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188章 春在泥中,针未动

针灸鼻祖涪翁传 第188章 春在泥中,针未动

作者:字游世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07: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涪翁自石窟中走出,凛冽的寒风如刀,刮过他苍老的面颊,却未在他身上留下一丝寒意。

他踏上厚实的积雪,发出“咯吱”的声响,在这万籁俱寂的雪原上显得格外清晰。

然而,仅仅走出十余步,他却猛然驻足,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眸微微垂下,视线死死钉在自己脚下。

异变,正在发生。

足下三寸的永冻之土,竟有一股奇异的温热感,正隔着靴底,源源不断地渗上来。

这并非地火炙烤的燥热,而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节律性的搏动。

仿佛大地深处一颗初生的心脏,正以微弱而坚定的节律,向地表传递着它的第一声心跳。

涪翁缓缓蹲下身,摘掉手套,将枯瘦却温润的手掌,轻柔地贴在冰冷的雪地上。

他闭上双眼,整个心神沉入掌心,刹那间,体内那沉寂如海的《诊脉法》真意自行流转。

过去只存在于古老典籍中的“地息三候”,此刻竟化为真实不虚的触感,清晰地反馈到他的神识之中。

一息浅入,他“看”到掌下无数草根在冻土中微不可察地颤动,似在舒展僵硬的躯体。

二息深行,暖意下沉,坚硬的石隙间竟有湿润之意悄然弥漫,凝结的冰晶正从内部瓦解,化为滋养的露珠。

三息回环,当那股暖意完成一个周天,自地底深处回返时,一缕缕微弱却纯粹的金光在土石间游走穿梭,勾勒出一条条模糊的脉络雏形!

这……是地脉!活生生的地脉!

涪翁猛然睁开眼,瞳孔中满是震撼。

这股力量,并非源于他体内那枚代代相传的传承印记,甚至与他自身的修为也无直接关联。

他能感觉到,这股生机来自于四面八方,来自于百里之内!

是那些被他治愈的百姓夜晚安稳的吐纳,是重病初愈者发自肺腑的喜悦,是新生婴孩那第一声响彻云霄的啼哭……这些无形的、充满了生命本源的气息,被他传授的“归元九息”法门如同一张无形大网般牵引、汇聚,最终没有归于他身,而是反哺给了这片被严寒禁锢许久的天地!

“地已自通,何须我针引?”涪翁缓缓起身,喃喃自语。

他望向远处山峦间那一缕缕袅袅升起的炊烟,眼中第一次浮现出几分释然与敬畏。

他一直以为是自己以神针妙术在拯救这片土地,到头来,却是这片土地上的万千生灵,用他们最朴素的生命力,开启了天地的自医之机。

与此同时,奉师命下山取水的程高与柳文谦,正路过山脚下村落里那口古老的水井。

井边围着几名村妇,一边汲水一边闲聊,动作朴实无华。

突然,一名妇人因手臂酸麻,下意识地用手中的木勺,对着井沿“咚、咚咚、咚”地敲了几下。

节奏看似错落随意,可柳文谦的脸色却微微一变。

他悄然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那敲击的落点与节奏,竟与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从肩胛到手臂的循行路线惊人地吻合!

另一边,一个常年劳作而腰痛的妇人,在直起身时,习惯性地将手肘后抵,重重地顶在井台一块凸起的青石上,口中发出一声舒爽的呻吟。

程高眼神一凝,那妇人手肘所抵之处,不偏不倚,正是治疗腰腿疼痛的要穴——委中穴!

柳文谦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可思议:“师兄,你看。她们全然不知何为经络,何为穴位,却因身体的痛楚而本能地寻找缓解之点,因日复一日的习惯而形成了独特的疗愈之法。”

程高没有作声,他从怀中掏出那张师父赐予的、残缺不全的上古经络图,快步走到井边。

他蹲下身,借着天光仔细比对,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那饱经风霜的井台石纹上,竟被村民们千百年来的倚靠、敲击、摩擦,磨出了九处深浅不一的凹痕!

而这九处凹痕的位置,与他图中记载的、早已失传的“井穴九阳”图谱,分毫不差!

二人相视默然,心头巨震。

这口井,恐怕并非凡人所凿,而是天地演化中自然形成的一处地气节点。

百代村民在此日用而不自知,他们的身体无意识地与这口“**针道碑”互动,早已将最深奥的医理,融入了最平凡的生活。

就在他们准备返程之时,一阵悲怆的哭喊声从不远处的田埂传来。

二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的儒生,正跪在雪地里,将一捆捆泛黄的书册投入熊熊燃烧的火堆。

“伪学误国,虚名害人!我‘影学门’钻营《伪针经》百年,自诩窥得天道,实则早已背离实理!与其流毒于世,不如今日焚尽,以谢天下!”

火光映照着儒生悔恨交加的脸,焦黑的纸张在热浪中翻飞,化作漫天灰烬,被风一吹,洋洋洒洒地飘落在一旁的贫瘠田地里。

程高与柳文谦本想上前,却被那股决绝的悲意所阻,只能默然旁观。

翌日清晨,二人再次路过此地,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同时停下了脚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片被纸灰覆盖的田地里,竟冒出了一片星星点点的嫩芽,绿意盎然,比周遭的荒地显得格外富有生机。

柳文谦好奇地走上前,捻起一撮混着纸灰的泥土,凑到鼻尖轻嗅,又以指尖沾了少许放入口中,随即脸色大变。

“师兄!这灰中……含有药性!”他惊道,“此纸并非凡纸,是以黄柏汁浸染,再以丹砂为墨抄写而成!影学门本想以此制造神秘,彰显其典籍不腐,用以惑众。谁曾想,黄柏清热燥湿,丹砂安神镇惊,焚烧之后,其药性未失,反而融入灰烬,化作了这肥田催生的奇物!”

程高抚摸着那片新生绿意下的温润泥土,脸上露出了与师父如出一辙的笑容:“师父常说,真经不在纸上,在土里,在人身上。这《伪针经》虽是毒瘤,可入了地,受了火,洗尽铅华,最终也成了滋养万物的养分。”

当夜,他们借宿在山间一处废弃的猎人木屋。

程高点亮油灯,开始整理随身携带的针匣。

可当他拿起那只乌木针匣时,手腕却猛地一沉。

“奇怪,怎么变得如此沉重?”

他疑惑地打开匣盖,眼前的一幕让他和一旁的柳文谦瞬间屏住了呼吸。

只见匣中那九枚长短不一的银针,竟被无数细密如发的白色根须紧紧缠绕,如同藤蔓攀附古木。

这些根须的尖端,还渗出点点清澈的液滴,与针身上经年累月形成的铜锈交融在一起,竟在昏黄的灯光下,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色纹路。

柳文谦小心翼翼地探出手指,沾了一滴那清液,放在舌尖一试,双目陡然圆睁:“师兄,此非毒物!这是……这是地脉的精气!针身上的铜锈,反而成了接引地气的引机!”

二人心神俱骇,不敢再有丝毫妄动。

他们想起师父的教诲,连忙找来一块干净的湿布,轻轻覆盖在针匣之上,然后将其恭敬地安置在木屋最不起眼的墙角。

接下来的三日,奇景愈发惊人。

那些白色的根须竟穿透了厚实的乌木匣子,深深钻入屋下的泥土之中。

九枚银针不再冰冷死寂,而是发出了若有若无的轻微嗡鸣,仿佛正与脚下的大地一同呼吸,同频共振。

程高怔怔地看着这一幕,喃喃道:“针……不愿再出鞘了。它们,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处。”

三日后,他们终于回到了涪水岸边。

曾经冰封千里的江面,此刻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寂静。

涪翁就站在枯败的河岸上,背对他们,如同一尊亘古不变的雕塑。

他没有回头,只是缓缓抬起手,掌心朝天。

没有运针,没有提气,他只是站在那里,以一种玄之又玄的频率调整着自己的呼吸——正是那牵引了百里生机的“归元九息”。

一呼,一吸。

片刻之后,死寂的冰面中央,毫无征兆地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

这并非外力所致,而是冰层之下,一股沉睡的暗流突然壮大,水声“汩汩”,仿佛沉睡巨龙的脉搏正在复苏。

程高心头一跳,正欲开口询问,涪翁却抬手制止了他。

接着,令人终生难忘的奇迹发生了。

漫天飞雪并未停止,太阳也未曾露面,但整片广阔的河域,竟开始从内而外地散发出温意。

一根根水草顶着压力,刺破薄冰;一道道水脉在冰下重组、贯通。

冰层并非融化,而是在一股磅礴的内在生机下,被“撑”开了!

柳文谦再也无法站立,他双膝跪地,将耳朵紧紧贴在冰面上,片刻后,他猛地抬起头,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颤抖:“水里……水里有声音!像……像是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同时呼吸!”

涪翁始终闭着双眼,此刻,他的唇角终于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听见了?”他的声音平静而深远,“那是百里之内,千人调息,万灵共息。我的印碎了,但道,活了。”

话音未落,天际之上,一道惊雷毫无预兆地炸响!

春汛未至,整条涪水却仿佛接到了无声的号令,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碎冰之声,浩浩荡荡地自行破冰,奔腾南流,如神针引动经络,一泻千里!

程高与柳文谦骇然对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无法言喻的震撼与一丝深藏的忧虑。

师父说……印碎了?

那是什么意思?

是传承的终结,还是新生的开端?

他们再看去时,却见涪翁原本挺拔如松的身影,在滔滔河水与滚滚春雷的映衬下,竟显得有些……虚幻。

仿佛他的一部分,已经随着那奔腾的江水,融入了这片刚刚苏醒的大地。

他没有再多言,只是缓缓转身,沿着新生的河岸,一步一步地走向远方。

他的步伐很稳,却再也听不到他体内那曾经如烘炉般炙热的真气流动声。

仿佛他已成了一个最寻常的老人,又仿佛,他成了这山川河岳本身。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