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1章 ? 地山谦(坤上艮下)+初六 ·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卦辞: 亨,君子有终。

含义: 亨通,君子能够保持谦德至终,必有善果。谦卦上卦为坤,代表地、顺;下卦为艮,代表山、止。高山本应巍峨耸立,却甘居平地之下,象征谦逊、卑己尊人。此卦是《易经》中唯一六爻皆吉的卦,深刻揭示了“满招损,谦受益”的天道规律。它告诫人们,无论处于何种位置,都应保持谦逊的美德,如此才能亨通顺利,善始善终。

故事:守谦者——虞舜的德化之路

在尧帝时代,有一位名叫舜的年轻人,他生于贫寒,遭遇家庭不幸,却以其至孝和深沉的谦德,最终感化家人,闻名天下,继承了帝位。他的一生,正是谦卦“卑以自牧”精神的最佳写照。

初六 ·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译文: 谦逊而又谦逊的君子,可以用来渡过大河巨流,吉祥。

含义: 在地位卑微、事业初始之时,就要具备谦而又谦的态度(谦谦君子)。这种品德,能帮助他克服巨大的艰难险阻(用涉大川),获得吉祥。

暮色四合,历山脚下的小村落笼罩在炊烟与寒意中。

一间低矮的土坯房内,灶火微弱,映着几张神色各异的脸。

舜坐在灶膛前,默默添着柴禾。火光在他年轻却饱经风霜的脸上跳跃,勾勒出坚毅的轮廓。他身形魁梧,本该是家中主要劳力,此刻却显得格外沉默。

“杵在那里作甚!”一声粗嘎的呵斥来自炕上的瞽叟。他双目浑浊,面色不善,“没看见水缸空了吗?还不快去挑水!想渴死老子和你娘吗?”

舜立刻起身,垂首应道:“是,父亲。”声音平和,没有丝毫怨怼。

“哥,我也要喝水!”躺在炕上翘着腿的象懒洋洋地喊道,他是舜的异母弟,被继母骄纵得目中无人。

“知道了,象弟。”舜拿起墙角的陶罐和扁担,推门走入寒冷的夜色。

门外寒风凛冽,水井在村头,路并不近。

继母握登氏看着舜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撇了撇嘴,对瞽叟低声道:“看看你那好儿子,整日里闷声不响,谁知道心里琢磨什么?我看他就是个榆木疙瘩,干活还行,别的,哼……”

瞽叟哼了一声,没接话,但脸色更沉。

象翻了个身,嘟囔道:“娘,明天让舜去山里砍柴吧,我要那棵最高的树上的干枝,生火暖和。”

握登氏宠溺地拍了拍儿子:“好,好,明天就让他去。”

舜挑着沉重的两罐水回来时,额上已见薄汗。他小心地将水倒入缸中,又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并算不得凌乱的屋子。

“行了行了,别在那儿碍眼!”握登氏不耐地挥手,“去把院里的柴劈了,明天你弟弟要用。”

“是,母亲。”舜放下扫帚,又走向院子。

冰冷的斧头握在手中,一斧一斧劈在硬木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这重复的、似乎永无止境的劳作,便是他日常的写照。母亲早逝,父亲顽劣不明,继母刻薄,弟弟骄横。这个家,于他而言,并非温暖的港湾,更像是无尽的试炼场。

他们曾在他饭里掺沙,他曾睡在牛棚,他们甚至在他独自上山时,故意弄丢他辛苦采集的草药……种种苛待,数不胜数。

然而,舜的心中,却从未燃起怨恨的火焰。

他记得幼时,生母握登氏(注:此处沿用常见说法,亦有说舜生母早亡,此握登氏为继母)温婉的教诲,虽记忆已模糊,但那点关于“孝”与“悌”的微光,始终留存。他相信,至诚的孝心,或许终有一日能感化这冰冷的一切。

次日,天未亮,舜便带着斧绳上了山。

象指明要的那棵树的干枝,生在高处,极其危险。舜小心翼翼地攀爬,寒风刮在脸上如同刀割。当他终于砍下那些树枝,捆绑好,准备下山时,脚下的一块石头突然松动!

他连人带柴从陡坡上滚落,幸亏他反应迅捷,抓住了一丛坚韧的藤蔓,才免于坠入深谷,但手臂和脸颊已被荆棘划出数道血痕。

他挣扎着爬起来,检查那捆柴,发现散落了一些,又默默重新收拾好,扛在肩上,一步步走回家。

回到家中,象看到他脸上的伤和略显狼狈的样子,非但没有关心,反而哈哈大笑:“哥,你怎么像个泥猴似的!”

握登氏皱紧眉头:“砍点柴也弄成这样,真是没用!”

瞽叟虽看不见,却能听到动静,冷哼一声,表达着不满。

舜什么也没说,放下柴捆,平静地去打水清洗伤口。那沉默而顺从的姿态,仿佛一堵柔软的墙,将所有恶意都无声地吸纳、化解。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

春耕时节,舜在田间奋力拉犁,汗水浸透了粗麻衣衫。瞽叟和象却坐在田埂上阴凉处,指指点点。

夏日炎炎,舜在烈日下除草,背脊晒得黝黑爆皮。握登氏送来饭食,却只有些稀薄的粥和干硬的饼。

秋收忙碌,舜一个人收割着全家的粮食,直到深夜。象却抱怨他回来太晚,吵了自己睡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冬雪纷飞,舜要加固畜圈,修补房屋,双手布满冻疮。

他并非没有力气反抗,也并非愚钝到不明是非。

但他选择了“谦谦”。

那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力量。是对父亲身份的尊重(即使他不明),是对家庭秩序的维护(即使不公),是对自身心性的磨砺。

他将所有的苦楚和委屈,都内化为修身的动力。在劳作中,他观察天时,琢磨农事,练就了精湛的技艺;在寂静中,他反思己身,涵养德行。

他的谦逊、孝行,如同幽谷中的兰草,虽无人欣赏,却暗自散发清香。

渐渐地,邻里乡亲们看在了眼里。

“瞽叟家的舜,真是难得的好孩子啊……”

“那般对待他,竟无一丝怨言,依旧恭顺勤劳,太不容易了。”

“这般至孝之人,真是少见。”

“谦谦君子”,他的名声开始在乡里悄然传扬(鸣谦之始)。这名声,没有给他带来家中的温暖,却像一道微光,开始照亮他晦暗的人生。

一日,村里一位长者去世,家族因田产分配起了激烈争执,几乎要动武。众人劝阻无效,场面混乱。

舜恰好经过,他并未因自己年轻且在家中地位低而退缩,也未强行介入。他静静地听完了各方的抱怨和诉求,然后以极其谦和的态度,向双方躬身行礼,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结合情理与村中惯例,提出了一个相对公允的分配方案。

他没有指责任何一方,只是平和地分析,设身处地地为所有人着想。他那份发自内心的诚恳与谦逊,竟然奇迹般地平息了这场风波。

争执双方看着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备受家人欺凌的年轻人,被他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公正所触动,最终接受了他的调解。

这件事,让舜的“谦”名更加响亮。人们发现,他的谦逊并非仅仅是逆来顺受,更包含着智慧与力量,足以化解纷争,抚平波澜。

这人生的“大川”,家庭的险恶,环境的艰难,他正凭借着一叶名为“谦逊”的扁舟,稳稳地渡着(用涉大川)。

虽然前方仍有风浪,但吉祥的征兆,已如远方的灯塔,在黑暗中投来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通过虞舜在地位卑微、身处恶劣家庭环境时,面对父母的顽嚣、继母的嚣张、弟弟的傲慢与多次虐待,始终以“谦而又谦”的态度恭敬孝顺、友爱兄弟(谦谦君子),将种种艰难险阻视为磨砺,从而一次次化险为夷、德行日进,并因其至诚谦德赢得乡里赞誉、初显名声的故事,生动阐释了谦卦初六爻“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的深刻智慧。舜在人生与事业的初始阶段,不因处境困厄而怨天尤人,不因他人过错而以牙还牙,而是内修谦德,外行孝悌,将险恶的家庭环境视为需要渡过的“大川”,最终凭借谦逊之舟安然渡过,并为未来的命运转折积累了宝贵的德行资本,奠定了吉祥的根基。这充分揭示了在卑微和困境中,持守谦逊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克服万难、趋向吉祥的根本力量。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