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5章 六五 · 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译文: 不依靠财富使邻国归附,利于进行征伐,无所不利。

含义: 以谦德居于尊位(六五君位),不靠武力或财富压服邻邦(不富以其邻)。但当遇到不服王化、恃强凌弱的国家时,运用武力征伐(利用侵伐)也是伸张正义、保护弱小的谦德体现,故而无所不利。

平阳宫的高台之上,舜极目远眺。山川形胜,尽收眼底。如今他代行天子之政,天下诸侯的表章如雪片般飞来,大多称颂帝德,宾服朝贡。四海看似升平,但一份来自南方的紧急奏报,却让他平静的心湖泛起了涟漪。

“报——南方有苗氏部落,再次劫掠周边小邦,掳其青壮,夺其粮秣,边境诸部苦不堪言,求救的表章已堆积如山!”传令兵风尘仆仆,声音带着急促。

殿内群臣闻言,议论声渐起。

“又是三苗!”一位武将出列,声如洪钟,“陛下,舜相!三苗恃其地险人悍,屡教不改,依臣之见,当立即发王师征讨,以示天威!”

“不可!”一位文官连忙反对,“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三苗虽蛮横,亦是我子民。陛下与舜相以德化天下,岂可轻动刀兵?当再遣使者,宣谕德教,感化其心。”

“感化?感化了多少年了?”另一位大臣摇头叹息,“前前后后派去多少德高望重之臣?送去多少典籍礼器?他们表面恭顺,转脸便故态复萌!依我看,非雷霆手段,不能震慑宵小!”

朝堂之上,主战与主和两派争执不下,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了舜的身上。

舜端坐于御座之侧,眉头微蹙,并未立即开口。他脑海中浮现出南方那片瘴疠之地,山高林密,河道纵横。三苗部落盘踞其中,确实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更棘手的是,他们并非不懂王化,而是不愿受约束,恃强凌弱已成习性。

“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舜的声音沉稳,打破了殿内的嘈杂,“武力征伐,看似快捷,然杀伐一起,生灵涂炭,非仁政所愿。德教感化,乃根本之策,但若遇冥顽不化,徒然纵容,反令弱小者受害,正义不张。”

他缓缓起身,走到大殿中央,目光扫过众臣:“陛下与吾,承天景命,牧守万民。守护弱小,惩强扶正,亦是天子之责。三苗之事,吾意已决。”

他顿了顿,清晰地说道:“先礼后兵。再派使者,携陛下与吾之手书,明示利害,陈说大义。若其愿改过自新,约束部众,则既往不咎,仍以兄弟之邦待之。若其依旧恃强凌弱,侵扰邻舍……”

舜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声音也沉凝了几分:“则为维护天下和谐秩序,保护无辜生灵,王师不得已,当兴正义之伐(利用侵伐)!”

这番决策,既坚持了德教为先的谦德本心,也明确了维护正义的底线。朝臣闻言,无论主战主和,皆心服口服,齐声道:“舜相圣明!”

使者带着和平的最后期望南下了。舜亲自挑选了善于言辞且不畏艰险的使臣,嘱托他们务必恳切传达中央王朝的善意与原则。

与此同时,舜并未坐等消息。他秘密调动兵马,任命经验丰富、治军严明的大将统领,暗中进行演练筹备。他深知,谦逊不是怯懦,必要的武力准备,正是为了在和平之路走不通时,能更快地终结混乱,减少长久的痛苦。他反复告诫将领:“此战若起,非为开疆拓土,非为炫耀武力,只为制止不义,护佑良善。军纪务必严明,不得扰民,对待降者,亦需以礼。”

他还下令征集粮草医药,甚至考虑到南方气候,准备了大量防治瘴气的草药。这些细致的准备,都悄然进行着,仿佛平静海面下的暗流。

时间一天天过去。南方偶尔有消息传回,起初是说三苗首领态度傲慢,将使者晾在一边。后来又说,部落内部对于是否接受王化争论激烈。再后来……消息就断了。

直到一个月后,几名衣衫褴褛、身上带伤的随从逃回平阳,带来了令人愤怒的消息:三苗首领不仅拒绝了和平提议,还侮辱使者,扣押了部分随行人员,甚至狂妄地宣称“山高帝远,其奈我何”!

消息传开,朝野震动。先前主和的文官们也扼腕叹息,意识到单纯的德教在此等蛮横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

舜接到消息时,正在批阅关于边境小部族流离失所的奏报。他放下竹简,沉默良久。殿内的烛火映在他脸上,明暗不定。他能感受到身后御座上尧帝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里充满了信任,也将这最终的决定权,完全交到了他的手中。

他想起那些被掳走的青壮,想起被抢夺粮食后可能面临的饥荒,想起那些小部族求救表章上字里行间的绝望。

谦德,不是为了保全自身清誉而坐视不公。居于尊位,手握权柄,更大的责任是护佑苍生。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犹豫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决断。他站起身,走到殿外,望向南方沉沉的夜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传令。”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殿内外,“三苗不仁,恃强凌弱,辱及使者,祸乱边疆。王师出征,吊民伐罪!”

没有激昂的呐喊,没有愤怒的咆哮,只有一道平静却不容置疑的命令。

“咚!咚!咚!”

平阳城外的点将台上,战鼓擂响,声震四野。披甲执锐的将士们阵列整齐,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没有出征前常见的狂躁与杀戮之气,这支军队显得异常肃穆。因为他们知道,此行并非为了征服与掠夺,而是为了践行一种更高层面的“谦德”——以战止战,以武维和。

舜亲自为大军送行。他没有说太多鼓舞士气的话,只是对统帅的大将深深一揖:“将军此行,关系南疆万千生灵福祉。望将军体上天好生之德,扬我王师仁义之威。平定祸乱即可,勿多行杀戮。待其臣服,善加抚慰。”

“末将领命!必不负陛下、舜相重托!”大将抱拳,眼神坚定。

大军开拔,浩浩荡荡,向南而去。

战争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三苗凭借地利,层层设防,负隅顽抗。山林之中,毒虫瘴气,也给王师带来了不少麻烦。

但王师准备充分,纪律严明,更重要的是,他们打出的是“正义之师”的旗号。沿途,那些曾被三苗欺凌的小部落纷纷提供帮助,指引道路,输送情报,甚至有人主动加入队伍。

而舜在平阳,虽运筹帷幄,协调后勤,心却始终系于前线。他每日都要接到军报,仔细研判。他反复强调:“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若能使其内部生变,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果然,在王师强大的军事压力和舜一直倡导的“只诛首恶,协从不问”的明确政策下,三苗部落内部开始分裂。一些早就厌恶无休止掠夺战争的头人,开始暗中与王师联系。

最终,在一场关键的山谷战役中,王师正面击溃了三苗的主力。同时,内部反叛的头人也控制了顽固的首领及其死党。

大战落幕,捷报传回平阳。

舜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立刻下达了一系列指令:释放被扣押的使者和无辜者,救治双方伤员,将掠夺的财物归还原主,严惩首恶,但宽恕大部分三苗部众。他甚至还从中央调拨了种子和农具,派遣懂得先进农耕技术的官员,帮助三苗地区恢复生产,学习礼法。

当三苗的新任头人,带着臣服的表章和贡品来到平阳朝见时,他们看到的不是征服者的骄横,而是舜那一如既往的平和与诚恳。

“过往之事,既已清算,便不再追究。”舜对着跪拜在地的三苗使者说道,“望尔等从此遵守王化,与邻和睦,安居乐业。中原与南方,皆为一家。”

三苗使者感激涕零,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德威并济”。这一次的臣服,不再是表面文章,而是发自内心的敬畏与归顺。

南方平定,消息传开,那些原本还有些观望,或有小心思的四方诸侯、部族,彻底心服。他们看到,中央王朝不仅有感化万民的谦谦之德,更有维护秩序、保护弱小的决心与力量。

通过舜在代行天子之政、居于尊位后,面对南方三苗部落恃强凌弱、屡教不改的严峻挑战,深刻阐释了谦卦六五爻“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的智慧。舜并未依仗权势财富强行压服(不富以其邻),而是始终坚持先礼后兵,将德教感化置于首位。当三苗顽固不化,严重破坏和谐秩序、侵害弱小利益时,他毅然决然授权发动正义之战(利用侵伐)。此次军事行动目的纯粹,并非为了征服与掠夺,而是为了制止不义、护佑良善,是其博大谦德在治理天下层面的必然运用与升华。结果,王师以其正义性与严明纪律,迅速平定祸乱,并在战后推行仁政,妥善安抚,最终使三苗真心归顺,四方咸服(无不利)。这生动表明,居于领导地位时,真正的谦德并非无原则的退让,它包含着维护正义与秩序的刚毅决断,在必要时以“武”护“德”,亦是谦道通达、无所不利的深刻体现。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