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朕的北宋欢乐多 > 第263章 秋算

朕的北宋欢乐多 第263章 秋算

作者:周三吃瓜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20:37: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北疆的烽火暂歇,却并未带来真正的安宁。当刀剑的碰撞声被算盘的噼啪声取代,当战场上的硝烟化为账房里的墨香,一场关乎国本、更为复杂幽微的较量,在秋日高爽的天空下悄然展开。绩效的指针,从尸山血海的直观计量,转向了粮秣银钱、人心向背的精细核算。

一、 户部的算盘与狄咏的“绩效”清单

汴京,户部衙门。

空气中弥漫着陈旧账册与墨锭混合的气味。户部尚书章惇面色凝重,听着下属郎官们逐一禀报各地秋税收缴、漕运损耗、以及……北疆军费支出的详细核算。

“……截至上月,北疆狄咏所部,连同‘星火’工坊用度,已耗钱帛逾八百万贯,粮秣无算。今岁河北东西路秋税虽已起运,然预计仍有近三百万贯之缺口。若加之西线、西南用兵,国库……恐难以为继。”度支郎官的声音干涩,报出的数字让堂内气氛愈发沉闷。

“又是缺口!”章惇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语气带着压抑的烦躁,“‘震天雷’一枚造价几何?‘火龙出水’试验所费铜料值几许?可有细目?”

“回章相,‘震天雷’因工坊保密,难以精确核算,然据零星物料价及人工粗略估算,每枚恐不下十贯。‘火龙出水’所耗更巨,仅铜料一项,近月试验已靡费数千斤,价值不菲。且……且此物尚未堪用。”

堂下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

“十贯一雷?寻常箭矢不过数十文!此非御敌,实乃烧钱!”

“沈括在北疆,莫非是以铜山为薪,以银海为釜?”

“长此以往,只怕辽军未退,我大宋府库先空!”

章惇听着这些议论,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他支持革新,但也深知国库的极限。他提笔在一份空白的奏疏上写下“核计北疆军费效绩事”,准备向皇帝进言,要求狄咏和沈括对巨大的投入给出更明确的“绩效”交代。

与此同时,北疆狄咏的中军大帐内,也摆开了一幅不同的“绩效”清单。上面罗列的不是钱粮数字,而是:

· 疫病复发营寨:3处,已隔离,需增派医官及药材。

· 掷弹营新战术协同训练进度:完成基础编组,实战模拟胜率六成五,未达七成目标。

· “火龙出水”实测数据:最大射程一百二十步,精度(百步靶)十中一二,稳定性差,移动困难。

· 辽军游骑最新活动规律:重点袭扰运粮队,频次增加,需增强护卫力量及设置诱饵。

· 各军士气评估:核心壁垒尚可,外围营寨因疫病及袭扰略有浮动。

狄咏看着这份清单,眉头紧锁。他知道朝中必然会对巨大的开销有所非议,但他更清楚,眼前的每一分投入,都是为了守住这条摇摇欲坠的防线。他必须拿出更具说服力的“绩效”证明,无论是战果,还是技术突破。

二、 工坊的“权衡”与沈括的“执拗”

“星火”工坊也感受到了来自汴京的“算盘”压力。苏轼接到了章惇通过官方渠道转来的、语气委婉却意图明确的“问询”,希望工坊能提供更详细的物料消耗与产出对应表。

“这是在催我们算账呢。”苏轼将文书递给沈括,苦笑道。

沈括只看了一眼,便丢在一旁,目光依旧紧盯着刚刚完成的一次“火龙出水”试射记录。“子瞻,你看此次调整配重后,箭矢飞行轨迹是否稳了些?虽仍偏差三尺,但比之上次五尺,已有改进!”

他完全沉浸在对技术细节的优化中,对那“问询”浑不在意。

“存中兄!”苏轼不得不提高声音,“朝中已在计较花费!若我等不能尽快拿出堪用之战果,只怕后续钱粮拨付便要受阻!届时莫说‘火龙出水’,便是‘震天雷’的产能亦难维持!”

沈括这才抬起头,脸上带着技术者的执拗与不解:“计较花费?辽人铁骑叩关时,他们怎么不计较花费?此等利器,关乎国运,岂是银钱可以衡量?若因吝啬钱财而半途而废,才是最大的浪费!”

“理虽如此,然人情世故不得不察。”苏轼耐心劝道,“不若……我们暂缓‘火龙出水’的进一步改进,集中人力物力,先全力提升‘震天雷’的产量与稳定性,并设法降低其造价?此物已有战功,易于向朝中交代。绩效目标,可定为‘月产‘震天雷’三百枚,单枚成本降低半成’。”

这是一个务实的、向“绩效核算”妥协的方案。但沈括立刻摇头:“不可!‘震天雷’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火龙出水’方是未来!此刻停顿,前功尽弃!绩效?真正的绩效,是造出能彻底改变战场规则之器,而非斤斤计较于铜臭!”

工坊的两位核心,在“长远突破”与“短期见效”之间,产生了分歧。苏轼需要考虑政治和资源的可持续性,而沈括则执着于技术的终极目标。这场争论,关乎工坊下一步的方向,也关乎他们能否在朝堂的“秋算”中过关。

三、 汴京的市井与太子的“效费”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户部“计较花费”的风声,不知通过何种渠道,悄然在汴京的市井间流传开来。州桥夜市,曹家肉铺的曹掌柜一边剁着肉,一边跟熟客闲聊:

“听说了吗?北边打仗,一个会炸的罐子顶一百支箭的钱!我的乖乖,这仗打的,真是烧钱啊!”

“可不是嘛!听说朝廷都快没钱了,今年的秋税怕是要加征……”

“唉,这日子……”

线人王五依旧守着他的鲙鱼摊,敏锐地捕捉着这些市井闲谈。他知道,这背后定然有人推波助澜,试图将北疆军费的压力,转化为民间的不满情绪。他的绩效,就是将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凑起来,上报皇城司。

而在东宫,太子赵言的“绩效”教育进入了新阶段。太子少傅没有直接讲解军国大事,而是给赵言出了一道题:

“殿下,若内府库有银千两,可造强弓百张,或可造‘震天雷’十枚。强弓可用数年,箭矢所费无几;‘震天雷’一掷便无,然或可一雷退敌数十。若您是边将,当如何抉择?绩效何如?”

赵言看着自己画满符号的本子,小眉头紧紧皱起。他想起狄咏的战报,想起沈括的试验,也想起曹掌柜的抱怨。他拿起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在“强弓”和“震天雷”旁边,分别画上了“很多次使用”和“一次很大威力”的图案,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代表“钱”的铜币图案,然后用线条将它们复杂地连接起来。

“要看……要看什么时候用,用在哪儿,是不是没有别的办法了……”他喃喃自语,“绩效……不能光看一次花了多少钱,还要看……看什么时候能赚回来?或者……看不用的话,会赔掉多少?”

他自发地想到了“机会成本”和“投资回报”的雏形概念。太子少傅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与欣慰。

四、 寿王的“算盘”与孟云卿的“内库”

寿王府内,谋士正在汇报汴京关于北疆军费的议论。

“主人,风向已起。章惇似有不满,市井间亦有微词。是否要再添一把火?”

寿王赵俣品着茶,悠然道:“不必。火候已到,过犹不及。让章惇去跟赵小川争预算吧。我们的‘算盘’,要打在别处。”

他吩咐道:“让我们的人,在江南盐引、漕粮转运上再做些文章,不必大动干戈,只需让流程更繁琐,损耗‘稍微’增加一些即可。积少成多,水滴石穿。绩效目标:让朝廷维系北疆战事的‘隐性成本’,再提高一成。”

他要用一种更温和、更不易察觉的方式,持续给朝廷放血,削弱其战争潜力。

而深宫之中的孟云卿,则动用了她的“内库”。她并未直接插手户部事务,而是以皇后和太后的名义,将宫中部分用不上的陈旧锦缎、器皿,交由可信的皇商变卖,所得银钱,不入户部,直接通过皇城司的隐秘渠道,补充到“星火”工坊和狄咏军中最急需、却又难以在户部账目上清晰列支的项目中,比如犒赏、抚恤、以及一些特殊的物料采购。她的绩效,是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为前线的“绩效”提供额外的、灵活的润滑与支撑。

秋日阳光下,北疆的将士在训练中磨合新战术,工坊的工匠在争论中探索前路,而汴京的朝堂与市井,正为无形的资源进行着激烈的争夺。算盘的噼啪声,与远方的战鼓隐隐呼应。这一场“秋算”的结果,将深刻影响即将到来的寒冬,乃至整个王朝的命运。绩效的衡量,从未如此复杂而沉重。

秋日的算盘声在北疆与汴京之间回荡,每一颗拨动的算珠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当资源的绳索越绷越紧,压力的传导便无处不在,逼迫着每一个环节做出抉择,直至临界点的到来。

一、 狄咏的“绩效”答卷: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面对朝中隐隐传来的质疑和日渐吃紧的补给,狄咏知道,他必须拿出一份足以堵住悠悠之口的“绩效”答卷。然而,辽军耶律斜轸显然也意识到了宋军面临的困境,其游骑袭扰愈发猖獗,不断试探着狄咏收缩后防线的弹性。

一份紧急军报送到了狄咏桉头:一支规模较大的运粮队,在距离黑风岭三十里处的“野狐峪”遭遇辽军精锐骑兵埋伏,护粮兵拼死抵抗,损失惨重,粮车被焚毁近半!

“野狐峪……”狄咏盯着地图,眼神锐利。那里地势相对开阔,利于骑兵突击,本是运粮应尽量规避的路线,但因另一条更安全的路线需要绕行两日,在补给压力下,运粮官不得不冒险选择了此路。

这是耶律斜轸的阳谋,他在逼狄咏分兵护卫漫长的补给线,从而削弱前沿壁垒的防御力量。

“将军,是否从各壁垒抽调兵马,加强沿途护卫?否则粮道一断,军心必乱!”副将急切建议。

狄咏沉默片刻,摇了摇头:“耶律斜轸正希望我们如此。壁垒兵力本已捉襟见肘,再分兵,便是自毁长城。”

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计就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传令!后续运粮队,缩小规模,多批次,走野狐峪!”

命令一出,众将哗然。

“将军!这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狄咏指着地图,冷静分析:“耶律斜轸料定我不敢走,或会派重兵埋伏。我便偏要走,但不行大队。以小股车队为饵,吸引其主力出击。同时,命‘掷弹营’与精锐步兵,预先设伏于野狐峪两侧高地!绩效目标:以此役,大量杀伤辽军有生力量,缴获其战马,并确保至少五批粮队安全通过!”

这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绩效”赌博。他将宝贵的掷弹营和精锐用于野战伏击,赌的是耶律斜轸的贪功,赌的是新战术的协同效能,赌的是能用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换来补给线的暂时畅通,并向朝堂证明北疆军队的进攻能力。

命令下达,北疆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掷弹营与步兵开始了紧张的野外适应性训练和伏击演练,绩效指标细化到每一个战术动作和协同节点。

二、 工坊的“突破”与代价

“星火”工坊内,沈括与苏轼的争论终于有了结果。在苏轼的极力坚持和现实压力下,沈括勉强同意,将七成的人力物力暂时转向“震天雷”的增产与成本控制,但他自己,依旧带着一个小团队,继续攻坚“火龙出水”。

然而,就在调整后不久,一场意外发生了。

负责改进“震天雷”封装工艺的一组工匠,为了尝试用一种更廉价的黏土混合物替代部分昂贵材料,在测试新配方时,因操作失误,引燃了旁边堆放的部分半成品火药!

“轰!轰隆!”

接连几声不算勐烈但足以骇人的爆炸在工坊一角响起!火光腾起,浓烟弥漫!

虽然由于火药分量不大,且苏轼事先严格执行了分区存放制度,并未造成连锁反应和整个工坊的毁灭,但仍在场的几名工匠当场被炸死炸伤,负责该项目的李匠头也被灼成重伤,奄奄一息。

消息传来,沈括和苏轼如遭雷击,立刻赶往现场。

看着一片狼藉的工坊角落和抬出来的伤亡者,苏轼脸色煞白,身体微微颤抖。沈括则蹲在李匠头身边,看着他焦黑的面容和涣散的眼神,久久不语。李匠头是他的老部下,从将作监就跟随着他。

“沈……沈公……”李匠头气息微弱,“新……新配方……省……省了三文钱……但……但不……不稳……属下……有负……” 话未说完,便已气绝。

沈括缓缓站起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紧握的双拳指节已然发白。他走到那块记录着无数数据和构思的木板上,拿起炭笔,在李匠头负责的项目旁边,用力写下了两个沉重的大字:“暂停”。

他转向苏轼,声音沙哑而冰冷:“子瞻,你说得对。绩效……不能只看结果,不顾代价。‘震天雷’现有工艺,维持生产,暂不改进。所有涉及火药配比、工艺变更之研究,全部停止,彻底核查安全规程!”

血的代价,让狂热的探索暂时冷却。工坊的绩效目标,被迫从“进取”转向了“守成”与“安全”。沈括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对着李匠头未完成的记录,沉默了整整一天。

三、 汴京的“风波”与太子的“沉默成本”

工坊爆炸伤亡的消息,终究没能完全封锁住,伴随着北疆军费吃紧的议论,一同在汴京掀起了波澜。

章惇在朝会上,手持一份粗略的核算,言辞恳切却也带着压力:“陛下!北疆战事,耗费巨大,今‘星火’工坊又生事故,徒增伤亡靡费。臣非阻挠革新,然国库空虚,民力维艰,是否应令狄咏、沈括等,暂缓攻势与新器研制,稳固防线,徐图后计?亦可与辽国稍作接触,探其议和之意,以纾国困?”

这番“老成谋国”之言,引来了不少官员的附和。要求“核减军费”、“查究工坊管理责任”甚至“试探议和”的声音一时甚嚣尘上。

赵小川端坐龙椅,面沉如水。他深知这是寿王一党趁机煽动,但也明白章惇所言并非全无道理。巨大的投入和接连的事故,确实动摇了朝野的信心。

就在这时,内侍呈上了一封来自东宫的、太子赵言亲笔所书的短笺。上面没有复杂的图案,只有歪歪扭扭的两行字:

“父皇,李匠头死了。沈先生很难过。以前花的钱和功夫,是不是就没了?这叫‘沉默成本’吗?可是,如果现在停了,李匠头是不是就白死了?”

赵小川看着儿子稚嫩却切中要害的问话,心中勐地一震。“沉默成本”——太子少傅教的这个词,用在此处,竟如此贴切而残酷。停止,意味着承认之前的投入(包括生命)白白浪费;继续,则可能意味着更大的投入和风险。

他深吸一口气,将太子的短笺轻轻放在御桉上,目光扫过群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北疆将士,浴血奋战;‘星火’工匠,呕心沥血,乃至捐躯。此非‘靡费’,乃为国蓄力!李匠头等人之牺牲,更警示我等,革新之路,步步荆棘,然绝不能因噎废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看向章惇:“章卿所虑,朕已知之。然,议和之念,休要再提!传朕旨意:户部当竭力筹措,保障北疆用度!工坊事故,着皇城司详查原因,严惩责任人,完善规章,然项目……不可停!”

他再次做出了支持前线的决断,但压力已然层层传导下去。孟云卿在后方,更加紧了通过“内库”和隐秘渠道的支援,她知道,明面上的资源,将会越来越紧张。

四、 野狐峪的伏击与新的等式

数日后,野狐峪。

正如狄咏所料,耶律斜轸派出了麾下一支千人的精锐骑兵,企图再次截杀宋军粮队。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孱弱的护粮兵,而是从两侧高地雨点般落下的“震天雷”和精准的弩箭!

爆炸声在马群中接二连三地响起,战马惊厥,骑士落马,辽军队形大乱。预先埋伏的宋军步兵趁势杀出,与掷弹营密切配合,分割围歼。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这支辽军精锐便几乎全军覆没,仅有数十骑狼狈逃窜。

此战,宋军以极小代价,毙伤俘辽军近千,缴获战马数百匹,并成功掩护数批粮队安全通过。狄咏的“绩效”赌博,大获成功。

捷报传回,北疆军心大振,也暂时压制了汴京朝堂的非议。狄咏用一场干净利落的野战胜利,证明了新战术的价值和北疆宋军的进攻能力,为沈括和工坊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沈括在沉默一天后,再次走出了书房。他没有继续“火龙出水”的试验,而是召集了所有核心人员,包括伤势稍稳的苏轼。

“李匠头用命换来的教训,不能白费。”沈括的声音异常平静,“绩效,需有新的等式。不仅是‘产出/投入’,更要加上‘风险系数’与‘生命代价’!从今日起,工坊所有项目,立项之前,必须进行‘风险评议’!评估其可行性、耗费、周期,尤其是……可能的人员伤亡!风险过高者,一票否决!”

他建立了一套更严谨、更冷酷,却也更具人文关怀的“风险评估”流程。绩效管理,在血与火的教训中,变得更加复杂和成熟。

秋算未止,烽烟又起。野狐峪的胜利带来了喘息,却也暴露了资源与野心的极限。工坊的事故敲响了警钟,迫使狂热的探索回归理性。朝堂的争论暂时平息,但深层次的矛盾并未解决。在北疆的沙盘与汴京的账册之间,一条更加艰难、却也更加坚实的道路,正在痛苦与反思中,被一点点地铺设开来。新的等式已然写下,下一步该如何计算,考验着每一个执棋者的智慧与魄力。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