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 第163章 乾清宫的惊雷

乾清宫内的死寂,比塞外的寒风还要刺骨。

那一声“大同镇全线告急”,仿佛一柄无形的巨锤,将方才还甚嚣尘上的弹劾声浪砸得粉碎。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满朝文武的心上,尤其是方才还慷慨陈词、义愤填膺的言官们。

左都御史张廉的脸,已经不能用煞白来形容,那是一种血色尽褪的灰败。他手里那份罗列着朱衡与李成梁“三大罪状,十五条细则”的奏疏,此刻仿佛成了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恨不得立刻扔在地上。他弹劾李成梁“玩忽职守,糜费军饷”,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最响亮的耳光。人家正在边关,面对着俺答汗亲率的十万铁骑,用血肉之躯守卫着大明的国门。

这哪里是玩忽职守?这是在为国尽忠!

这种时候,谁敢再提彻查边镇,临阵换将?那不是弹劾,那是通敌,是把北疆防线亲手撕开一道口子,请鞑靼人进来肆虐。张廉的嘴唇哆嗦着,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他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或轻蔑,或愤怒,或幸灾乐祸,正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他身上,将他钉在耻辱柱上。

宁王朱宸濠的脸色更是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精心布局,借文官之手,引朝堂之力,本以为能一举将朱衡那个碍眼的家伙彻底摁死。他算好了一切,算好了文官集团对武将的积怨,算好了皇帝的多疑,甚至算好了朱衡可能会有的一些小动作。

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俺答汗会来!

而且是如此凑巧,如此致命的时刻。这一拳,他用尽了全力,却仿佛打在了一面反弹所有力道的铜墙铁壁上,震得自己五脏六腑都在翻腾。他甚至产生了一个荒谬的念头:难道这鞑靼人,是朱衡请来的救兵不成?

不,不可能。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就被他自己掐灭了。调动十万铁骑,岂是儿戏?这只能是巧合,一个让他所有谋划都沦为笑柄的、该死的巧合!

龙椅之上,嘉靖皇帝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终于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锐利光芒。他缓缓地将视线从宁王那张铁青的脸上移开,又扫过张廉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最后,落在那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上。他的手指,在奏章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声响,一下,又一下,如同丧钟,敲在某些人的心头。

他没有立刻讨论军情,也没有下令如何调兵遣将,反而慢悠悠地拾起那份弹劾朱衡的奏疏,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诸位爱卿,现在……你们觉得,这奏章上的事,还重要吗?”

一句话,如同一把锥子,扎破了殿内紧绷的气氛。

重要吗?

当然不重要!和十万鞑靼铁骑兵临城下相比,一个藩王是不是多赚了点银子,一个总兵是不是用了几把新式火枪,简直就是鸡毛蒜皮!

可这话,谁敢说?

说了,就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尤其是刚刚还群情激奋,喊着“国法纲纪”、“社稷之本”的文官们,此刻都成了哑巴,一个个低着头,恨不得把脸埋进笏板里。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就在这尴尬的沉默中,一个沉稳的声音响了起来。

“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兵部尚书林远山手持笏板,出列奏对。他面容刚毅,眼神中没有丝毫慌乱,仿佛这突如其来的军情,并未让他动摇分毫。

“讲。”嘉靖皇帝惜字如金。

“陛下,鞑靼大举来犯,边关军情如火。此刻,我大明北疆安危,尽系于大同镇十万将士一身。李成梁总兵,正身处抗敌第一线,为国死战。此时此刻,任何动摇军心之言,皆是利敌之举;任何掣肘边帅之行,无异于自毁长城!”

林远山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没有直接反驳弹劾的内容,而是将问题的性质,直接提升到了国家安危的高度。

“至于代王朱衡……”林远山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张廉,“奏疏中所言,代王‘私造军火’。臣想请问张大人,代王所造军火,是卖给了鞑靼人,还是送到了我大明边军将士的手中?”

张廉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林远山不等他回答,继续说道:“若代王所造军火,能让我大明将士在面对鞑靼铁骑时,少流一滴血,多一分胜算,那这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此乃利国利民之大功!若朝廷非要因此降罪,岂不是寒了天下忠义之士的心?今后,还有谁敢为国分忧,为君分劳?”

这番话,说得在场的武将勋贵们个个热血沸腾。英国公张维贤立刻出列附和:“林尚书所言极是!陛下,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更何况是无故猜忌为国征战的功臣!臣恳请陛下,立刻驳回弹劾,稳定军心,全力应对北虏!”

“臣等附议!”

“请陛下三思!”

武将集团瞬间拧成了一股绳,气势如虹。他们被文官集团压制了太久,今天这口恶气,总算是找到了宣泄口。

嘉靖皇帝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古井无波。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宁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宁王朱宸濠心中一凛,他知道,皇帝这是在等他的表态。此刻,他若是再坚持弹劾,就等于把自己彻底钉死在所有武将的对立面,甚至背上一个“国难当头,不顾大局”的骂名。他筹谋许久,是为了获取政治资本,可不是为了成为众矢之的。

权衡利弊,只在一瞬间。

宁王深吸一口气,从队列中走出,躬身行礼:“父皇,儿臣以为,林尚书与英国公所言有理。国事为重,边关为先。代王与李总兵之事,或有误会,可待边关战事平息之后,再行详查。当务之急,是商讨如何退敌。”

他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保全了体面,又顺势下了台阶,将自己从这场风暴中摘了出去。

张廉见状,也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跟着附和:“宁王殿下深明大 D a Yi,臣……臣亦以为然。”

嘉靖皇帝看着下方这出瞬间变脸的闹剧,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他将那本弹劾奏疏随手扔在御案上,发出一声轻响。

“准奏。弹劾之事,暂且搁置。”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威严起来,扫视着殿下群臣。

“但是,鞑靼十万铁骑,兵临城下,这可不是能‘搁置’的事情。兵部!”

林远山立刻应声:“臣在。”

“朕要你兵部,会同内阁、户部、工部,三个时辰之内,拿出一份详尽的应对方案来!粮草、军械、援兵,朕要知道,我大明能拿出什么,该怎么打!退朝!”

说罢,嘉靖皇帝拂袖而起,在众人“恭送陛下”的山呼声中,径直走向后殿,只留下一个高深莫测的背影,和满朝心思各异的大臣。

宁王朱宸濠站在原地,双手在袖中死死攥紧,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他输了,输得莫名其妙,输得憋屈至极。他精心策划的一场大戏,主角还没登场,就被一个来自草原的“报幕员”给搅黄了。

他抬起头,望向林远山离去的背影,眼神中充满了阴鸷。

他不会就这么算了。朱衡,林远山……还有那个在幕后搅动风云的人。他发誓,今日之辱,来日必将百倍奉还。

而此刻,一场新的风暴,正在兵部衙门内,悄然酝酿。三个时辰,嘉靖皇帝只给了三个时辰。这对于庞大而臃肿的朝廷机器而言,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林远山回到兵部衙门时,整个衙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主事、郎中、员外郎们如同没头的苍蝇,在堆积如山的卷宗和地图间来回奔走,争吵声、抱怨声不绝于耳。

“户部那帮铁公鸡,说国库空虚,一两银子都得掰成八瓣花!”

“山西的卫所早就烂透了,名册上有五万人,能拉出五千能打的都算祖上积德!”

“武库里的火炮,十门里有三门是哑的,还有两门打一炮自己先炸了膛,怎么运到前线去?”

林远山听着这些汇报,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知道,皇帝的命令看似是给几个部院,但真正的压力,全在他这个兵部尚书的肩上。拿不出方案,他就是第一个被问罪的人。

就在他心烦意乱之际,一名年轻的文吏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将一卷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册子,轻轻放在了他的桌案上。

“尚书大人,您要的东西。”

那文吏的声音清冷如泉水,在这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

林远山抬起头,看到了一张清丽绝俗却又带着几分英气的脸庞。她穿着一身不起眼的青色官服,身姿挺拔如松,眼神沉静如水,正是他顶着所有压力,破格录用的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柳凝霜。

林远山打开那卷册子,瞳孔骤然一缩。

册子的封面上,用一行清秀而有力的小楷写着五个大字——

《九边防务策》。

喜欢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请大家收藏:()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