、寻求大同的同人卦核心精神。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