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5章 六五 · 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伯禽肃然,郑重下拜:父亲教诲,儿臣铭记于心。必不敢负大王、父亲重托,定当克己复礼,和睦宗族,使鲁地成为周室在东方的坚固屏藩。

婚礼当日,镐京城内旌旗招展,钟鼓齐鸣。成王亲自驾临,为伯禽主婚,给予这场政治联姻最高规格的礼遇。来自各方的诸侯、使者观礼,无不感受到周王室对融合殷商的决心与诚意。新娘家族受此殊荣,原本残存的一些抵触情绪,也在盛大的仪式和王室的尊重中,逐渐消融。

望着身着礼服、恭敬行礼的儿子与儿媳,周公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他知道,为了王朝的稳定,个人的情感必须让位于国家的利益。但他也相信,以伯禽的品性和智慧,能够处理好这桩婚姻,真正实现以祉元吉。

与此同时,另一项更为大胆的联姻计划,也在周公的推动下悄然进行。目标是位于南方、时而臣服时而叛乱的荆楚部族。与对待殷商旧族不同,对荆楚的策略,更侧重于怀柔与教化。

成王在周公的建议下,决定将一位王族旁支的女子,册封为,下嫁给一位表示愿意归附的荆楚部落首领。这位首领曾到镐京朝贡,对周室的礼乐文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送嫁的队伍规模宏大,不仅带着丰厚的嫁妆,还有一批精通礼乐、农耕、工匠技术的周人随行。这支队伍,更像是一个文化使团。

临行前,成王与周公亲自为送亲使节送行。

尔等此行,非独送嫁,更肩负王化之责。成王谆谆告诫,要让楚地之民,知我周礼之和美,农耕之有序,工匠之精巧。婚姻为桥,沟通华夷;文化为舟,载之以仁。若能使楚地渐染华风,永息干戈,则此婚之功,不下于十万雄兵!此乃帝乙归妹之真义,亦是我周室求取天下之大道。

使者与那位即将远嫁的皆伏地受命。眼中虽有离乡别井的泪光,但更多的是一种肩负使命的坚毅。

联姻政策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荡开层层涟漪。东方,伯禽与殷商妻子的结合,成为周人与殷人融合的典范,有效安抚了遗民情绪,鲁国成为推行周礼、稳定东方的重要力量。南方,下嫁荆楚的周室女子及其随行的文化使团,逐渐改变了当地的部分习俗,引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周文化的影响力随着姻亲关系慢慢渗透,边境的冲突显着减少。

而在镐京,成王也迎娶了来自姜姓、姒姓等有功勋的异姓贵族女子为妃嫔。这些婚姻,进一步加强了王室与功臣集团的联系,使得统治基础更加稳固。

朝堂之上,因这广泛的联姻网络,各地诸侯、方部与中央的关系更为紧密。议事之时,常常能听到某侯乃大王姻亲某部与某公室有婚约之类的话语,一种基于血缘和姻亲的、更为复杂的利益共同体逐渐形成。这固然带来了新的政治平衡难题,但在周公与成王的明智驾驭下,总体上起到了粘结剂的作用,将原本可能疏离甚至对立的各方势力,更紧密地团结在周王室的旗帜下。

数年后的一次诸侯朝会上,来自东方、南方、甚至更遥远西方的使者济济一堂,共颂周德。看着眼前九夷八蛮,莫不献贡的盛况,成王对身旁的周公感慨道:叔父,昔日帝乙归妹之策,今日方见其大效。四方安宁,各族渐融,此非武力所能及,实乃婚姻纽带与文化教化之功也。这以祉元吉之兆,愈发清晰了。

周公含笑点头:大王圣明。然需谨记,联姻乃手段,非目的。其根本,仍在于我周室自身德政不衰,礼乐大兴。唯有自身强盛且仁德,联姻方能为世锦上添花;若自身衰败,则姻亲亦可能化为仇雠。望大王永葆此心,则可期,泰世可延。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成王与周公深谋远虑,推行广泛联姻政策,主动与殷商遗族、边远方国及功臣集团缔结婚姻纽带的故事,生动具体地阐释了泰卦六五爻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深刻内涵。周王室效法古时商王帝乙嫁女于周文王的先例,主动屈尊降贵,通过政治联姻(帝乙归妹)这一上下交泰的最高形式,将周室的利益、文化与四方八隅的诸侯方部紧密联结起来,有效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播,极大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带来了莫大的福泽与和谐(以祉)。这种极具远见的策略,为成康之治太平盛世的巩固和延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爻辞所预示的至为吉祥(元吉),展现了在通达安泰之世,上位者若能主动放下身段,与有德有能者结合,便能进一步巩固和谐局面、收获巨大福祉的政治智慧。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