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 第208章 夏雨涤尘 暗礁显形

泰昌十六年的盛夏,几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洗去了连日的酷暑,却也带来了江河涨溢、道路泥泞的困扰。帝国四方在春日看似向好的势头下,潜藏的暗礁与深层次矛盾,伴随着潮湿闷热的气候,逐渐浮出水面,考验着各方砥柱的智慧与定力。

北疆,磐石堡的“北疆书院”在争议中艰难开学。首批学子不过百人,汉蒙混杂,年龄不一,教授的内容更是被朝中清流斥为“不伦不类”。然而,朱由检力排众议,甚至将两名公开非议书院的本地文官调任闲职,展现了其推行文治的坚定决心。

但阻力并非仅来自外部。书院内部,来自关内的儒学士子与通晓杂学的边缘文人之间,因教学理念和课程侧重不同,也产生了龃龉。儒学士子坚持“经义为本”,认为舆地、夷语不过是末技;而实学士子则强调“学以致用”,双方在有限的资源分配上争执不休。

更棘手的是,李永芳密报,罗刹人似乎改变策略,加大了文化渗透。他们通过商队,向一些亲近大明的部落头人赠送印刷精美的东正教经文书册,并配有插图,其内容隐晦地宣扬沙皇的“庇佑”与“文明”。虽然目前影响甚微,但其长远图谋令朱由检警惕。他下令书院加紧蒙语、罗刹语人才的培养,并组织人手编纂批驳东正教义、宣扬华夷一体的大明版蒙文书籍,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争夺战,在北疆悄然展开。

龙安州,资本的狂欢达到了顶峰。大量热钱的涌入,使得地价、房价飞涨,生活成本陡增,原本因《工律》而受益的普通工匠,实际生活水平不升反降,怨气滋生。部分投机商贾不再满足于投资工坊,开始囤积居奇,炒作蒸汽机相关股票(类似股份凭证),甚至出现了伪造龙安工坊技术图纸进行欺诈的事件。

柳文耀试图套上的缰绳,在巨大的利益洪流面前显得脆弱。他颁布的提高新设工坊标准的州令,被一些资本巧妙规避——他们收购旧有小工坊,换牌不换药,继续粗放生产。联合商队的成功,吸引了更多效仿者,恶性竞争初现端倪,龙安布匹等传统产品的价格被压低,利润摊薄。

一场因工钱实际购买力下降引发的罢工,在一家中型织布工坊爆发,并迅速得到其他数家工坊工匠的响应。他们不再仅仅针对某个工坊主,而是将矛头指向了州衙,要求抑制物价、保障基本生活。

柳文耀站在州衙二楼的窗前,看着外面聚集的人群和喧嚣的街道,脸色铁青。他知道,龙安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若放任资本,则《工律》崩坏,社会动荡;若强力压制,则可能吓跑资本,导致产业萎缩。他必须在这狂澜中找到一条狭窄的平衡之路。

东南海域,“镇远号”的下水并未立刻迫使英吉利人在谈判桌上屈服,反而让他们更加谨慎。英方代表不再纠缠于条约细节,反而提出一个看似退让的建议:希望大明允许英吉利商船在指定的、非主要贸易口岸(如泉州、宁波)进行“临时性补给和避风”,并请求大明派出一个“技术观摩团”前往英吉利,“交流”造船与火炮技艺。

张献忠本能地觉得不对劲。“妈的,这英夷打的什么算盘?想让老子的人去他们那儿?怕不是想扣下来当人质,或者偷学老子的手艺?”他断然拒绝了后者,对于前者,则持保留态度,要求英方提供其所有在远东船只的详细名录和航行计划作为交换。

与此同时,潜伏在澳门的细作传回密报,称英吉利人正在加紧与荷兰人接触,似乎是在探讨“联合勘探”大明东南沿海某些岛屿(包括台湾)的可能性,并提及了“非军事化”、“共同开发”等字眼。

“想绕过老子,跟荷兰鬼勾搭,打老子地盘的主意?”张献忠怒极反笑,立刻下令水师加强对台湾沿岸及附近岛屿的巡弋,并放出风声,明军将在澎湖以东举行大规模“海上操演”,任何未经允许靠近的外国船只,“后果自负”。海疆的局势,因英吉利人迂回、联合的策略,变得更加迷雾重重。

日本江户,持续数月的内讧终于有了结果。年轻的将军德川家光在权衡利弊后,出人意料地展现了他的决断力。他并未完全倒向任何一方,而是采取了一种折中方案:严厉惩处了几名贪墨证据确凿的外戚官员,暂时压制了外戚派的嚣张气焰;但同时,他也否决了辅政派提出的进一步收紧贸易、甚至驱逐大明使团的激进主张。

相反,他下令由幕府直接控制的长崎奉行所,尝试与大明使团进行“有限度的、非正式的”接触,探讨在幕府严格监管下,适度增加生丝、药材等特定商品的进口额度,以缓解财政压力、平抑物价的可能性。但他同时严令,绝不允许大明商船前往日本其他任何港口,也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技术流出。

长崎大明使团馆驿内,杨涟与孙传庭接到幕府方面的非正式沟通请求,精神为之一振。

“此乃破冰之始!”孙传庭(融合范仲淹武魂)难掩兴奋,“虽步履维艰,然门缝已开。当谨慎应对,务求促成此事,哪怕初始贸易额极小,亦是重大突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杨涟(融合于谦武魂)则持重提醒:“幕府内部依旧暗流涌动,家光将军此举亦是试探与平衡。我辈回复需不卑不亢,既要展现诚意,亦不可过于急切,以免被其看轻,或授国内反对者以柄。”东瀛这盘死棋,终于因内部压力与外部耐心的共同作用,出现了一线松动的微光。

紫禁城,夏日的雷声在殿外滚过,带来一丝凉意。朱常洛审阅着四方奏报:北疆书院的内部分歧与文化暗战、龙安资本失控与社会动荡的危机、海疆英夷迂回策略与联合试探、东瀛幕府态度微妙转变。每一处都牵动着帝国的神经,处理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尽弃。

“北疆书院内部之争,乃理念之别,可引导,不可压制。着定王妥善调和,务使经义与实学相济,文武之道并重。罗刹文化渗透,其心可诛,批驳编纂之事需加紧,然传播需讲求方法,潜移默化方为上策。”

“龙安资本之患,柳文耀所虑极是。着户部、工部,即刻派员赴龙安,协助其稳定物价,打击投机,整饬市场秩序。《大明工商管理则例》草案需加快拟定,尽早颁布试行。告诉柳文耀,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朕许其临机处置之权。”

“海疆英夷,狡诈甚于荷、葡。张献忠警惕性高,应对无误。然其联合勘探之议,需高度警惕。谕其水师‘操演’可适当扩大规模,彰显存在。技术交流之事,绝不可行。与英夷谈判,可略作姿态,允其个别次要港口临时补给之请,然需严格限制,并借此要求其澄清与荷兰人接触之目的。”

“东瀛转机,来之不易。使团需把握分寸,依杨、孙之策,稳妥接洽。初始贸易额可不必计较,关键在于建立正式沟通渠道,打破僵局。然需时刻关注幕府内部动向,防其反复。”

他的旨意,愈发精准地切中各方问题的要害,既给予前方臣工支持与授权,也提醒可能的风险与底线。

“传旨内阁及六部九卿,”朱常洛最后对王安道,“今岁夏税征收在即,着各地务须公平执法,不得纵容豪强、苛待小民。帝国之基在于民,民心不稳,则万事皆休。”

夏雨涤尘,亦让隐藏的脉络更加清晰。帝国的掌舵者,在这纷繁复杂的局面中,以其日益深厚的洞察力与掌控力,指引着帝国这艘巨轮,谨慎而坚定地穿越重重暗礁,驶向那未知而充满挑战的前路。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